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4529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37465.3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95 , E21B43/30 , E21B35/00 , E2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产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方法,包括钻孔作业、固井作业、瓦斯抽采作业、煤炭地下气化作业、燃空区处理作业、CO2封存作业等步骤。本多联产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方法可大大降低钻孔工程量,基于单次钻孔施工过程,可以通过抽注一体化多用途管组件实现依次完成瓦斯抽采作业、煤炭地下气化作业、燃空区处理作业、气体封存作业和封孔作业,极大地提高钻孔的利用率,实现多联产的煤炭地下气化作业的同时实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实现地下废弃空间再利用,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钻孔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等不足,特别适用于煤炭地下气化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1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53121.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温敏性材料由一种含示踪性芯材的胶囊构成,所述胶囊的囊壁由70型氯化石蜡和52型氯化石蜡按3:1~6:1的比例混匀得到的制备原料制成,示踪性芯材包括SF6和工业香精。本发明可直接用于采空区,不需要进行前期布置,简便易行;囊壁的氯化石蜡稳定性好,在常温下可保护囊芯材料长期存于采空区,示踪性芯材易于制取和获得,当采空区遗煤出现高温隐患,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胶囊的囊壁软化的临界值时,囊壁融化破裂,并可通过人体嗅觉及SF6检测仪检测到,从而稳定有效地预测煤自燃的现象,避免煤自燃引起的重大事故;金属框架可防止受地质问题的影响遭到破坏,提高系统的容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63713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197528.1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露天矿停采线煤层自燃的方法,适用于露天矿停采线煤自燃灾害的防治;首先,对停采线处煤体进行平整或斜坡化处理,形成一个相对平缓的工作面,并采用机械方法或定向爆破方法进行剥离,清除露头煤体表面松散煤体和多余的浮煤;然后在剥离处理后的露头煤体表面喷洒感温控制释放型煤自燃化学阻化剂;进而采用高水速凝封堵材料对阻化处理后的煤层露头进行充填封堵;然后将细碎的覆盖物料覆盖于停采线露头煤上方并进行压平夯实形成物料覆盖层;最后在物料覆盖层上进行土壤覆盖,为后期绿化和生态恢复提供土壤条件。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停采线露头煤后期发生煤自燃灾害,并为闭坑后矿区的生态恢复提供基础,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3741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35679.8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7/103 , E21D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 , E21F17/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防爆梯形密闭墙及其构筑方法,适用于巷道发生爆炸、火灾等热动力灾害时来不及构筑传统密闭墙的情况或者瓦斯涌出量比较大的矿井。顶端与底端分别为巷道顶板与底板,两侧为巷道壁;金属锚网通过膨胀螺栓布置在围岩上,两片金属锚网通过铁丝相互连接;金属锚网内侧设置密封布,金属锚网与密封布之间通过铁丝连接;通过注浆孔向其密封布和围岩形成的腔体内注入充填体材料,填充后形成密闭墙体;注浆孔通过注浆管与充填装置相连;密闭墙体中部预留贯穿墙体的防灭火材料灌注管,底部预留贯穿墙体的排水管。
-
公开(公告)号:CN10586371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97528.1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露天矿停采线煤层自燃的方法,适用于露天矿停采线煤自燃灾害的防治;首先,对停采线处煤体进行平整或斜坡化处理,形成一个相对平缓的工作面,并采用机械方法或定向爆破方法进行剥离,清除露头煤体表面松散煤体和多余的浮煤;然后在剥离处理后的露头煤体表面喷洒感温控制释放型煤自燃化学阻化剂;进而采用高水速凝封堵材料对阻化处理后的煤层露头进行充填封堵;然后将细碎的覆盖物料覆盖于停采线露头煤上方并进行压平夯实形成物料覆盖层;最后在物料覆盖层上进行土壤覆盖,为后期绿化和生态恢复提供土壤条件。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停采线露头煤后期发生煤自燃灾害,并为闭坑后矿区的生态恢复提供基础,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39376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009465.4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1/35
