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触发锁紧装置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1548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399055.8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一种被动触发锁紧装置,涉及一种航天器对接锁紧机构;包括锁体、抱抓、拉簧、压簧、抱抓转轴、抱抓限位销、拉簧支架、顶块、压紧后盖和磁缸;其中,锁体的下部分为圆锥台状结构;锁体上部分为设有锥形孔的圆筒结构,中空圆筒结构的外壁设置有锁槽;抱抓沿锁槽伸入锁体的中空圆筒结构的锥形孔内;锁体圆锥台状结构上表面设置有抱抓限位销;抱抓的中部设置有抱抓转轴;锁体圆筒结构的锥形孔顶端设置有磁缸;抱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块;顶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簧;压紧后盖固定安装在锁体的顶端;锁体圆筒结构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拉簧支架;本发明实现锁紧装置无源设计,降低了对航天器的资源分配要求。

    一种主结构变构型卫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724442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399064.7

    申请日:2017-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10 B64G1/44 B64G1/646 B64G2001/1092

    Abstract: 一种主结构变构型卫星平台,涉及卫星结构平台领域;包括6个三棱柱桁架模块、面板、太阳翼、停泊对接机构和气液补加对接机构;其中,6个三棱柱桁架模块其中一个棱角指向中心,紧凑对中排列,形成六边形形状;面板固定安装在三棱柱桁架模块指向外侧的表面;n个太阳翼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m个停泊对接机构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k个气液补加对接机构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其中,n为≥1的正整数;m为≥1的正整数;k为≥1的正整数;本发明用重构机构驱动铰链和随动铰链将多个模块的三棱柱连接,入轨后平台可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变构型和平台扩展,确保平台上无论是平台外侧还是平台内侧都能100%维修可达,充分满足未来卫星在轨维修和服务的需求。

    一种轮腿臂罐结合的排爆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575827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128626.X

    申请日:2016-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排爆机器人。一种轮腿臂罐结合的排爆机器人,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防爆罐(1)、拆解机械臂(2)、抓取机械臂(3)、机械腿(4)以及带有滚轮的车架(5);当发现可疑爆炸物后,本发明可以根据早期情报,安装适当的拆解机械臂(2)、抓取机械臂(3)以及机械腿(4);根据现场环境,可以选择车轮、机械腿(4)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到达可疑爆炸物附近;通过拆解机械臂(2)对爆炸物进行拆解,而后通过抓取机械臂(3)将可疑爆炸物投入防爆罐(1)中;即使可疑爆炸物爆炸,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排爆机器人造成损害;更换防爆罐(1)之后,排爆机器人可以重复使用。

    充气展开式空间碎片抓捕系统和空间目标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551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92127.X

    申请日:2015-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展开式空间碎片抓捕系统和空间目标捕获方法。充气展开式空间碎片抓捕系统包括:卫星;伸展机构,一端与卫星相连而另一端与中心球相连;中心球,球体上有对称布局的四个连接端,并且每个连接端上均安装有阀门组件;万向节,被设置在伸展机构与中心球之间;阀门组件;四根充气柱,一端分别连接一个对应的质量块,而另一端分别与一个阀门组件相连;质量块;以及捕获网,被绑缚在充气柱上。因此,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对构型尺寸大于主动航天器本体尺寸的空间目标的抓捕,能再次收拢以便于组合体在轨激动,有效抵消了回弹力,可长时间维持飞网的展开形状,有效隔离空间目标与刚性中心球直接撞击的风险,使管理更加高效。

    多自由度调节指向机构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482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92126.5

    申请日:2015-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自由度调节指向机构和方法,用于与网捕装置组合来高效抓捕空间目标。多自由度调节指向机构包括:任务星适配台,其上端安装有升降平台和双轴指向平台;升降平台,其上安装有载荷控制器、偏心轮、和系绳张力控制装置,用于实施空间碎片的清除;以及双轴指向平台,安装有网捕装置。因此,采用本发明,降低了对任务星的姿态扰动,可实现不同张力控制装置之间的转换,使系绳与任务星牵挂点过任务星几何中心且拖曳力沿其轴线方向,降低了拖曳离轨过程对任务星的姿态扰动,并且目标被抓捕后,系绳张力控制装置的系绳测角范围不受周围网筒等设备的影响,不会造成系绳的钩挂,保证测角精度。

