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制冷机节能系统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38055U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20058716.1

    申请日:2009-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制冷机的热能回收系统,通过显热和潜热的方式回收氨制冷机余热,降低制冷机运行负荷和减少冷凝器的运行负荷,达到节能和减少运行费用的目的。一种氨制冷机节能系统,包括由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液氨贮罐、蒸发器、气液分离器依次管路连接构成的氨循环回路,特别地,在油分离器和冷凝器之间管路连接有热回收系统。该氨制冷机节能系统,能有效地以显热回收或显热和潜热共同回收的方式,实现氨的热能回收,能使氨的冷凝效率大大提高,既节省了冷凝器运行所需的巨大电能,又能将回收的热能利用到热水生产中,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斜管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569082Y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2248351.9

    申请日:2002-09-28

    Inventor: 廉永旺 李戬洪

    Abstract: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斜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的结构由上集管和下集管以及安装在上集管与下集管之间的多根斜竖式布排的换热管构成流通换热液体的换热管束,所说的换热管为表面开有螺旋槽和横槽的菠萝管,在换热器的上部设置喷淋管,喷淋液体由喷淋管上的喷淋孔通过引线引导到换热管。该换热器可制成斜排管束式的斜管式换热器或螺旋柱形的斜管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与目前用于吸收式制冷机的横管喷淋换热器相比,可使结构更为简单,具有占用空间小,金属耗费量小,换热更充分的优点。

    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165823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622518.9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内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发动机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电池包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车内余热压缩制热流路、车内余热制热流路、电制热流路、发动机自然换热降温流路、电池包自然换热降温流路以及配套的阀门、泵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将发动机和电池包产生的余热热源、电加热直接生产的热源、自然环境的冷/热源、电驱动压缩机产生的冷/热源等多个能源源头进行耦合联动,分别基于各个冷热需求部分的温度要求综合调控不同冷热源的冷热输出,减少制冷时的压缩机启动时长和制热时的电加热器的启动时长,进而减少冷热输出的耗电量,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和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自动跟踪太阳灶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69394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315882.1

    申请日:2016-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跟踪太阳灶,包括时钟驱动机构,所述的时钟驱动机构包括钟摆、发条机构、钟表齿轮系,所述的自动跟踪太阳灶驱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钟摆,发条机构通过传动轴连接钟表齿轮系,钟表齿轮系通过离合机构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构;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一端连接方位角齿轮,另一端连接高度角调节机构;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中心轴的一侧固定连接着蜗轮输出轴;所述的方位角齿轮另通过轴承连接方位角调节机构,所述的方位角调节机构连接方位角自锁机构;所述的蜗轮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反光罩和轴承组件;支撑主杆一端可在轴承组件中自由旋转,另一端固定连接主杆圆弧连接件;所述的主杆圆弧连接件两端连接锅圈连接主杆两端转轴;所述的锅圈连接主杆两端转轴活动连接可自由摆动的锅圈;配重摆块通过配重连杆与配重圆弧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配重圆弧连接件与锅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时钟驱动机构和自平衡锅圈的利用,达到了太阳灶的自动跟踪效果。本装置避免使用电子元器件,无需使用电源,因而无需防雨、防尘、防辐射。利用配重块的重量以及杠杆原理保证锅圈以及加热锅的平衡,无需手动操作,为太阳灶操作者避免了繁琐的调整,也避免了烫伤的危险。

    一种蓄热保温型太阳能干燥室

    公开(公告)号:CN205980604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933131.X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保温型太阳能干燥室,该干燥室包括温室墙体、分别安装在干燥室下面的进风口、排风口、风机和风门;所述墙体由内到外包括铝板壳和透光率达90%的亚克力板,所述铝板壳外层镀黑处理,且轧制若干高为2~3mm的凸点,该凸点与亚克力板接触,作为亚克力板的支撑点,亚克力板与铝板壳外层之间的空隙处被抽成真空;铝板壳内外层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通过蓄热材料的使用,温室墙体结构的创新设计,在保证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既增强了太阳能温室的保温性能,又达到了均匀利用太阳能辐射热的目的,解决了温室温度随太阳辐射而波动过大的问题。

    一种茶叶烘干摆放架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40104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908851.0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摆放架,该装置包括不锈钢型材焊接而成的四角支撑架、四角支撑架上倾斜放置的丝网格,该装置还包括支撑整个茶叶烘干摆放架且带动茶叶烘干摆放架转动的回转托盘;所述回转托盘的上表面设有水平和垂直的各两条沟槽,沟槽宽度大于四角支撑架的型材外径,回转托盘的下表面中心位置焊接一条圆轴,所述圆轴由支撑轴承支撑,并与减速齿轮箱中的齿轮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箱中的齿轮还跟传动马达连接,传动马达带动齿轮旋转,并传动给回转托盘,回转托盘实现回转运动。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烘干箱内的茶叶在干燥过程中吸热受风均匀,从而达到茶叶干燥效率高,干燥质量均一的效果。

    一种非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74883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948625.0

    申请日:2015-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括金属集热管、同轴地套在金属集热管外的透明玻璃管,自该透明玻璃管的两端端部分别向所述金属集热管设置有封盖,封盖分别与所述透明玻璃管、金属集热管的接触部位保持密封,且所述金属集热管的外管壁与封盖的接触面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地保温,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使用寿命长,适用于温度要求不高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

    高热阻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49622U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20234850.X

    申请日:2011-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S80/54 F24S10/75 F24S80/60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热阻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有隔热层,隔热层上设有吸热板,吸热板上方设有透明盖板,吸热板和透明盖板间有间隙存在,透明盖板两端连接在隔热层上,还包括空气单向阀门,其穿过外壳和隔热层的一端,并朝向吸热板和透明盖板之间的间隙。因为采用低热导率材料,同时可以减小透明盖板和吸热板间距降低对流传热,在中温段产品也具有较高热效率,从而可以扩展平板集热器的应用领域到更高温度区间;具有空气单向阀门结构,保证介质高温时集热器内部压力不高于大气压且在低温是具有负压,降低对流导热损失。

    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237372Y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20050171.5

    申请日:2008-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接收集热装置,包括有集热器边框、保温层,在所述集热器边框、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集热器吸热板芯,在集热器边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空气集管,该空气集管与设置在集热器边框内的多块空气导流板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与太阳能热水装置结合成为一体;克服了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需求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在太阳辐射满足空气加热需求时,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满足,在太阳辐射能大于空气加热需求时,将多余的太阳能加热热水,并储存起来,在太阳辐射能不能满足空气加热需求时,将储存的热能释放出来,补充缺少的热量需要。

    全导流式换热装置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56515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270212.0

    申请日:2017-03-20

    Abstract: 全导流式换热装置,所述的滤网上设有多条均匀设置的凹槽,所述的滤网上的凹槽的槽口向上水平设置在所述的进液口下方且覆盖整个外壳内部的水平截面;所述的布液管呈倒“L”型,其长边垂直固定在并贯穿所述的存液槽,在所述的存液槽的一侧均匀阵列分布多个所述的布液管,所述的多个布液管的短边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存液槽设置在所述的滤网的正下方且平行覆盖整个外壳内部的水平截面;所述的换热管的外周沿轴线方向径向凸出多个圆锥形的导流棒,多根所述的换热管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相互平行均匀分布在存液槽的正下方,所述的换热管的导流棒均垂直向下设置。优点是,大大提高了喷淋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