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43086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041132.X
申请日:2012-02-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H01C7/108 , C04B35/457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二氧化锡基压敏电阻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子陶瓷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此种材料的组分及含量,包括主相SnO270~99.95mol%,非线性形成氧化物Ta2O50.01~8mol%,非线性增强剂ZnO、TiO2各0.02~10mol%,并含有CoO、Cr2O3、Fe2O3、CuO、MnO、Ni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添加剂0~2mol%。所述材料制备方法依次包括“混料、高能球磨、烘干、预烧、研磨、过筛、模压成型、烧结和被银”工艺步骤。用上述材料和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压敏电阻片,其电位梯度E(电流密度为1mA/cm2时对应的电位梯度值)为400~1200V/mm,非线性系数α[根据公式α=1/log(E10mA/E1mA)计算]为10~40,漏电流IL(75%E所对应的电流密度值)为10~100μA/cm2,综合性能优良。可用于手机、家用电器以及高压避雷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858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193088.4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类金刚石薄膜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采用多离子束辅助沉积系统(IBAD)、通过调节溅射靶材的溅射气体压力、脉冲基体负偏压和靶电流,采用在基体中加入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制备类金刚石薄膜,所得到的类金刚石薄膜在保持高硬度的同时改善了薄膜的结合力,提高了薄膜的韧性。本发明是在金属基体上沉积一种含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如:Ag)的类金刚石薄膜,用以克服中频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带来的载能粒子能量及流量不能精确控制的缺点,并使该薄膜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良好膜基结合力等优点,并能保持一定韧性,有效减少薄膜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裂纹,起皱和分层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08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041132.X
申请日:2012-02-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04B35/457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二氧化锡基压敏电阻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子陶瓷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此种材料的组分及含量,包括主相SnO270~99.95mol%,非线性形成氧化物Ta2O50.01~8mol%,非线性增强剂ZnO、TiO2各0.02~10mol%,并含有CoO、Cr2O3、Fe2O3、CuO、MnO、Ni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添加剂0~2mol%。所述材料制备方法依次包括“混料、高能球磨、烘干、预烧、研磨、过筛、模压成型、烧结和被银”工艺步骤。用上述材料和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压敏电阻片,其电位梯度E(电流密度为1mA/cm2时对应的电位梯度值)为400~1200V/mm,非线性系数α[根据公式α=1/log(E10mA/E1mA)计算]为10~40,漏电流IL(75%E所对应的电流密度值)为10~100μA/cm2,综合性能优良。可用于手机、家用电器以及高压避雷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64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810117838.3
申请日:2008-08-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氧体陶瓷软磁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电子陶瓷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所述陶瓷为纯相尖晶石相铁氧体。所述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配料→高能球磨→烘干→混合整粒→过筛→压制成型→烧结”等工艺步骤。与传统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相比,所述方法只需一次烧结,简称“一步合成法”;由于制备工艺更简单,降低了设备和工艺成本,提高了工艺可靠性和可控性;采用高纯高耐磨氧化锆磨介,可精确控制掺杂元素比例;采用特殊烧结助熔剂,烧结温度低。由于材料组成精确可控、晶粒大小均匀可控、缺陷少,所得铁氧体材料磁学性能优异,高频特性好,品质因素高,可广泛用于高质量高频器件制备和生产。本发明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电子陶瓷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332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30135.1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涂层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所述材料为具有超硬自润滑特性的金刚石/类金刚石复合多层涂层材料。