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883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21268.X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导板及其精准定位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一种组合导板,主要包括:导板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导板本体的下端面与贴合面契合,导板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方向与导向点位契合,所述固定部含有至少一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由定位贴片和至少一个固定通道组成,固定通道设置在定位贴片的上端面,定位贴片的下端面与固定点位契合,定位贴片与导板本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组合导板及其精准定位方法通过导板本体与人体皮肤定位、定位贴片与人体骨骼定位以及标记线与标记灯定位使导板实际安装位置与预先设计的点位保持一致,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208575U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22216792.X
申请日:2020-10-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创面固定器,包括固定器主体,固定器主体由四个相同肢体固定部构成,肢体固定部由弧形环与弹力带构成,用于套在实验鼠的四肢上的弹力带固定连接于弧形环侧面;弧形环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销,弧形环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合插销的固定座,通过旋转固定座带动其内部的结构卡合与其相邻的弧形环上的插销。本实用新型采用四块弧形环拼接合成为一个圆形固定环,且在每个弧形环上安装弹力带,弹力带固定在实验鼠四肢上,从而实现固定环的第一重固定,再通过皮肤吻合器将钛钉与实验鼠皮肤固定,并且弧形环在钛钉与皮肤之间,从而达到第二重固定效果,本创面固定器可以达到固定效果好,且操作方便,不易脱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2490111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041339.3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纹球头骨圆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为直线型,针杆由下至上依次分为钻杆段、球头段和夹持段,所述钻杆段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钻杆段的前端设有自钻钉头且其杆身上设有螺纹而形成自钻自攻丝结构,所述球头段为球状,球头段的直径大于钻杆段的直径。所述钻杆段的直径为3.5或4.5mm。所述夹持段末端向前延伸3‑4cm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螺纹球头骨圆针用于在钢板固定的初始状态对钢板进行临时固定,待钢板通过螺钉固定牢固后取下,避免术中钢板处于不稳定时进行钻孔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的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341662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952168.X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辅助装置,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中的竖梁,所述竖梁上滑动设有横向梁和纵向梁,所述横向梁上滑动设有纵向标尺,所述纵向梁上滑动设有横向标尺;所述盒体上部设有拍摄位;有益效果是:横纵标尺能够任意调节位置,并且便于定位,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盒体上部设有若干能独立控制的光源,便于调节拍摄灯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43324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725249.3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8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卡扣式接骨装置,包括第二基体、第三基体、伸缩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处于第二基体和第三基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伸缩板的中间贯穿有限位卡柱;通过设计了安装的伸缩板、限位卡柱、连接柱、限位弹簧和拨块便于对该装置进行伸缩,通过拨动第二基体上的拨块带动限位卡柱不贯穿与伸缩板上的圆形孔洞B,然后向一侧移动第一基体,第一基体带动伸缩板移动,使限位卡柱与伸缩板上其他的圆形孔洞B卡合,即完成伸缩调节至适当长度,伸缩板上开设有四个圆形孔洞B,以便调节的更加精准,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170153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319484.4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主要包括主杆和压杆,主杆下端设有远端挂钩,压杆设置在主杆上,压杆与主杆轴向平行,压杆可沿主杆的轴向移动,压杆中设有导向孔,所述压杆分为下压螺钉和下压杆,下压螺钉下端与下压杆上端连接,下压螺钉和下压杆中分别设有共线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下压杆底端设有近端挂钩,第二导向孔的中心线、近端挂钩前边沿与远端挂钩前边沿三者共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移动压杆使其靠近远端挂钩,对骨折处进行夹紧复位,随后由导向孔依次置入内套筒、克氏针和空心螺钉,对复位后的骨折处进行固定,实现骨折复位和固定无缝衔接,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07560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181891.5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9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皮导板,主要包括: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的下端面与贴合面契合,导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通道,所述导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方向与导向位点契合,导向通道外侧通过至少一根加强杆与导板本体连接,所述导板本体的上端面设有标记线,导板本体上还设有若干标记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导板本体与人体皮肤贴合,通过标记孔与副定位线进行匹配,保证导板本体位于预先设计的贴合面,减小误差,设置位置固定不变的标记灯,通过其光线反向定位标记线,进一步调整导板的位置,使导向通道的方向与导向位点匹配,实现精准定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107537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181647.9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贴骨导板,主要包括:导向板和固定部,所述导向板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方向与导向点位契合,所述固定部含有至少一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由定位贴片和至少一个固定通道组成,固定通道设置在定位贴片的上端面,定位贴片的下端面与固定点位契合,定位贴片与导向板固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其半贴骨导板通过定位贴片与人体骨骼的贴合确认其位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点位,从而保证导向通道与导向点位的精准匹配,使导向通道的定位误差减小,同时,其半贴骨导板能够在手术中安装,无需在手术前进行预固定手术,避免反复多次手术增加病人的痛苦。
-
公开(公告)号:CN214128890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1940463.3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小鼠肢体固定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四个以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设有固定夹,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之间设有摩擦垫,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储液盒、输液管和雾化喷头,所述输液管与设置在所述储液盒内的输液泵连接,所述储液盒的外侧设有控制所述输液泵的开关,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绝缘加热垫。本实用新型用于小鼠解剖实验中的小鼠肢体固定,可以在进行小鼠活体解剖后对手术部位保温保湿,提高小鼠术后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104550U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22770921.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皮肤创面模型建造器,包括固定圈;固定圈盖;固定齿周向均匀设置在固定圈下端面上;连接套管轴向设置在固定圈盖中心;内螺纹设置在连接套管内壁上;连接杆同轴设置在连接套管中,并可沿连接套管轴向运动;外螺纹设置在连接杆外壁上;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用于控制连接杆在连接套管中轴向运动;切割手柄垂直设置在连接杆上端;切割筒同轴设置在固定圈中;锐器部同轴设置在切割筒下端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齿,使皮肤创面模型建造器在皮肤上固定时更加牢固,避免了滑脱、移动,连接杆与连接套管螺旋连接,使切割筒下部的锐器部在切割皮肤时更加平稳,创面模型建造更加整齐、完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