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压裂同步增能模拟实验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67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80972.0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压裂同步增能模拟实验装置与方法,所述页岩油压裂同步增能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供液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压裂系统、增能系统和采出系统,供液系统用于储存流体且能够将流体注入到压裂系统中;压裂系统能够承载试件,接受供液系统注入的流体并作为流体的渗流空间;围压加载系统用于对试件提供模拟的围压;增能系统用于模拟压裂液注入后对地层的增能效应;采出系统用于收集排出的液体,并将排出的液体进行分离、计量。本发明提供的实验装置,能够实现页岩油压裂和开采的一体化模拟,通过同一套实验装置实现压裂同步增能以及后续衰竭式开采和注水吞吐过程的模拟,并评估不同开采方式的采收率。

    利用大功率超声波结合分支水平井热采页岩气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634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866748.3

    申请日:2017-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大功率超声波结合分支水平井热采页岩气的工艺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整个利用分支水平井体积压裂热采页岩气工艺应该包括以下五个阶段:射孔完井、体积压裂、注热、焖井、采气或者至少四个阶段:射孔完井、体积压裂、注热、采气,也可以采用循环注热和采气采用蒸汽吞吐的开采模式。有益效果是:页岩气储层内存在大量吸附气,提高温度则可将大量吸附气转换为游离气。其次,水力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将为热扩散提供传输通道,便于提高注热波及面积,增加注热效率,并且有利于热解流体的排出。整体上增加了页岩气稳产和高产时间,缩短了开发时间,利于资金快速回笼。工艺相对简单,作业方式灵活多样。

    一种漏点深度检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81532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610160074.0

    申请日:2016-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点深度检测实验装置。其包括加砂控制系统、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气液供应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和气液供应系统通过高压管线安装在所述加砂控制系统两端,所述检测系统和加砂控制系统上均设有检测点,用以挂载传感器,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通过安装在所述加砂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上的传感器进行收集处理信息。本发明可以实验测量垂直及倾斜管段的不同流体类型、不同漏点尺寸、不同砂粒直径的管路漏点位置,为实验室探索油气井漏点位置提供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的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970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086064.8

    申请日:2017-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的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进行矿物组分定量分析和单轴抗压实验;(2)提取用于识别裂缝的测井特征参数;(3)通过组合弹簧模型计算不同层位的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再计算应力敏感程度;(4)建立可压性评价模型;(5)再建立离散层位地层可压性评价样本空间,同时对可压性评价结果与不同响应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更加完善地考虑了可压性影响因素,从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和应力敏感性三方面建立了页岩气储层可压性模型,弥补了现有评价方法对此因素考虑的不足,更好的体现区分页岩在体积压裂时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的综合能力。

    一种基于共轭梯度法的超限学习机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9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04969.2

    申请日:2016-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N3/0454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法的超限学习机建模方法,属于超限学习机理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建模方法是在计算机上执行以下步骤,模型选择、参数初始化、优化初始权值和测试精度。本发明比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相关算法训练速度要快。同时,因为本发明从输入层到隐层之间的权值在随机选取后,用共轭梯度法进行了迭代优化。因此在达到相同训练精度的前提下,本发明所需要的隐层节点数大大少于超限学习机算法所需要的隐层节点数。

    一种差异化致密储层三维工程甜点评价和界限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32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127965.0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异化致密储层三维工程甜点评价和界限确定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计算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参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储能参数用以进行地质甜点评价;计算基于岩石脆性的综合评价指数和基于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地应力综合评价指数;基于张性破裂裂缝和剪切破裂裂缝的比例,确定综合破裂率,计算天然裂缝的综合评价指数;结合基于岩石脆性的综合评价指数、地应力综合评价指数和天然裂缝的综合评价指数构成工程甜点模型;利用现场收集数据进行工程甜点后评估。本发明可以直接通过地质甜点特征得到和预测差异化工程甜点模式下的无阻流量特征,实现更加准确的井位和层位部署,提高整个压裂井的施工效果。

    一种针对于薄互层致密储层的综合可压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85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151625.1

    申请日:2024-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于薄互层致密储层的综合可压性评估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测井数据进行核心产层识别,确定薄层和隔层数量,分析计算薄层和隔层的参数;利用测井数据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建立薄互层致密储层裂缝扩展模型;进行薄互层致密储层水力压裂模拟,以无因次裂缝总长度作为输出结果;控制变量法改变输入参数,得到各输入参数对裂缝总长度的关系图;由于各评价参数有各自单位和量纲,需参数标准化后参与运算;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系数的影响权重,最终建立可压性模型。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模型无法充分考虑层间岩石力学和应力等参数对缝高扩展的影响,相关参数指标获取简单,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准确性。

    一种基于知识感知时间融合变换器的孔隙压力预测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9357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12087.3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感知时间融合变换器的孔隙压力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整合领域专业知识与时间序列数据,有效提升了孔隙压力的预测准确性。在数据处理阶段,首先对原始测井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异常值检测、缺失值填补和数据分割,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在特征提取阶段,运用知识提取方法从测井数据中提取时间序列统计特征、岩石物理特性和经验公式参数,这些特征涵盖了地层的物理参数、机械性能和流体性质。通过特征筛选,保留对孔隙压力预测影响较大的关键特征。在模型训练和评估阶段,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模型,并在独立测试集上验证其泛化能力和鲁棒性。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优异的结果,使其成为替代传统技术的有效选择。

    一种考虑页岩地质力学特征的剪切型破裂压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47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87582.3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一种考虑页岩地质力学特征的剪切型破裂压力分析方法,属于油气钻井工程领域,包括:建立研究区块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采集研究层位岩心,通过实验方法获取关键强度参数和关键力学参数;计算井周应力分布;选取Mohr‑Column准则、Drucker‑Prager准则、Hoek‑Brown、Mogi‑Column准则和拉伸破坏准则,对比不同计算得到的剪切型破裂压力和拉伸型破裂压力,优选最佳地层破裂压力;重复调整预制井眼轨迹,更新研究区块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重新计算所对应的井眼轨迹条件下的破裂压力值。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后期钻井井壁稳定评价中,可以提高钻井液密度设计和使用的精度,兼顾井壁稳定、钻井提速和油气发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