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7515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40219.3

    申请日:2009-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及其处理系统。所述方法是将污水先经地下引水管收集到调节池,由污水泵提升进入高位水箱,然后经两级串联的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后流入蓄水池,两级潮汐流人工湿地均包括床体、布水管和处理介质;在两级湿地均选择性地种植植物。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实现所述处理方法的系统。本发明处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效果好。

    城市污水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69832C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310111813.X

    申请日:2003-10-17

    Inventor: 崔理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水平流人工湿地与垂直流人工湿地串联组成复合系统处理城市污水,水平流人工湿地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垂直流人工湿地采用干湿交替方式运行。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硝化处理出水按50%~100%的回流比回流至水平流人工湿地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水平流人工湿地填充富含钙的大理石、白云石和石灰石,垂直流人工湿地填充富含铁、钙、硅和铝等氧化物的高炉渣或其与草炭和土壤混合配制的人工基质。水平流人工湿地所栽种的水生植物为风车草和水葱,垂直流人工湿地栽种的陆生花卉为美人蕉和茳花。

    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054237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27955.6

    申请日:2007-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该方法是污水经过两级串联的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两级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均包括床体、“王”字形布水管和处理介质,在第一级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的底部布有内碳源污水管,污水在第一级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的顶部经由“王”字形的布水管均匀进入第一级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的底部,经过第一级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污水与底部的内碳源污水混合后进入第二级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本发明处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垂直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37939C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510011497.8

    申请日:2005-03-29

    Inventor: 崔理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方法。按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前,表面流人工湿地在后的顺序串联起来组成复合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先经沉淀池去除砂粒和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后,接着自流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经过渗滤处理,然后再经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填充人工混合基质,并种植观赏性植物,在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花卉植物、蔬菜或养殖鱼类。本发明所述人工混合基质是以煤灰渣、高炉渣和中粗砂为主料,以草炭为配料,主料和配料按体积比9~19∶1配制而成。沉淀池的部分出水直接流入表面流湿地作为碳源,完成垂直流硝化处理出水在表面流湿地中的反硝化过程,污水与硝化处理出水的体积比为1∶4~1∶6。

    生活污水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63688C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410027422.4

    申请日:2004-06-02

    Inventor: 崔理华 朱夕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生活污水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法涉及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利用垂直流人工湿地与水平流人工湿地串联组成复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垂直流人工湿地采用干湿交替方式运行,水平流人工湿地采用连续运行方式,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进入水平流人工湿地补充碳源,提高水平流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效果。垂直流人工湿地填充富含铁、钙、硅和铝等氧化物的高炉渣,水平流人工湿地填充富含钙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煤渣。垂直流人工湿地栽种的花卉为陆生花卉为美人蕉、月季和鲜切花卉-玫瑰、非洲菊,水平流人工湿地所栽种的蔬菜为西洋菜、蕹(通)菜、韭菜、生菜、黄瓜、西红柿(樱桃番茄)、慈姑和茭白。

    城市污水复合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28680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310111813.X

    申请日:2003-10-17

    Inventor: 崔理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水平流人工湿地与垂直流人工湿地串联组成复合人工湿地,污水首先经过水平流人工湿地去除大部分SS、COD、BOD5和部分氨氮,再向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垂直流人工湿地布水,完成对耗氧有机物的彻底去除和将剩余的氨氮完全硝化,并将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硝化处理出水按50%-100%的回流比回流至水平流人工湿地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水平流人工湿地填充富含钙的大理石或白云石和石灰石,垂直流人工湿地填充富含铁、钙、硅和铝等氧化物的高炉渣或其与草炭和土壤混合配制的人工基质。水平流人工湿地所栽种的水生植物为风车草和水葱,垂直流人工湿地栽种的陆生花卉为美人蕉和茳花。

    城市污水人工湿地栽培花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51261A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03114217.6

    申请日:2003-04-15

    Inventor: 崔理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及其花卉栽培技术。利用具有营养吸附基质的城市污水人工湿地种植具有耐低溶解氧的花卉品种,采用干湿交替方式运行人工湿地,每日灌溉污水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1小时,每次水力负荷不超过10cm,每日水力负荷不超过20cm,污水COD和BOD5浓度分别不超过400mg/L和200mg/L,所栽种的花卉为玫瑰、康乃馨、剑兰、非洲菊、百合花、香石竹、万寿菊、香根草和美人蕉。

    一种微生物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856987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0906681.1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池、设置于人工池底部的基质层、设置于基质层底部的菌液层、设置于人工池底部一侧的出水口以及设置于另一侧的进液口;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器和乙酸钠供给池;所述进液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流量控制器和乙酸钠供给池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流量控制器和乙酸钠供给池给处理系统持续供给乙酸钠作为厌氧-异养反硝化菌群的碳源,为其在反硝化过程中提供电子,为菌群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效增强了处理系统的反硝化能力,且维护简单、二次污染小、生产成本低,能有效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率。

    城市污水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床

    公开(公告)号:CN2756623Y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320117108.6

    申请日:2003-10-17

    Inventor: 崔理华

    Abstract: 城市污水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床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利用水平流人工湿地处理床与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床串联组成复合人工处理床处理城市污水,水平流人工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垂直流床的硝化处理出水按50%-100%的回流比回流至水平流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水平流床填充富含钙的大理石或白云石和石灰石,垂直流床填充富含铁、钙、硅和铝等氧化物的高炉渣或其与草炭和土壤混合配制的人工基质。水平流床所栽种的水生植物为风车草和水葱,垂直流床栽种的陆生花卉为美人蕉和茳花。

    一种养殖池塘尾水一池一坝异位生态治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202424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245537.7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一池一坝异位生态治理系统,包括排灌河、第一池塘、第二池塘、第三池塘和复合基质过滤坝;第一池塘、第二池塘和第三池塘均位于排灌河的一侧,第一池塘和第三池塘均通过引水管和第二池塘连通;第二池塘设有生态浮岛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修复区域和生态浮框修复区域,第二池塘安装有水流导向装置;复合基质过滤坝设置在第二池塘和排灌河之间,复合基质过滤坝连通第二池塘和排灌河;复合基质过滤坝的一端对应生态浮框修复区域。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实现池塘尾水的循环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