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酸、碱混合液分别对基体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在基体上合成超高硬度、晶形良好的金刚石作为复合涂层的主体,再利用磁过滤真空阴极电弧在金刚石主体上沉积高硬度的类金刚石薄膜作为自润滑表层。为了提高金刚石薄膜和基体、类金刚石薄膜和金刚石薄膜之间的结合力,各层之间分别镀制了一层过渡层。所述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合成条件精确可控、成膜质量高、产品收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所获得的金刚石/类金刚石复合多层材料具有超高硬度、极低摩擦因数和极低磨损率,表现出优异的自润滑抗摩擦磨损性能,对工具或模具在苛刻服役条件下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52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32904.1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23C16/27 , C23C14/35 , C23C16/513 , C23C16/02
Abstract: 钨钛共掺杂类金刚石(DLC)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特征是首先利用超声波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污染层,利用辉光放电对工件表面进行氩离子刻蚀清洗,获得原子级的清洁表面;然后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沉积方法制备梯度过渡层,最后在过渡层上利用磁控溅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钨钛共掺杂DLC涂层,合成的DLC涂层同时含有碳、钨和钛等元素,其中钨含量为2-5%,钛含量为0.1-2.0%,具有优异的膜/基结合力和低的摩擦系数及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518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32905.6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制备掺杂类金刚石(DLC)涂层的多离子束溅射沉积方法,特征是首先利用超声波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污染层,利用离子源产生的氩离子束对工件表面进行离子束轰击清洗,获得原子级的清洁表面;然后利用离子束辅助溅射沉积方法制备梯度过渡层;最后在梯度过渡层上利用多离子束溅射+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合成多元掺杂DLC涂层。利用多离子束溅射+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合成多元掺杂DLC涂层的过程中,在溅射离子源轰击石墨靶和金属靶产生的碳粒子和金属粒子沉积到工件表面的同时,辅助沉积离子源产生的气体离子持续轰击生长的膜层表面,调控膜层微观结构和实现多元素掺杂。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51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0217544.2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多元金属元素掺杂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特征是首先利用超声波清洗技术去除基体表面污染层,利用离子源产生的惰性气体离子束对基体表面进行离子束轰击清洗,然后在高工件负偏压下利用阴极电弧源产生的金属离子对基体表面进行金属离子轰击清洗,再利用阴极电弧沉积或离子束辅助磁控溅射制备梯度过渡层,最后在过渡层上利用离子束沉积+镶嵌复合靶磁控溅射合成多元金属元素掺杂DLC膜,离子束沉积通过向离子源中通入含碳气体实现,采用镶嵌复合靶掺杂多元金属,嵌镶复合靶的主体材料为Ti、Cr、W、Zr、Nb、Ta中的任何一种,镶嵌块材料为一种或多种除主体材料之外的其他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727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17543.8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复合真空沉积设备,由真空室4、阴极电弧蒸发源2、中频磁控溅射源7、直流磁控溅射源8、气体离子源10、工件架3等组成;抽气口1设置在真空室4后部,阴极电弧蒸发源2安装在靠近抽气口1的真空室壁上,中频磁控溅射源7安装在真空室4两侧中间位置的真空室壁上,直流磁控溅射源8安装在真空室前门9上;通入反应气体的气体离子源10安装在真空室4中心位置,离子束喷向抽气口1方向,离子源10背部和侧面设置气体离子源挡板5;工作气体从安装在中频磁控溅射源7和直流磁控溅射源8附近的工作气体进气管道6通入真空室4。这样的布置可在真空室内形成理想的反应气体浓度分布,充分发挥各成膜源的优势,显著抑制薄膜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289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725592.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01J27/24 , B01J35/02 , B01J35/06 , C01G23/053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氟共掺杂的缺氧型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这种材料由氮氟共掺杂的、缺氧型的纳米氧化钛纳米纤维构成,可直接用于模拟太阳光下光催化降解污染物,且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强,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暴露充分,光催化活性高,循环稳定性好,便于回收利用,对人体无毒无害。所述方法以聚丙烯腈、钛酸四丁酯和三氟乙酸为原料,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混合纳米纤维,再在真空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中进行高温热处理,最终得到所述氮、氟共掺杂的缺氧型氧化钛纳米纤维。该方法产品材料组成和形貌可控,产量大、收率高,原材料易得,生产过程安全、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