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3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0115848.1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可视化兼具扩肛及疏通硬结大便的无创扩肛器,包括手柄和出水机构,所述手柄的外侧设置有可扩张外圈,且可扩张外圈的一侧安置有空腔填充剂入口阀,所述手柄的内部上端镶嵌有注水机构,且手柄的一端外侧连接有透明护罩,所述透明护罩的内部安装有可视化镜头,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捣碎机构,且手柄的外壁一侧安置有视频机构,所述出水机构镶嵌于手柄的内部下端,通过透明护罩在手柄的前端向外凸出,这样可以在对内部进行清洗润滑时,透明护罩可以将污水阻挡手柄的前端,从而方便污水进入到出水管内,避免污水散乱在四周而影响污水的排出速度,也能够防止污水堆积过多,导致可视化镜头被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1228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25536.4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本体和蒸馏水,所述抗菌促愈水凝胶本体由蒸馏水、聚丙烯酰胺、季铵化壳聚糖和基质胶组成。本发明中,采用了基质胶和季铵化壳聚糖,基质胶不仅促进创面上皮化、血管化、神经化的形成,而且可以诱导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的再生,更好的恢复组织外观及功能,季铵化壳聚糖是抗菌效果最强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聚丙烯酰胺三维多孔的网络结构能为修复细胞的迁移增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能抑制创面的快速收缩,提高修复效果,而且机械强度好,刚好可以弥补天然聚合物机械强度差的缺点,本发明实现了三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了创面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3113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1352922.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创面敷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基质材料;(2)分别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菌肽LL‑37载入基质材料;(3)通过多喷头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出三维结构创面敷料;(4)通过固化工艺及冷冻干燥技术,得到具有稳定三维结构的创面敷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良好的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和抗菌功能。(2)实现了生物因子的可控空间及浓度分布,且整个敷料制备过程温和,保证了生物因子的活性。(3)最终产品处于干燥稳定状态,易于长期保存和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435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11143.9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8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居民急救生命通道开放系统及其工作流程,包括住户报警终端、综合控制系统、物业终端、急救中心终端、小区急救住户路径指示系统、家属移动报警终端和交警支队报警终端,该系统在工作时根据需急救患者的医疗事态级别等级不同需要物业做出不同级别的配合服务,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患者一旦通过住户报警终端报警并启动综合控制系统,马上能最快把消息传递到物业终端、急救中心终端和家属移动报警终端,并同时自动上传患者位置,开启住户门禁,开启小区急救通道标识,并实时汇报病情信息到120中心派出的急救车医护终端,并且能及时反馈医生的急救指令至家属终端,家庭终端以及物业终端,以及交警终端,并且能即时缓存沟通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1643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37656.X
申请日:2020-07-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折外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骨折外固定装置包括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设有伸缩端板,伸缩端板通过两个万向机构分别与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伸缩端板可伸缩且有相应的固定措施,在保证稳固性的前提下,为固定装置增加了伸长和缩短的功能,适应不同骨长的患处,上端板、下端板以及伸缩端板之间通过万向机构调节,可旋转、灵活地根据复杂的骨结构进行调节,使钢板更加契合患处,无需专门定制钢板,更加方便灵活,通过紧固螺杆和固定卡件实现固定,固定效果好,上端板、下端板与伸缩端板均为弧形板件,更加契合人体表面,复位固定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54393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115848.1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可视化兼具扩肛及疏通硬结大便的无创扩肛器,包括手柄和出水机构,所述手柄的外侧设置有可扩张外圈,且可扩张外圈的一侧安置有空腔填充剂入口阀,所述手柄的内部上端镶嵌有注水机构,且手柄的一端外侧连接有透明护罩,所述透明护罩的内部安装有可视化镜头,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捣碎机构,且手柄的外壁一侧安置有视频机构,所述出水机构镶嵌于手柄的内部下端,通过透明护罩在手柄的前端向外凸出,这样可以在对内部进行清洗润滑时,透明护罩可以将污水阻挡手柄的前端,从而方便污水进入到出水管内,避免污水散乱在四周而影响污水的排出速度,也能够防止污水堆积过多,导致可视化镜头被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9731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352922.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创面敷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基质材料;(2)分别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菌肽LL-37载入基质材料;(3)通过多喷头低温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出三维结构创面敷料;(4)通过固化工艺及冷冻干燥技术,得到具有稳定三维结构的创面敷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良好的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和抗菌功能。(2)实现了生物因子的可控空间及浓度分布,且整个敷料制备过程温和,保证了生物因子的活性。(3)最终产品处于干燥稳定状态,易于长期保存和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435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211143.9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8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居民急救生命通道开放系统及其工作流程,包括住户报警终端、综合控制系统、物业终端、急救中心终端、小区急救住户路径指示系统、家属移动报警终端和交警支队报警终端,该系统在工作时根据需急救患者的医疗事态级别等级不同需要物业做出不同级别的配合服务,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患者一旦通过住户报警终端报警并启动综合控制系统,马上能最快把消息传递到物业终端、急救中心终端和家属移动报警终端,并同时自动上传患者位置,开启住户门禁,开启小区急救通道标识,并实时汇报病情信息到120中心派出的急救车医护终端,并且能及时反馈医生的急救指令至家属终端,家庭终端以及物业终端,以及交警终端,并且能即时缓存沟通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14817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71081.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护创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基质胶,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方法是首先以纯化水配置壳聚糖衍生物,充分混匀后添加到模具,然后加入液态的基质胶和丙烯酰胺溶液,接着依次加入交联剂、引发剂、加速剂后形成凝胶,经去离子水漂洗除去多余的交联剂后得到水凝胶敷料。本发明能够吸收伤口渗出液和分泌物。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聚阳离子性,与菌体表面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磷壁酸等相结合,抗菌活性强,在防治创面感染上有独特的优势。基质胶是细胞外基质的一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在创面愈合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发明可应用于烧伤、创伤、压疮等多种类型创面的保护和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21143324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725249.3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8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卡扣式接骨装置,包括第二基体、第三基体、伸缩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处于第二基体和第三基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伸缩板的中间贯穿有限位卡柱;通过设计了安装的伸缩板、限位卡柱、连接柱、限位弹簧和拨块便于对该装置进行伸缩,通过拨动第二基体上的拨块带动限位卡柱不贯穿与伸缩板上的圆形孔洞B,然后向一侧移动第一基体,第一基体带动伸缩板移动,使限位卡柱与伸缩板上其他的圆形孔洞B卡合,即完成伸缩调节至适当长度,伸缩板上开设有四个圆形孔洞B,以便调节的更加精准,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