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99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97752.7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8F8/36 , C08F240/00 , C09K8/50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磺化石油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堵剂。堵剂的主剂是磺化石油树脂。其中磺化石油树脂是将相对分子量为1000至5000,软化点为120℃至140℃、粒径小于150μm的石油树脂粉末分散在盐水中后经磺化剂磺化制得。石油树脂磺化后,在盐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能力。以磺化酚醛树脂5%至10%、稳定剂0.1%至0.4%和余量水可配成磺化石油树脂堵剂。该堵剂具有堵水不堵油的作用,可以以作为温度120℃至140℃、盐含量10×104mg/L至22×104mg/L的油井选择性堵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42610.7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9K8/512 , C08F251/00 , C08F251/02 , C08F220/06 , C08F220/5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膨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反应原料,所述反应原料包括可接枝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交联剂、引发剂和水;2)将所述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溶于水中,再加入可接枝共聚物,使其充分溶解,通入N2,然后加入所述引发剂和所述交联剂,混合均匀,混合期间继续通入N2,得到混合物体系;3)将所述混合物体系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缓膨凝胶块;4)将所述缓膨凝胶块烘干、粉碎并过筛,从而得到所述缓膨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9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42608.X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9K8/512 , C09K8/508 , C09K8/88 , E21B33/13 , C08F251/00 , C08F251/02 , C08F220/56 , C08F22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藏油井堵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在前置段塞,向油井注入第一堵剂,所述第一堵剂为包括缓膨颗粒和水的第一混合物混合物;2)在主体段塞,向油井注入第二堵剂,所述第二堵剂为包括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亚胺与水的第二混合物;3)在封口段塞,向油井注入第三堵剂,所述第三堵剂为包括钠土、水泥、缓凝剂和水的第三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3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1910375419.8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气砂抽稠泵,属于石油开采工具领域,包括大泵筒,所述大泵筒的内部通过分隔装置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分隔装置上设置有从所述下部空间流向所述上部空间的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大泵筒的上部空间的大柱塞,所述大柱塞的外壁与所述大泵筒的内壁滑动密封设置,并且所述大柱塞的中部设置有流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大泵筒内的拉杆装置,所述拉杆装置的上部穿过所述流道,并且其下部滑动密封式穿过所述分隔装置并伸入到所述下部空间内;其中,所述拉杆装置带动所述大柱塞沿竖直方向往返移动,在上升过程中与所述大柱塞密封相连,在下降过程中与所述大柱塞非密封相连。本发明采用无凡尔的设计,实现防气防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664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3184.5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缝洞型油藏单井氮气驱替效果的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通过氮气携带提高酸液的穿透能力,降低酸液的分异速度,刻蚀并启动深部欠发育气驱通道,实现未动用储集体有效沟通,气体携酸方式有两种:一是液氮携带,液氮吹扫酸液能力强,携酸距离远,甚至在高气液比条件下可实现雾化;二是氮气、酸液双管法注入,防腐蚀,氮气井底吹扫酸液。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气体携酸比液体酸穿透裂缝和溶洞能力更强,可以使储层深部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95890.1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裂缝闭合识别方法,涉及油藏工程技术领域,包含:针对目标油藏,选取用于进行裂缝闭合识别的生产数据段,确定生产数据段对应的生产动态数据;基于生产动态数据,计算得到拟物质平衡时间、相邻两个有效数据点的产液曲线斜率以及产液曲线截距,以计算得到生产数据段内各数据点对应的裂缝闭合识别参数;依据裂缝闭合识别参数,确定目标油藏的裂缝闭合段。与传统物理实验、数值模拟手段相比,本发明能快速便捷地识别出超深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裂缝闭合段,具有时间短、快速识别特点,且由于是基于实际油藏油井生产动态数据识别裂缝闭合,可操作性强,方便在现场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5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10142555.2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抽油杆的防偏磨装置,包括:圆柱体形的防偏磨接箍,其内部设有圆柱形的腔体和与所述腔体连通的中心通道,所述腔体和所述中心通道轴向贯穿所述防偏磨接箍;设置在所述防偏磨接箍内的旋转接头,其包括安装在所述腔体内的第一圆柱体部分和与所述第一圆柱体部分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用于连接上抽油杆;以及与所述防偏磨接箍固定连接的且用于连接下抽油杆的固定接头;其中,所述腔体的一端构造成向所述中心通道收缩的第一圆弧形壁面,所述第一圆柱体部分的连接有所述连接杆的端面构造成能够沿所述第一圆弧形壁面旋转的第二圆弧形壁面,从而使得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固定接头能够相对旋转而释放抽油杆产生的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14591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405678.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7C233/20 , C07C231/02 , C07C231/24 , C09K8/588 , C09K8/508 , C09K8/88 , C08F220/58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盐型甲基丙烯酸多巴胺两亲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单体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多巴胺盐酸盐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酰氯,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有机硼催化剂、催化调节剂,混合均匀,在温度10‑30℃反应20‑25小时,得到反应液;(3)将步骤(2)所得反应液中的溶剂及催化剂除去,即得,所述甲基丙烯酸多巴胺两亲单体。本发明的单体具有邻位双羟基结构,可与高价金属离子形成螯合配位络合物,作为功能单体参与聚合反应,合成耐盐型油田化学品,可提高聚合物对钙、镁离子的承受力,用于高温高盐油藏调剖、驱油、降粘等。#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3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997784.5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3/13 ,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洞油藏密度选择性堵水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该堵剂体系组份配方按质量份数计,包括高吸水性树脂50~75份、超细可固化颗粒100~150份、微硅42~50份、分散剂5~10份、缓凝剂1~5份、地层水1000~1200份,高吸水性树脂为体积膨胀倍数大于特定阈值的亲水亲油吸水树脂;堵水体系的整体密度为1.05‑1.14g/cm3。本发明采用高吸水性树脂、超细可固化颗粒、微硅和缓凝剂等形成亲水亲油堵水体系,在溶洞里油水界面铺展,然后逐渐固化,在油水界面形成隔板,建立遮挡,调整流场,控制下部水体流动,达到降水增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1002770.1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底水油藏井间侧向驱增效方法,包括:S1.根据待驱替油井所在的地层及油层的相对厚度、井间距离及底水参量的相对大小,建立了三维底水油藏物理模型装置,并计算堵剂用量;S2.设计隔板段塞、驱替段塞和顶替段塞三段堵水段塞,并根据油藏孔隙体积计算注入总量;S3.根据生产压力梯度和和注采比、地层渗透率,结合步骤S1计算的堵剂用量和步骤S2根据油藏孔隙体积计算的注入总量,分别计算三段堵水段塞的注入压力值、注入排量;S4.向待驱替油井的地层中依次按照所计算的注入排量注入三段堵水段塞进行驱替施工。本发明通过前置隔板和侧向驱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井间剩余油高效驱替,提高井间剩余油动用,使得后期采收率大大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