    一种轮腿臂罐结合的排爆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5758271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28626.X

    申请日:2016-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D5/04 B25J11/0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排爆机器人。一种轮腿臂罐结合的排爆机器人,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防爆罐(1)、拆解机械臂(2)、抓取机械臂(3)、机械腿(4)以及带有滚轮的车架(5);当发现可疑爆炸物后,本发明可以根据早期情报,安装适当的拆解机械臂(2)、抓取机械臂(3)以及机械腿(4);根据现场环境,可以选择车轮、机械腿(4)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到达可疑爆炸物附近;通过拆解机械臂(2)对爆炸物进行拆解,而后通过抓取机械臂(3)将可疑爆炸物投入防爆罐(1)中;即使可疑爆炸物爆炸,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排爆机器人造成损害;更换防爆罐(1)之后,排爆机器人可以重复使用。

    一种基于成像几何反演的星敏感器在轨定姿误差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477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63374.3

    申请日:2015-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成像几何反演的星敏感器在轨定姿误差获取方法,步骤为:(1)在卫星平台上搭载星敏感器和光学相机;(2)选取标志性的人工或者自然地物作为地面控制点;(3)利用光学相机对地面控制点成像,获得包含有地面控制点像点的全色波段影像;(4)获取全色波段影像上地面控制点的像点在地球固定地面参考坐标系下的摄影光线;(5)根据摄影光线以及光学相机的安置矩阵,获取卫星平台的姿态矩阵MA;(6)利用星敏感器直接测量的卫星平台姿态四元数以及星敏感器的安置矩阵,计算得到卫星平台的姿态矩阵MB;(7)根据关系式MA=MMB计算得到星敏感器的在轨定姿误差。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获取的误差精度较高。

    一种超塑性拦石网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8823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86163.0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塑性拦石网,包括钢丝网、钢柱、钢柱基座、锚杆、以及锚杆基座。钢柱基座和锚杆基座固定在地基上。钢柱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钢柱基座。锚杆采用超塑性材料,其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钢柱的第二端,并且锚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至锚杆基座。并且钢丝网采用超塑性材料,其两侧分别连接至相邻的两根钢柱。本发明去除了被动式边坡防护系统的减压(器)环装置,通过钢柱与钢柱基座、锚杆与钢柱、锚杆与锚杆基座三处可转结构的设计,改变了拦石网的传力路径,有效地将集中载荷分散到不同的受力单元中。从而有效防止钢丝网在大载荷冲击下开裂,大大提高防护效果。

    一种用于航天器柔性充气舱的舷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5956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92964.7

    申请日:2015-08-12

    Abstract: 一种用于航天器柔性充气舱的舷窗装置,舷窗装置自带档板组件、控制档板的控制轴组件和与柔性充气舱蒙皮连接的刚柔连接组件,具体包括主基座、舷窗上盖、舷窗玻璃、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挡板组件、控制轴组件、小齿轮、大齿轮、气密层、第五密封圈、第六密封圈、压紧法兰、增强带和销轴。挡板组件、控制轴组件和舷窗装置为整体式结构,在舷窗装置上预留了与柔性充气舱蒙皮连接的接口确保舷窗直接安装到柔性充气舱。挡板组件为旋转开闭结构,开闭过程中占用空间体积小;且控制结构为齿轮传动形式,航天员手动即可实现开闭。

    一种超塑性安全限高杆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8823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86034.1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塑性安全限高杆,包括两个刚性底座、两根超塑性立柱、两根刚性立柱和一根超塑性横梁。本发明通过超塑性横梁和超塑性立柱的变形吸能,从而有效降低撞击车辆本身受到的损失,减轻司乘人员受到的伤害,同时可以避免限高杆横梁在外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断裂而对其他车辆或行人造成二次伤害。发生撞击时,由超塑性横梁和超塑性立柱塑性变形而吸收大部分冲击能量,撞击后可以只更换超塑性横梁和超塑性立柱,而不用更换限高杆的其他部件,使用安全,更换操作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