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5788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326645.7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抛式电化学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首先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修饰薄层二硫化钼,采用电化学技术将其制备成还原态二硫化钼,然后利用多巴胺的自发聚合特性,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最后利用聚多巴胺的氨基和羟基官能团,在其表面原位还原生长纳米金颗粒,得到基于二硫化钼/聚多巴胺/纳米金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修饰的可抛式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过程操作简单,不需要引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能够降低成本且环境友好,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过程繁琐,方法识别能力有限等问题;制备得到的可抛式电化学传感器能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检测,结合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能满足现场高通量的实际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30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87526.2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F@MoO3@NiCo‑LDH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制备钼酸铵溶液;以钼酸铵溶液作为电沉积液,以泡沫镍作为载体,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得NF@MoO3前驱体,之后将NF@MoO3前驱体在空气氛围中进行退火工艺,得到NF@MoO3;将Ni(NO3)2·6H2O、Co(NO3)3·6H2O、NH4F、尿素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分散均匀,将溶液转入高压釜中,浸入NF@MoO3,水热反应,冷却,洗涤,干燥,得到NF@MoO3@NiCo‑LDH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具有独特的分层核壳结构,可以提供有效的活性位点,不仅具有MoO3促进电解质的扩散和电子的转移的优点同时具有NiCo‑LDH高比电容的优点,电化学性能良好;制备方法环境友好、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25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31360.9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性复合高分子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50‑150份,低密度聚乙烯20‑70份,改性剂1‑10份,阻燃剂30‑100份。改性剂为硬脂酸,阻燃剂纳米级氢氧化镁和纳米级氢氧化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很好的极性基团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比如具有耐应力开裂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以及耐冲击性等特性。正是因为它的一系列优良的特性,使得在实验中可以有利于LDPE和一些无机化合物更好的界面结合,通过这种结合可以有效的改善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得LDPE这种非极性材料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34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76672.6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e-Co-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铈盐,尿素,氟化铵溶于水中,之后加入硫代乙酰胺进行水热反应;热反应结束后经冷却、离心、洗涤、干燥,即得到Ce-Co-S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制备成工作电极,用于超级电容器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合成了Ce-Co-S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环境友好、简单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且Ce-Co-S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很高的比电容、良好的循环性能和高能量密度,电化学性能优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1927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76646.3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Co-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铜盐和可溶性钴盐溶于水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Cu-Co前体;将上述的Cu-Co前体与次亚磷酸钠混合后在保护气氛下煅烧,得到Cu-Co-P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制备成工作电极,用于超级电容器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水热合成了Cu-Co-P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含有丰富的中孔和微孔,以达到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复合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大大缩短了合成时间,便于大规模生产高纯度的Cu-Co-P复合材料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0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82612.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1B33/20 , C01B32/0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掺杂碳包覆硅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乙酸锂、草酸亚铁、硝酸钴和正硅酸乙酯依次溶于有机溶剂中,并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溶液;(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中的有机溶剂蒸发后,得到钴-硅酸亚铁锂前驱体;(c)取碳源与步骤(b)得到的钴-硅酸亚铁锂前驱体混合搅拌,得到钴掺杂碳包覆硅酸亚铁锂前驱体,将所述钴掺杂碳包覆硅酸亚铁锂前驱体依次经过干燥、煅烧后,得到钴掺杂碳包覆硅酸亚铁锂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LFS的缺陷浓度和电子电导率,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905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0538700.4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Fe@RG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明胶(G)、柠檬酸三钠和九水合硝酸铁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待其完全溶解转移到水热釜中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结束后离心,烘干;2)将RGO溶液、步骤1)制得的样品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在65‑75℃的温度下搅拌0.5‑1.5h,待其混合均匀后转移到水热釜中进行第二次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烘干,得到G‑Fe@RGO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环境友好,能大大的缩短合成时间;得到的G‑Fe@RGO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良,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9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01076.X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结构的氮、硫掺杂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依次将桃胶、KOH和硫脲溶解于水中,在搅拌下反应,得到反应前体;S2:将反应的前体进行多次离心之后放入冷冻干燥机进行冻干;S3:将冻干后的反应前体在600℃~800℃下煅烧1h~5h,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后产物;S4:将煅烧产物通过盐酸溶液进行酸洗,并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KOH和硫脲一步活化桃胶的方法合成多孔结构的氮、硫掺杂碳材料,合成的碳材料含有丰富的中孔和微孔,可达到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采用的KOH和硫脲对增强比表面积和改变材料的孔径起到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98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40944.8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Zn-Co-S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Co(NO3)2·6H2O,2-甲基咪唑分别溶于甲醇中,之后将得到的两种溶液混合,静置,得到紫色沉淀,离心,并用甲醇洗涤,干燥,得到ZIF-67沉淀;S2:将ZIF-67沉淀分散于乙醇中,将得到溶液加入硫代乙酰胺的乙醇溶液中,并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入高压釜中反应,将反应后产物洗涤、干燥,得到CoSx固体,将CoSx固体在无氧条件下煅烧,得到Co9S8;S3:将Co9S8加入水和甘油的混合液中,加入Co(NO3)2·6H2O、Zn(NO3)2·6H2O和硫代乙酰胺,恒温油浴反应,乙醇洗涤,干燥,得到Zn-Co-S核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环境友好、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26645.7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抛式电化学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首先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修饰薄层二硫化钼,采用电化学技术将其制备成还原态二硫化钼,然后利用多巴胺的自发聚合特性,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最后利用聚多巴胺的氨基和羟基官能团,在其表面原位还原生长纳米金颗粒,得到基于二硫化钼/聚多巴胺/纳米金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修饰的可抛式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过程操作简单,不需要引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能够降低成本且环境友好,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过程繁琐,方法识别能力有限等问题;制备得到的可抛式电化学传感器能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检测,结合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能满足现场高通量的实际检测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