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9991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962480.3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Fe2‑1.5xMoxS2‑RGO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Fe2‑1.5xMoxS2‑RGO是通过在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粒子,然后水热反应,在高温高压下硫化,其中部分氧化石墨烯被还原,生成Fe2‑1.5xMoxS2‑RGO;其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以及Fe2‑1.5xMoxS2‑RGO的制备;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得到的Fe2‑1.5xMoxS2‑RGO杂化催化剂比现有的电催化剂成本低,该杂化催化剂可用于电催化析氢,而且Mo元素的掺杂降低了电催化析氢时的过电位,改善了电催化析氢的效果,该催化剂稳定性良好,制备方法简单,增强了电催化析氢的性能,可以面向工业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69991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62480.3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C25B11/0478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Fe2-1.5xMoxS2-RGO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Fe2-1.5xMoxS2-RGO是通过在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粒子,然后水热反应,在高温高压下硫化,其中部分氧化石墨烯被还原,生成Fe2-1.5xMoxS2-RGO;其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以及Fe2-1.5xMoxS2-RGO的制备;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得到的Fe2-1.5xMoxS2-RGO杂化催化剂比现有的电催化剂成本低,该杂化催化剂可用于电催化析氢,而且Mo元素的掺杂降低了电催化析氢时的过电位,改善了电催化析氢的效果,该催化剂稳定性良好,制备方法简单,增强了电催化析氢的性能,可以面向工业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90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3195.1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23C18/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50 , C23C18/1637 , C23C18/1662 , C23C18/1666 , C23C18/16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Ni‑B‑Ce化学复合沉积层及其超声波辅助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低碳钢工件在Ni‑B‑Ce复合沉积液中超声,然后再将沉积上涂层的低碳钢片放入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200~600℃,即在低碳钢表面制得耐高温Ni‑B‑Ce化学复合沉积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复合沉积液,基于超声波与化学镀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多功能耐高温的纳米复合沉积层。制备的复合沉积层能有效提高低碳钢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等性能,且能有效的解决微粒开裂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371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23189.6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23C18/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48 , C23C18/16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d‑Ni‑Mo‑P/Go化学复合沉积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低碳钢在Nd‑Ni‑Mo‑P/Go化学复合沉积液中超声辅助,在低碳钢表面得到Nd‑Ni‑Mo‑P/Go化学复合沉积层。其中,每升复合沉积液含有20~50g六水硫酸镍,2~5g钼酸钠,5~20g次磷酸钠,20~50g柠檬酸三钠,0.1~5g钕,1~10g氧化石墨烯,0.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基于化学镀与超声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纳米复合沉积层。通过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沉积层可以有效的提高低碳钢的耐腐蚀性能、表面硬度、耐磨性等性能,并且能有效的解决微粒开裂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8705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81674.1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1B32/348 , H01G11/86 , H01G11/24 , H01G1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86 , C01P2004/04 , C01P2006/12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G11/24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含氮聚合物与路易斯酸按一定比例溶于酸性溶液中,搅拌1‑8小时,然后蒸干,在惰性气氛保护下,400‑1000℃下活化1‑24小时,自然冷却后,在酸性溶液中洗涤,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PH至中性,干燥即得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制备方法对设备要求低、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且制备出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含氮量高,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均一的孔径分布,在电池和电容器电极材料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86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880412.8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nventor: 韩生 , 付宁 , 蔺华林 , 朱贤 , 祝俊 , 韦焕明 , 冯晨萁 , 江新泽 , 兰国贤 , 刘金宝 , 喻宁波 , 余伟萍 , 何抗抗 , 马文飞 , 钱炜 , 陈海军 , 刘玉萍 , 任济夫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聚4‑乙烯基吡啶(P4VP)为碳源和氮源,以金属离子为配体,基于金属有机配位理论形成碳化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碳化、盐酸洗涤即得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不仅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而且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集中、氮元素含量高的优点。采用本方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可以避免模板法步骤复杂或者活化法设备要求高、孔径分布不均匀的缺陷,可广泛应用于能量存储转换、催化和环境保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7611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01347.5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NiNC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将九水合硝酸铁、尿素、柠檬酸三钠和水混合,混合后溶液水热反应生成胶体;然后将泡沫镍浸泡在胶体中浸泡,浸泡结束后,将泡沫镍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最后煅烧得到FeNiNC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FeNiNC材料具有类似于泡沫镍的蓬松多孔结构,原料成本低,析氢效果良好,有望面向工业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7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88843.6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nventor: 韩生 , 付宁 , 韦焕明 , 陈海军 , 蔺华林 , 冯晨萁 , 江新泽 , 兰国贤 , 刘金宝 , 喻宁波 , 余伟萍 , 何抗抗 , 马文飞 , 钱炜 , 刘玉萍 , 任济夫
IPC: C01B3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2/85 , C01P2002/90 , C01P2004/03 , C01P2004/80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氮掺杂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4‑乙烯基吡啶单体(4VP)为碳氮源,以不同金属盐为引发剂、配位剂、催化剂和模板剂,首先以金属盐为引发剂使得4VP单体在常温下发生聚合,金属离子与4VP分子中的氮原子形成金属‑配位结构,形成金属‑有机物微球;随后在高温下,微球中的金属又起到了催化剂和模板剂的作用,使有机物转化为碳,且球状结构得以保留,再经酸洗即得金属‑氮掺杂多孔碳微球。本发明金属源可选择性广,步骤简单,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大、氮元素含量高。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氮元素含量使得本材料在能量存储转换、催化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940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23207.0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B01J27/135 , C01B3/04 , C01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 B01J27/135 , B01J35/004 , C01B3/042 , C01F17/0031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析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光催化析氢复合材料由被修饰过的NaYF4纳米材料和Pt/TiO2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2~1:8在无水乙醇中混合避光搅拌,再离心、洗涤和干燥得到。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种光催化析氢复合材料可以将980nm的红外光转换为440nm‑650nm的可见光,在能量节约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转换得到的440nm‑650nm的可见光能够敏化钌配体,提高光催化析氢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69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1101326.3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Ms‑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POMs‑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称取Fe‑Anderson多酸母体,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至溶解,再加入Tris‑NH2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置于室温下,加入TBAB搅拌,有固体析出,最后抽滤,得到单侧修饰的不对称杂多酸POMs;然后将单侧修饰的不对称杂多酸POMs与压力树脂粉混合均匀,再加入压力固化剂,在室温下放置晾干,最后惰性气氛下煅烧,制备得到POMs‑C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较低;得到的复合材料析氢效果良好,有望在电催化析氢材料的设计中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