Abstract: 一种煤表面官能团物理吸氧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煤自燃特性研究和煤矿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的定性与分类。通过测试煤样表面主要吸氧官能团的含量及其吸附氧气、解吸氧气后的官能团变化量大小,判断煤的物理吸氧量的大小,定量给出各主要吸氧官能团对氧气的吸附能力。煤样表面含有的主要吸氧官能团的数量越多,吸氧、解吸后的官能团变化量越大,则对应的物理吸氧量也越大。能够有效地辅助判断煤矿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同时从煤样化学结构角度揭示煤样吸氧能力。整个测定过程只需测试吸附氧气后的煤表面官能团红外光谱图和通氮气解吸氧气后的煤表面官能团红外光谱图,一般只需7-10min即可完成,且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性。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测试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206211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710191350.0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自燃倾向性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煤矿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的定性与分类。通过测试煤样达到设定温度时煤样罐出气口的氧气浓度大小来判断煤低温氧化阶段氧化速率的快慢;通过测试交叉点温度来判断加速氧化阶段氧化速率的快慢;再通过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合成计算得到煤自燃倾向性判定指数的值,煤自燃倾向性判定指数的值越小越容易自燃,越大越不容易自燃,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实现综合反映煤自燃低温缓慢氧化阶段和加速氧化阶段特性的问题,提高了煤自燃倾向性的测定准确度,操作简单可靠,分类标准统一,整个测定过程只需测试两个参数,一般只需3~4h即可完成。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测试结果准确,在本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273896Y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20161682.4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自燃倾向性的测定装置,由设在同一壳体内的气样分析测试系统、控温箱和采集控制系统构成;其中气样分析测试系统由进入壳体的载气进气管路,与载气进气管路相连的色谱柱、热导检测器和定量进样管,控制载气进气管路气流进出的多个微型电磁阀组成;控温箱内设有安放在支架上的煤样反应器,煤样反应器底部设有与干空气进气管路相连的进气口,上部设有与气样分析测试系统相通的管路相连的出气口;采集控制系统由设在控温箱内的控温箱温度传感器、设在煤样反应器内的煤样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采集模块、显示屏和控制面板组成。适用于煤自燃倾向性氧化动力学测定法相应指标参数的测定,其结构紧凑,成本低,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9470948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22266762.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取煤样中吸附气体的制样罐,包括煤样罐体,所述煤样罐体为筒形且两端贯通,所述煤样罐体的一端设有固定破碎部,煤样罐体的另一端设有活动破碎部,所述活动破碎部包括从外部伸入煤样罐体中的破碎轴,所述破碎轴伸入煤样罐体的端部设有一活动破碎头,所述煤样罐体的侧壁上设有取气口。本实用新型整体体积较小、密封性好,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和随时测量;在对煤样进行多次破碎后可对煤样释放的气体提取并进行组分测定,也可直接在取气口接入色谱等相关分析手段对吸附气体进行成分测定,可以很准确的得到煤内吸附气体的成分信息,有利于校正后期煤自燃指标气体测定值,保证气体指标临界值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256145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298044.9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1/35
Abstract: 一种煤反应过程活性基团的实时测试系统,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煤样反应池、温度控制装置、供气装置、水冷装置和计算机构成。煤样反应池置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测试平台上,由样品槽、密封盖组成,样品槽周围设有控温模块接口、进出水口和进排气口;温度控制装置由控制面板、显示屏、开关和与煤样反应池控温模块接口相连的控温信号线组成;水冷装置由水泵、分别与煤样反应池进出水口相连的进出水管路组成;供气装置由气瓶、分别与煤样反应池进排气口相连的进排气管路、流量控制器、稳压稳流阀组成;计算机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数据输出接口相连。适用于煤中活性基团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实时测试,其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