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0484117.4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多低压缸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切缸运行的系统及方法,在部分负荷纯凝工况下运行时,通过切除部分低压缸,再通过抽汽管道通入少量可控蒸汽带走叶片鼓风摩擦热量的方式来确保被切除低压缸安全运行。在部分切缸纯凝工况下,对于未被切除的低压缸,各级抽汽的压力提高,各级加热器上端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各级低压加热器凝结水出口焓升增加,各级低加系统抽汽量增加,除氧器抽汽量减少。总体上,同样汽轮机进汽量的情况下,减少了汽轮机的排汽量,降低了汽轮机乏汽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对于已被切除的低压缸,通过蒸汽流量控制阀组,调节进入已被切除低压缸中的冷却蒸汽流量,防止末几级叶片出现鼓风摩擦后超温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128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67693.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性能控制的解耦方法,通过实时监控压缩机的工作数据,计算压缩机工作点在防喘控制坐标系中的位置K_OP;计算防喘控制线SCL、解耦控制低线LDLL和解耦控制高线LDHL分别在防喘控制坐标系的位置来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解耦状态;并根据生产工艺的实际值和设定值,判断性能控制对压缩机负荷的调节方向;根据压缩机的解耦状态、防喘阀开度以及转速或可变进口导叶开度或可变静叶开度,设计在升负荷状态及降负荷状态下的解耦策略,最终确定性能控制对象和防喘控制的输出值。本发明所述解耦方法中的解耦策略应用范围广,对于提高机组自动化建设、减少操作工作量、满足各种工艺下的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22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39069.9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1D2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平膨胀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平膨胀机内缸结构和透平膨胀机,透平膨胀机内缸结构包括内缸本体,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上半壳体与下半壳体扣合形成空腔,于空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螺旋形流道,上半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道,第一进气道与螺旋形流道的进气端连通,且第一进气道沿进气端的切向布置;多个红套环,多个红套环间隔套设在内缸本体上,且多个红套环均与内缸本体过盈配合;多个连接螺栓,多个连接螺栓与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螺接;防翻转组件,防翻转组件与内缸本体配合,用于防止内缸本体相对外缸翻转。本发明能够降低内缸的泄漏量,降低工质的泄漏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01181.1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熔盐储能用换热器及熔盐储能换热系统,包括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壳体及鞍式支座,第一管箱开设有介质进口,第二管箱开设有介质出口,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分别连接于壳体的两端开口,壳体在靠近第一管箱的一端设有熔盐进口,壳体在靠近第二管箱的一端设有熔盐出口,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壳,壳体内部还设置有换热内管和导流外管,换热内管插设于导流外管内,介质能够在换热内管中流动,熔盐能够在换热内管和导流外管之间流动,壳体放置于两个鞍式支座上,第一管箱高于第二管箱;能更好地控制熔盐的温度,防止高温爆管以及局部冷凝,同时通过倾斜布置壳体,保证能够顺利疏盐,能够大规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87746.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熔盐耦合火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方法。通过设置熔盐储能单元、压缩空气储能单元以及熔盐‑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当电网需要调峰时可根据电网所需要的调峰幅度启动对应的储能单元进行调峰。通过设置熔盐储能单元、压缩空气释能单元以及熔盐‑压缩空气释能单元,当电网需要顶峰时可根据电网所需要的顶峰幅度启动对应的释能单元进行顶峰。通过熔盐储能单元吸收部分蒸汽的热量进行熔盐储热可使火电机组进一步深调,再通过压缩空气储能单元进一步存储火电机组剩余的发电量,从而提升火电机组的深调能力。当电网需要顶峰时,通过熔盐储能单元和压缩空气释能单元的释热,可提升火电机组的顶峰能力和系统整体的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57230.7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15/00 , F28D21/00 , F04B41/02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耦合电化学储能的系统及方法。该压缩空气储能耦合电化学储能的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组件、第一换热器组件、储气罐、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第一膨胀机组件、第二换热器组件和电池热管理组件。第一压缩机组件、第一换热器组件、储气罐、第二换热器组件、第一膨胀机组件依次连通且流通气体介质。第一储液罐、第一换热器组件、第二储液罐、第二换热器组件构成闭合回路且流通液体介质。电池热管理组件与第一储液罐连通;电池热管理组件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利用液体作为储能电池热管理介质,利用压缩空气储能中运行产生的余热,进而节约能源成本,提高储能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6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49176.6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的调频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远动装置发送的调频指令;确定压缩空气储能设备的第一荷电状态;根据调频指令和第一荷电状态中至少一者从压缩空气储能设备和锂电池储能设备中挑选出用于响应调频指令的目标设备;为目标设备制定调度策略,并控制目标设备执行调度策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同时发挥压缩空气储能的长时储能优势和锂电池储能的快速响应优势,可以实现快速地安全地响应电网的调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39550.4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热泵耦合液态空气储能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沿着空气流向依次连接的压缩单元、裂解反应装置、换热单元、空气液化单元、第一换热装置、合成反应装置和透平单元;所述裂解反应装置的裂解产物出口依次与裂解产物分离换热装置、产物储存装置与合成反应装置相连;所述合成反应装置的合成产物出口依次与第二换热装置、裂解原料储存装置与裂解反应装置相连。本发明所述的化学热泵耦合液态空气储能的方法将低位热源通过化学热泵转化为高品位热源,提升了热源品质和热能总量,透平入口空气温度大幅度提高,有利于透平高效运行,从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系统的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00187.2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气及新能源弃电耦合加热熔盐的装置系统及应用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熔盐循环模块和蒸汽循环模块;所述熔盐循环模块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熔盐储存装置、烟气换热装置、第二熔盐储存装置、蒸发装置和冷却水换热装置;所述烟气换热装置与第二熔盐储存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新能源发电装置相连。本发明采用火力发电机组中产生的烟气及新能源弃电与熔盐储热储能系统耦合,简化换热流程,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小了发电机组的调峰负荷调整压力,提高发电机组的调峰灵活性,而且避免锅炉频繁变负荷运行,提高锅炉的寿命,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7043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96666.4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超临界压力水为热媒的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系统及方法,压缩空气储热和放热过程均采用二次回路,以超临界压力水作为中间热媒,采用导热油作为储热介质,利用超临界压力水安全性好和导热油储热压力低、温度区间大的特点,既避免了水高温高压储存难题,又解决了高温空气向导热油泄露的问题。将热媒超临界压力水的压力始终控制在临界压力之上,避免超临界压力水变为蒸汽,减少了管道和设备体积,也使系统更加简化。超临界压力水作为中间热媒,只在闭式循环内流动,不进行储热,不会大幅增加投资。本发明与传统的采用导热油的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相比,安全性大幅提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