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模块
    62.
    发明公开
    电池及模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944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399423.5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及模块。本公开的电池具备层叠型的电极体、层压外装体、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所述电极体通过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地隔着分隔片在层叠方向上层叠而成。所述正极极耳从所述层压外装体朝向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的一侧突出。所述负极极耳从所述层压外装体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突出。所述电极体在与所述层叠方向及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两边缘区域中具有仅多个所述分隔片互相重叠的重叠区域。2个所述重叠区域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所述分隔片熔接的多个熔接部。所述多个熔接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离散地形成。

    电极层叠体和电池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50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733150.7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极层叠体和电池。本公开的电极层叠体在至少一个侧面部配置有包含硬化性树脂的固定构件。固定构件具有薄膜区域和厚膜区域。薄膜区域形成在包含固定构件的末端的至少一个端部,厚膜区域形成在薄膜区域以外的部分。固定构件的厚度在末端最薄。另外,本公开的电池具有本公开的电极层叠体和密封电极层叠体的层压薄膜。

    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725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0201672.4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提供即使对包含锂钛氧化物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也能够抑制电极端部的开裂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来压密化的步骤,全固体电池具有依次层叠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层而成的结构,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钛氧化物,并且,进行辊压之前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应力松弛率为32.5%以上。

    固体二次电池系统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02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127832.2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二次电池系统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良好的固体二次电池系统,其具有包含选自能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或该金属与Li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本公开的制造方法是具备锂离子固体电池和控制装置的固体二次电池系统的制造方法,其具有:由至少含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材料的Si单质粒子和作为导电助剂材料的纤维状碳且以4.8vol%以上的比例含有该纤维状碳的负极材料得到负极构件的工序;将固体电解质构件配置在负极构件和正极构件之间并接合,由此得到电池构件的工序;和对电池构件以1.0C以上的充电倍率进行初次恒电流充电至比由控制装置所控制的充电上限电压高的电压的工序。

    全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41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10887814.X

    申请日:2016-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该全固体电池系统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固体电解质层(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4)的全固体电池以及对全固体电池使用时的充放电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中,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非晶化率为27.8~82.8%,且满足下述条件:0.32≤全固体电池的控制放电容量(mAh)/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理论容量(mAh/g)×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全部重量(g)×非晶化率(%)≤0.60。另外,该制造方法具有: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和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层叠的层叠工序,和充电至高于充放电电压的初始充电电压的初始充电工序。

    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5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0328631.4

    申请日:2018-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制造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其具有负极合材形成工序和通电工序;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和该金属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对于负极合材形成工序中的干燥后的负极合材,根据下述式(1)算出的该负极合材内的空隙率V为43%以上且54%以下。式(1)V=100‑(D1/D0)×100(上述式(1)中,V表示干燥后的负极合材内的空隙率(%),D1表示该负极合材的绝对密度(g/cm3),D0表示该负极合材的真密度(g/cm3))。

    层叠电池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081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356745.X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电池。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了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短路电阻的偏差的层叠电池。本公开通过提供层叠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层叠电池在厚度方向具有多个依次具有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的电池单元且多个电池单元并联电连接,其中,具有位于层叠电池的表面侧的表面侧电池单元和位于中央侧的中央侧电池单元,且表面侧电池单元和中央侧电池单元满足条件(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集电体的伸长率小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集电体的伸长率,和/或条件(i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集电体的伸长率小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集电体的伸长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