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95702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210275180.5
申请日:2012-08-03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18 , H01R13/4223 , H01R13/501 , H01R4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在插入阳性端子接头时防止突片侵入到模具移除空间中。连接器(A)包括分隔部(40)、保持件(44)、锁定部(43)以及缩回部(50),分隔部(40)用于将突片(15)的插入孔(35)和锁定杆(37)的模具移除空间(39)分隔开,保持件(44)能够在部分锁定位置与完全锁定位置之间枢转,锁定部(43)用于限制保持件(44)的移位,缩回部(50)形成在面对壁部(41)的位于保持件(44)后方的区域(41R)中以通过模具模制锁定部(43),并且与面对壁部(41)的位于保持件(44)前方的区域(41F)相比,从阳性端子接头(10)的插入路径缩回。保持件(44)包括限制部(48),用于在部分锁定位置上限制阳性端子接头(10)由于移位以使阳性端子接头(10)的后端部分朝向缩回部(50)移动而姿势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2377048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221221.8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 H01R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其目的是可靠地保护弹性接触片的反转部。矩形管形式的端子连接部(11)包括从基板部(15)的相反的两个侧边缘经由大致四分之一圆弧状的弯曲部(16)基本以直角竖立的一对侧板部(17)。弹性接触片(20)包括:大致圆弧状的反转部(21),该反转部(21)从基板部(15)的前端边缘(15F)向前延伸;和主部(22),该主部(22)从反转部(21)的延伸端向后延伸。端子连接部(11)的前端部形成有:第一缝隙(24),该第一缝隙(24)从端子连接部(11)的前端边缘(11F)沿反转部(21)的侧边缘(21S)向后延伸;第二缝隙(25),该第二缝隙(25)从第一缝隙(24)的后端沿基板部(15)的前端边缘(15F)及弯曲部(16)的前端边缘(16F)延伸;以及保护板部(26),该保护板部(26)由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24,25)限定并朝着反转部(21)以悬臂方式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2377047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220993.X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55 , H01R13/4223 , H01R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接头,其目的是为了使盒状部小型化。端子接头(10)设置有:具有敞口后表面的矩形管形式的盒状部(11)、从盒状部(11)向前延伸的突片(12)、以及布置在盒状部(11)的后方并能够连接至电线(30)的压接部(14)。该盒状部(11)包括基板部(15)、从基板部(15)的相反的左右两侧边缘大致成直角地延伸的一对侧板部(16)、以及从侧板部(16)的延伸端边缘大致平行于基板部(15)地延伸的支撑板部(17),并且,该支撑板部(17)的后端边缘用作与锁定矛杆(49)(保持部)接合的锁定部(18)。在该盒状部(11)中仅容纳有一个限制板部(22),该限制板部(22)从支撑板部(17)的延伸端边缘朝向基板部(15)、大致平行于侧板部(16)地延伸,并且该限制板部(22)的后端(22R)位于锁定部(18)的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280950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02157166.X
申请日:2002-12-1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42 , H01R13/4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3 , H01R13/4362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适合于小型化的连接器。一个阴壳设置有一个空腔(41),终端接头可以插入该空腔内,以及设置在空腔(41)内的锁紧部分(43),它可以弹性地啮合被插入的终端接头以便锁紧终端接头。通过将用于形成可与终端接头啮合的锁紧部分(43)的锁紧面(58)的模具移动而形成的开口(64)在阴壳内成型为向前开放。每个锁紧部分(43)在前后两端被支撑,并且它的比锁紧面(58)更向前突出的部分连接于对应开口(64)的圆周面的基本沿锁紧部分(43)的变形方向延伸的侧面(64b、64c)。
-
公开(公告)号:CN1819351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06861.6
申请日:2006-02-05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02 , H01R43/16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弹性接触件因受到已经穿过锁定孔进入的异物推动而塑性变形。移动限制部分15F,15R,18F,18R设置在矩形管状部分10中的锁定孔19的前后两个位置处,用于通过与弹性接触件25的横向边缘部分接触限制弹性接触件25朝舌片进入空间32移动。即使已经穿过锁定孔19进入的异物推动弹性接触件25,但是由于移动限制部分15F,15R,18F,18R限制弹性接触件25朝舌片进入空间32移动,所以弹性接触件25在受到来自异物的推动力之后也不可能向前或向后倾斜,并且移动限制部分15F,15R,18F,18R设置在锁定孔19前面和后面的两个位置处。因此,可以防止弹性接触件25的弹性变形26的支承点的塑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719671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81891.9
申请日:2005-07-0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4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 H01R43/16
Abstract: 阴端子接头(20)具有带有用于接收阳端子接头(10)的插头(14)的开口前端的接近管状的连接部分(22)。凹部(30)在连接部分(22)中与插头(14)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纵向延伸。凹部(30)使连接部分(22)的外侧宽度(W)很小,同时获得插头(14)外面的大的间隙(C)。凹部(30)不会显著降低整个连接部分(22)的强度。另外,大的间隙(C)避免了对高精度制造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232004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2157169.4
申请日:2002-12-1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42 , H01R13/4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 H01R13/111 , H01R13/4223 , H01R43/16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适合于小型化的终端接头和连接器。在一种将被从后面插入到阴壳(10)内的终端阴接头(30)中,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壁(37)的后端向外突出,从而形成一个在其前端具有一个顶点的基本为锥形的形状的锁紧突起(52)。当终端接头(30)插入阴壳(10)内时,设置在阴壳(10)内的固定部分(13)可以和该锁紧突起(52)啮合。锁紧突起(52)成型为比通过连接前端的顶点(A)、一对位于后端的底端点(B)、以及向外突出端点(C)而构成的虚构三角锥体(X)更向外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467879A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03101820.3
申请日:2003-01-2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42 , H01R13/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 H01R13/111 , H01R13/4223 , H01R13/642 , H01R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端子接头以不正确姿态插入。其中,阴端子接头(30)可从后面插入在阴壳体(10)中的空腔(11)内。通过相对于端子接头(30)的插入方向倾斜成钝角,用于将端子接头(30)导入空腔(11)内的倾斜引导表面(22)形成于各空腔(11)后端的外周边缘部分处。稳定器插入槽(20)形成于空腔(11)的底表面上,并有朝后端的开口端,从端子接头(30)上凸出的稳定器(47)可插入该稳定器插入槽(20)内。在空腔(11)后端的外周边缘处提供有防护表面(27),当端子接头(30)以不正确的姿态插入时,稳定器(47)能够与该防护表面相抵。该防护表面相对于插入方向的角度设置成小于倾斜引导表面相对于插入方向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244738A
公开(公告)日:2000-02-16
申请号:CN99111135.4
申请日:1999-07-27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4
Abstract: 分两段提供腔3,并且背对背地安排它的锁紧部分11以共用允许变形空间16。上和下锁紧部分的纵轴彼此横向偏移。插入空间16的检测部分23从夹持器20突出来。在其插入端面24的左和右端,相对于垂直方向对称地形成可分别与上和下锁紧部分11的前端13接触的过分变形阻止部分25。锁紧部分11的前端13与下侧的过分变形阻止部分25发生接触,限制了锁紧部分11的过分弹性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