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用连接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2536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312885.2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本发明能容易进行被固定到电路板而与接地部连接的基板用连接器的组装尺寸的管理。基板用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固定部件(50)以及屏蔽部件(70)。壳体(20)保持端子零件(40)。固定部件(50)具有固定到壳体(20)的壳体固定部(51),并具有与电路板(90)电气连接并被固定的基板固定部(52)。屏蔽部件(70)具有装配到壳体(20)的装配部(75),并具有在装配部(75)的装配方向上将固定部件(50)的外侧面覆盖的覆盖部(77),屏蔽部件(70)进一步具有覆盖部(77)与固定部件(50)的外侧面抵接的触点部(81)。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12104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305307.2

    申请日:200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2 H01R13/6272 H01R13/641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部件数量。可动构件36位于防止故障位置,一对功能端子25由短接端子50短接,除非两个外壳10、20正确连接,然而,当两个外壳10、20基本正确连接时,可动构件36移动至检测连接位置,并且优选地基本在短接端子50脱离这对功能端子25的同时,该短接端子50短接这对检测端子14。由于短接端子50公共地用于短接用于防止故障等的这对功能端子25,并且用于短接用于检测两个外壳10、20的连接状态的这对检测端子14,故可减少部件数量。

    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92729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10194087.0

    申请日:2007-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H01R13/4361 H01R13/639 H01R13/64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忘记连接探测构件的移动操作。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外壳(10)和滑块(40)(连接探测构件),该连接器外壳在从后面受到推动力之后将与配合连接器外壳(70)连接,该滑块将可在等待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相对移动地安装到连接器外壳(10)中。该滑块(40)包括操作板(41),该操作板在位于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表面后面的位置处完全覆盖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表面。如果向前推动该操作板(41),则进行两个连接器外壳(10,70)的连接操作,并且滑块(40)从等待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

    基板用连接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1753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610903120.1

    申请日:2016-10-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大型化,也能使腿部容易弹性变形的基板用连接器。在壳体(11)上,在与电路板(30)的表面侧相对的下表面(13)(底面)突出设有腿部(16)。在腿部(16)的顶端侧设有卡止部(21),卡止部(21)朝与从下表面(13)突出的突出方向的交叉的方向外伸,并与电路板(30)的背面侧弹性卡止。腿部(16)的基端侧被从壳体(11)的下表面(13)进入内侧的移位容许空间部(25)划分。

    基板用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39801A8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915092.5

    申请日:2016-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外力作用于固定部件时防止壳体被削去的基板用连接器。壳体(10)在装配面(12)的两侧具有卡止部(13)。固定部件(60)具有壳体装配部(61),该壳体装配部(61)沿装配面(12)配置于壳体(10)并与卡止部(13)卡止。在壳体(10)的装配面(12)设有肋部(18),该肋部(18)在沿装配面(12)的第1方向(前后方向)上隔着间隔配置有多个且分别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下方向)延伸。在固定部件(60)的壳体装配部(61)设有槽(69),该槽(69)向第2方向延伸并与各肋部(18)嵌合。

    基板用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175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903120.1

    申请日:2016-10-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大型化,也能使腿部容易弹性变形的基板用连接器。在壳体(11)上,在与电路板(30)的表面侧相对的下表面(13)(底面)突出设有腿部(16)。在腿部(16)的顶端侧设有卡止部(21),卡止部(21)朝与从下表面(13)突出的突出方向的交叉的方向外伸,并与电路板(30)的背面侧弹性卡止。腿部(16)的基端侧被从壳体(11)的下表面(13)进入内侧的移位容许空间部(25)划分。

    连接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8633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10100851.3

    申请日:2007-04-20

    Inventor: 石川宜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H01R13/629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移动构件型的连接器,尤其涉及杠杆型连接器。其目的是在用于外壳的和用于移动板的两类凸轮凹槽形成在杠杆中的情况下,提高设计凸轮凹槽的自由度。第一凸轮从动件形成在接受器的内圆周表面中,移动板形成有朝接受器的内圆周表面突出的第二凸轮从动件,并且杠杆可转动地支承在阴性外壳上。由于可与阳性外壳的凸轮从动件接合的第一凸轮凹槽和可与移动板的凸轮从动件接合的第二凸轮凹槽分开形成在臂部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所以在凸轮凹槽的路线设计中,不需要考虑避免第一和第二凸轮凹槽的干扰。

    连接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92729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710194087.0

    申请日:2007-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H01R13/4361 H01R13/639 H01R13/64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忘记连接探测构件的移动操作。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外壳(10)和滑块(40)(连接探测构件),该连接器外壳在从后面受到推动力之后将与配合连接器外壳(70)连接,该滑块将可在等待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相对移动地安装到连接器外壳(10)中。该滑块(40)包括操作板(41),该操作板在位于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表面后面的位置处完全覆盖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表面。如果向前推动该操作板(41),则进行两个连接器外壳(10,70)的连接操作,并且滑块(40)从等待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12104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305307.2

    申请日:200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2 H01R13/6272 H01R13/641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部件数量。可动构件36位于防止故障位置,一对功能端子25由短接端子50短接,除非两个外壳10、20正确连接,然而,当两个外壳10、20基本正确连接时,可动构件36移动至检测连接位置,并且优选地基本在短接端子50脱离这对功能端子25的同时,该短接端子50短接这对检测端子14。由于短接端子50公共地用于短接用于防止故障等的这对功能端子25,并且用于短接用于检测两个外壳10、20的连接状态的这对检测端子14,故可减少部件数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