-
公开(公告)号:CN1088640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00223.X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417/04 , C09K11/06 , G01N21/64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响应的一氧化氮的近红外探针及其制备和生物应用,结构如式(Ⅰ)所示,属于有机荧光探针领域。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快速响应的近红外一氧化氮探针。该探针与NO响应后具有近红外发射。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探针与NO反应速度快。在生理条件(pH 7.4)下,探针稳定,且对NO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性。生物实验研究表明,探针不仅可以应用于细胞中内源性NO水平的检测,还可以应用于PD细胞和果蝇脑模型中NO水平的检测。这些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选择性、稳定性,将来可能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6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1888.4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碳点的制备及其应用于亚硝酸根离子比色荧光的检测方法。含有一定量聚合物碳点的缓冲体系中存在不同浓度的亚硝酸根离子时,对于吸收光谱,在610nm处的吸收峰明显降低,而380nm处吸收峰逐渐增强;而荧光光谱则随着亚硝酸根离子的增加,625nm处的荧光发射峰的强度则逐渐降低。从而根据体系中聚合物碳点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变化,通过荧光比色多输出信号分析,实现对亚硝酸根离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进一步也实现了在复杂体系比如尿液中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检测。本发明基于聚合物碳点荧光比色探针是对原有分析方法新的拓展,有望用于食品、环境等复杂体系中亚硝酸根离子的分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28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241842.4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竹木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包括矩形边柱、矩形梁、钢填板和对拉螺栓;所述钢填板由H形钢板与翼板焊接成型,翼板的净截面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矩形边柱和矩形梁的端部设置有槽口与螺栓孔,槽口的尺寸与翼板相应穿插部分尺寸一致,矩形边柱包括上边柱和下边柱,上边柱、下边柱、矩形梁通过对拉螺栓与钢填板连接并固定。本发明的竹木结构钢填板节点连接方式,使竹木结构的节点连接具有半刚性节点特性,能够更好的承受节点的弯矩与剪力以及形成更加稳定的机构体系,具有节点刚度高、连接牢靠、工业化程度高、现场施工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66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924408.2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P70/56 ,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具光催化协同效应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碳布支撑体、电气石和具还原性物质混合粉层和改性光催化材料,电气石和具还原性物质混合粉层附着于碳布支撑体的外表面,改性光催化材料附着于电气石和具还原性物质混合粉层表面。微生物与电极中光催化剂在降解废水的过程中具有耦合作用;改性后的光催化剂具有可见光响应,大大减少了光催化剂使用条件的限制;电气石具有热电性和压电性,能够产生永久性微弱电流,在该电流的作用下,光催化材料表面生成的空穴‑电子对的寿命得以延长,提高了光催化效率。另外,电气石和还原性物质混合粉可以有效缓解光催化产生的空穴‑电子或氧化性离子向生物膜的转移,以保证了微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687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78779.1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J43/00 ,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88 ,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便于产业化的光学调控的细胞膜生化标记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有机荧光探针领域,其化学结构特点主要是具有细胞膜靶向基团,生化标记物识别基团和光学调控基团链接组成。此类探针可应用于人类健康/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例如,利用此类探针可以检测帕金森病人细胞膜上的铜离子浓度,从而可以达到对帕金森病人的早期预警。本发明所说的具有光学调控的细胞膜生化标记物探针结构如下图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73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9735.X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F9/6561 , C09K11/06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6561 , C09K11/06 , C09K2211/1059 , C09K2211/1088 , G01N21/6428 , G01N21/6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光调控精确检测线粒体内H2S2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荧光探针领域。H2S是继NO与CO之后的第三个被确认的人体气体信号分子,而在ROS的作用下,H2S会转化为H2S2,所以H2S2荧光探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ito‑H2S2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Ⅰ)所示。本发明荧光探针能够精确检测线粒体内的H2S2而避免细胞质内的H2S2的干扰,另外,该探针具有较好的线粒体靶向性、化学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和选择性等特点。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表明该探针具有较好的细胞通透性,对细胞和生物体无毒副作用,可以实现亚细胞水平活性氧水平的检测,并进一步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癌症的研究。
-
-
-
公开(公告)号:CN11464661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1517012.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1/64 , C12Q1/28 , G01N33/535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温形成荧光共聚物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及应用于心肌钙蛋白I型检测的酶联免疫方法,属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对苯二胺和聚乙烯亚胺在辣根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绿色荧光共聚物来实现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检测。此外,鉴于该酶在免疫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利用其作为标记酶构建了一个检测心肌钙蛋白I型的免疫荧光传感平台。本发明中基于对苯二胺和聚乙烯亚胺的荧光共聚物纳米颗粒具有室温合成,步骤简单,荧光强等优点,所构建的免疫传感平台成功实现了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血清样本中检测心肌钙蛋白I型,该实验结果与标准试剂盒一致,这表明我们设计的免疫荧光试剂盒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0256.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A61B5/14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和乳酸的无酶/抗体柔性汗液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传感器由尿素工作电极、乳酸工作电极、碳对电极和银‑氯化银参比电极组成。本发明利用工作电极上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MIP)和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u‑HHTP)对汗液中的尿素和乳酸进行特异性检测。铂纳米颗粒(PtNP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能够加快电子传输效率,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尿素和乳酸的无酶/抗体柔性汗液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佩戴在人体体表同时监测汗液尿素和乳酸含量,从而反映人体的健康水平变化。本发明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将为无生物识别材料的柔性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