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26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67983.7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电力系统数据驱动算法的后门攻击影响评估方法及其系统。主要包括后门攻击建模和攻击影响评估两个部分。攻击建模方面,本发明在假设攻击者可以获得实际应用的模型修改权限的情况下,对后门的植入方式进行建模。完成攻击建模后,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数据驱动算法进行后门攻击模拟,对电网实际遭到后门攻击的后果进行仿真评估。本发明的评估过程有助于电网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识别和防御方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另外本发明能够使得防御者对攻击类型、攻击模式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分析了攻击在实际场景中的效果,可帮助后续研究设计相应的防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66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67966.3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状态估计残差分布描述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从电力系统主站服务器中获取连续的t个时刻的状态估计残差数据;对每一个量测的残差数据进行区间划分,得到预处理后的量测残差分布;对每一个量测的残差分布进行高斯拟合,得到分布的特征参数;在一个滑动时间窗内获取实时状态估计残差数据,按照上述进行预处理后,对得到的量测残差分布进行高斯拟合,得到实时的分布特征参数。通过获取实时系统残差特征并将其与标准系统残差特征进行比较,在接受范围内则为无攻击,若超出预警范围则判断系统正在被实施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针对状态估计的数据篡改攻击难以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215943.9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多维特征的功率振荡类型判别方法,通过对低频振荡信号计算时域指标,频域指标、能量指标、互相关指标、自相关指标、样本熵指标和模态指标,建立了较完备的指标集,能够较完整地描述电力系统振荡的特征信息。本发明使用了互信息特征选择方法,相比广泛使用的Fisher判别法,互信息特征选择可以度量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使用互信息特征选择方法得到的特征进行模型训练,有助于提高训练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降低训练模型的复杂度,从而有效防止过拟合现象产生。本发明使用了机器学习分类器对电力系统功率振荡事件类型进行识别,相比传统分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分类的精度和训练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13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60783.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C41/18 , C07C41/01 , C07C43/23 , B01J23/7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质素催化解聚为苯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以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作为供氢溶剂体系,以NiCu/C为催化剂,并在N2环境下,木质素发生加氢解聚反应,生成苯酚类化合物。所述木质素采用有机溶杨木木质素。所述NiCu/C催化剂中,C为载体,采用活性炭;Ni为活性组分;Cu为助剂;其中,Ni的含量为10wt%,Cu的含量为3‑7wt%。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成本低、不需使用外源H2和反应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4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27847.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32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式化验证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电力能源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应用场景的用能需求,确定能源综合服务站的功能定位、组合元素,构建能源综合服务站的供能模型;建立能源综合服务站运行管控模型,通过分析上传的运行数据以及控制能源站内部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使能源综合服务站满足实时的功率平衡需求;通过所述供能模型、能源综合服务站运行管控模型,对规划的能源综合服务站信息物理系统使用形式化方法验证,计算其运行时非正常状态的次数、发生时刻以及持续时间,从而修正能源综合服务站与监控系统规划时出现的错误。解决了现有能源综合服务站规划方案存在局限性、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6281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11620.3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臂学习机的电动汽车备用服务负荷聚合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领域,首先根据电动汽车参与备用服务的方式,建立电动汽车用户响应负荷聚合请求信号的行为摇臂模型、以及负荷聚合目标函数,进而建立电动汽车备用服务负荷聚合模型;然后考虑电动汽车用户行为摇臂模型特性,基于风险规避对负荷聚合目标进行权衡,提出基于风险规避的电动汽车用户选取算法,以学习每一个用户的各种响应行为并不断更新对用户行为的估计,从而选取合适的用户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备用服务,完成负荷聚合目标。本发明能获得更可靠的负荷聚合效果、更低的负荷聚合成本、更高的用户满意度,为聚合商权衡负荷聚合可靠性和负荷聚合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509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0388729.9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392 , G06F30/398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延时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系统动态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把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S)抽象形成CPS单元三层框架,包括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然后给出电力CPS单元耦合建模整体框架,针对实际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出各节点之间的距离矩阵及延时矩阵,在不同时间断面发生故障的情形下制定不同安稳控制策略,最后验证运用上述动态建模方法能使CPS中的三层框架协调运作,灵活应对电力信息物理耦合系统中物理层和信息层的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有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7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7671.0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 , G06F30/27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充电车的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该优化调度方法利用多领域多维的量测数据,对交通、充电负荷、电力调度需求进行多维动态感知预测;同时,本发明的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将移动充电车纳入电力调度的对象范畴之中,可以实现移动充电车的余量利用,将移动充电车的获利途径拓展为充电服务和电力调度两个维度,该优化调度方法包含电力系统中的阻塞管理调控需求及交通系统中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两个目标维度在内的两阶段,基于所述感知预测信息,可以实现对移动充电车的多目标优化调度以及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49529.6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中气热系统惯性特征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综合能源系统中气热系统物理原理,分别建立表征天然气末端压强与末端流量变化关系的二阶暂态模型、表征热负荷建筑室内温度与热网供热功率变化关系的一阶暂态模型,继而将天然气末端压强、热负荷建筑室内温度统一视为惯性变化参数,将天然气末端流量、热网供热功率统一视为瞬时变化参数,统一求解得暂态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统一分析综合能源系统气热惯性特征,同时考虑实际综合能源系统惯性变化参数约束条件,进一步精细化建模,评估实际综合能源系统气热惯性特征。本发明可合理的评估综合能源系统气热惯性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21323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356986.9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御电网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仿真平台及建立方法。该建立方法包括:采用RT‑LAB仿真工具,建立电力网络模型;采用OPNET仿真工具,建立通信网络模型;建立主站控制系统;将网络接口和系统在环接口连接;将数据接口和系统在环接口连接;数据接口用于将数据包封装为如下的结构:依次设置的填充段和至少一个数据段,每一数据段包括:依次设置的启动字符68H、地址段、时间段和载荷段,地址段包括:依次设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时间段包括:依次设置的量测数据的数据包生成时刻和网络传输延时,载荷段的载荷为量测数据或控制命令。本发明使主站控制系统实现电力网络模型和通信网络模型同步分析控制,达到联合仿真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