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平板水膜试验任意点膜厚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3306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053786.8

    申请日:2015-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平板水膜试验任意点膜厚测量装置,主要由电机、齿轮、导轨、链条和膜厚探头组成,在所述大平板上、沿其长边方向安装钢质侧壁,顶部覆盖钢化玻璃构成通道,在所述钢质侧壁安装导轨,所述导轨上安装电机Ⅰ、Ⅱ以及由其分别驱动的齿轮Ⅰ、Ⅱ,在垂直导轨方向上安装链条,所述链条上固定膜厚探头,所述电机Ⅰ驱动齿轮Ⅰ转动时,整个装置沿导轨水平移动,从而使膜厚探头沿大平板长边方向移动,所述电机Ⅱ驱动齿轮Ⅱ转动时,齿轮Ⅱ带动所述链条转动,从而使膜厚探头沿大平板宽边方向移动。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对大平板上任意点的膜厚测量,且只需要极少数的膜厚探头。

    一种用于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758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127020.6

    申请日:2012-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解决主控室在事故后72h后的、长期的可居住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吸附式制冷装置,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之间借助于连通阀连通,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装置,从而产生四种工作模式,运行时,从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开始,然后回质过程、回热过程、接着右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再是回质过程,吸附床冷却过程、最后回到开始的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如此循环进行,能有效控制主控室内温度,确保主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非能动、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非能动核电厂多专业设计验证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522475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59108.6

    申请日:2015-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Y02E60/76 Y04S10/545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核电厂多专业设计验证平台,包括平台内核服务器、热工水力分析模块、电厂控制模块、严重事故分析模块和人机显示模块。平台内核服务器是各分析程序耦合、数据交互的中心;热工水力分析模块,采用RELAP5对一回路、二回路及辅助系统进行建模,可以覆盖从正常运行到大破口等绝大部分工况;电厂控制模块,仪控算法采用SCADE进行建模,自动生成源代码;严重事故分析模块集成NRC认可的MAAP程序,解决RELAP无法实现的严重事故工况分析的问题,实现从正常瞬态、事故到严重事故等全工况分析;人机显示画面模块采用商用DCS建模实现。本发明利用软件集成技术将多专业成熟的分析功能集成于一起,为新研发核电厂的设计验证提供了平台和工具。

    一种用于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75862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020.6

    申请日:2012-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解决主控室在事故后72h后的、长期的可居住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吸附式制冷装置,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之间借助于连通阀连通,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装置,从而产生四种工作模式,运行时,从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开始,然后回质过程、回热过程、接着右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再是回质过程,吸附床冷却过程、最后回到开始的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如此循环进行,能有效控制主控室内温度,确保主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非能动、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管道单臂滑动/导向支撑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1126470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151604.6

    申请日:2007-09-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支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道单臂滑动/导向支撑组件,它包括用于夹持被支撑管道的管夹,它还包括单臂结构梁,单臂结构梁的一端根部与单轨滑动约束组件固定连接,以便将单臂结构梁固定于柱、墙或楼板等结构上,管夹通过管部连接组件与单臂结构梁的另一端连接,以实现管道所要求的滑动/导向的约束。本发明的支撑组件占用空间较小,布置方便、不受管道距支架生根部位远近条件的制约,较大程度减小了支架部件间摩擦对管道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支架对管道保温的不利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