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端子配件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2274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249540.4

    申请日:201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公端子配件,确保插片部和对方母端子配件的接触压力,加强插片部的基端侧。插片部(20)形成为扁平的角筒形。插片部(20)的基端侧(20A)形成如下剖面形状:相对板(24A)的自由侧的侧边缘止于基板(22)中另一方的侧边缘的面前侧,立起形成于基板(22)的另一方的侧边缘的另一方的侧板(21A)的立起端到达相对板(24A)的自由侧的侧边缘的前方。插片部(20)的前端侧(20B)形成如下剖面形状:相对板(24B)的自由侧的侧边缘突出到另一方的侧边缘的位置,立起形成于该基板(22)的另一方的侧边缘的另一方的侧板(21B)的立起端为了承受相对板(24B)的自由侧的侧边缘而与该自由侧的侧边缘抵接。

    连接器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1194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60021.4

    申请日:2013-11-12

    Inventor: 今彰大 野吕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 H01R13/6272 H01R13/639 H01R13/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提高由检测部件实现的嵌合检测功能的可靠性。连接器具有呈单臂状从壳体主体(11)向后方延伸的锁定臂(12)和以能够从初始位置向检测位置前进的方式设置的检测部件(70),检测部件具备:弹性臂部(72),呈单臂状朝向斜前上方延伸;突出抵接部(94),形成于弹性臂部的延伸端部,通过从后方卡定于锁定臂而限制检测部件从初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以及过度弯曲限制部(13),构成为具备从壳体主体的上表面立起且左右成对的壁部(外侧壁14、内侧壁15)、以及将壁部的上端彼此连接的桥接部(16),通过以桥接部覆盖锁定臂的上表面而限制锁定臂向上方过度弯曲。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173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74170.X

    申请日:2013-03-08

    Inventor: 今彰大 野吕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H01R13/641 H01R4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其的目的是提高锁定可靠性。锁定臂(12)以悬臂方式从壳体主体(11)的前端部向后延伸。锁定臂(12)包括容纳凹部(31),该容纳凹部(31)朝锁定臂的变形空间(25)且朝后方敞开。当壳体主体(11)被正确地连接到配合壳体(50)并且检测构件(70)被从待机位置推到检测位置时,检测构件(70)的一部分被插入到容纳凹部(31)中。

    端子接头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0103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28518.9

    申请日:2012-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H01R4/185 H01R13/4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其目的是防止矩形管部的不当变形。所述端子接头(T)包括:锁定板部分(19),其从横向侧板部分(17)延伸;稳定件(22),其从横向侧板部分(18)凸出;切口(35),其形成在锁定板部分的延伸端边缘,并且构造为通过与稳定件接合而限制锁定板部分和横向侧板部分的相对移位;第一联接部分(27),其将所述基板部分(16)和第一板状接触片(23)联接;第二联接部分(28),其将横向侧板部分(18)和第二板状接触片(24)联接;以及限制部分(36),其形成在锁定板部分上,并且构造为限制第二板状接触片在远离第一板状接触片的方向上的移位。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57022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275180.5

    申请日:2012-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18 H01R13/4223 H01R13/501 H01R4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在插入阳性端子接头时防止突片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连接器(A)包括分隔部(40)、保持件(44)、锁定部(43)以及缩回部(50),分隔部(40)用于将突片(15)的插入孔(35)和锁定杆(37)的模具移除空间(39)分隔开,保持件(44)能够在部分锁定位置与完全锁定位置之间枢转,锁定部(43)用于限制保持件(44)的移位,缩回部(50)形成在面对壁部(41)的位于保持件(44)后方的区域(41R)中以通过模具模制锁定部(43),并且与面对壁部(41)的位于保持件(44)前方的区域(41F)相比,从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缩回。保持件(44)包括限制部(48),用于在部分锁定位置上限制阳性端子接头(10)由于移位以使阳性端子接头(10)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50)移动而姿势倾斜。

    连接器、连接器测试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5819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10006848.0

    申请日:2006-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534 H01R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器测试设备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例如分离前壁构件时的可操作性。前壁构件(50)安装在阴性外壳(10)的前表面上,该前壁构件形成有能够与空腔(11)连通的舌片插入孔(51)。可操作表面(59A)暴露在前壁构件(50)的上端表面处,并且通过推动该可操作表面(59A),前壁构件(50)可以沿着阴性外壳(10)的前表面从完全锁定位置移动到部分锁定位置。前壁构件(50)的上端表面除了可操作表面(59A)之外的部分可以保持与上壁(26)接触,因此前壁构件(50)不会从完全锁定位置向上退出。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12104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305307.2

    申请日:200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2 H01R13/6272 H01R13/641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部件数量。可动构件36位于防止故障位置,一对功能端子25由短接端子50短接,除非两个外壳10、20正确连接,然而,当两个外壳10、20基本正确连接时,可动构件36移动至检测连接位置,并且优选地基本在短接端子50脱离这对功能端子25的同时,该短接端子50短接这对检测端子14。由于短接端子50公共地用于短接用于防止故障等的这对功能端子25,并且用于短接用于检测两个外壳10、20的连接状态的这对检测端子14,故可减少部件数量。

    连接器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92729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10194087.0

    申请日:2007-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H01R13/4361 H01R13/639 H01R13/64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忘记连接探测构件的移动操作。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外壳(10)和滑块(40)(连接探测构件),该连接器外壳在从后面受到推动力之后将与配合连接器外壳(70)连接,该滑块将可在等待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相对移动地安装到连接器外壳(10)中。该滑块(40)包括操作板(41),该操作板在位于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表面后面的位置处完全覆盖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表面。如果向前推动该操作板(41),则进行两个连接器外壳(10,70)的连接操作,并且滑块(40)从等待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

    一种扁平导线接线座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0845C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2156062.5

    申请日:2002-12-13

    Inventor: 野吕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812 H01R12/592 H01R13/6592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防止扁平导线在受拉时被从线槽中拉出或切断。在内部固定扁平导线(10)一端的线槽(20)被基座壳(41)和罩壳(42)包覆。在线槽(20)后端宽度方向中段扁平导线(10)被抽出的位置,基座壳(41)上设有锁紧板(72),罩壳(42)上设有钩(73),且二者相互接合以使基座壳(41)和罩壳(42)相互紧密闭合。因此,当扁平导线(10)在厚度方向受拉时,线槽(20)和屏蔽壳(40)不会弹性变形而打开。这防止了扁平导线(10)被从线槽(20)中被拉出或被切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