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细胞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修饰壳聚糖-金自组装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279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21318.6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西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细胞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2-溴-2-甲基丙酸-4-甲酰基苯酯;(2)制备仿细胞膜聚合物;同时,本发明还公开所述仿细胞膜聚合物修饰壳聚糖-金自组装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溶于醋酸-氨水缓冲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氯金酸和药物,混合搅拌;在匀速搅拌状态下,将其中滴加交联剂,搅拌;再加入所述仿细胞膜聚合物,搅拌;离心,将离心得到的沉淀用超纯水洗涤,然后超声分散,冷冻干燥,得到仿细胞膜聚合物修饰壳聚糖-金自组装载药纳米粒子。本发明提供的仿细胞膜聚合物,能修饰制备壳聚糖-金自组装载药纳米粒子,兼具诊断、治疗肿瘤的双功能。

    含季鏻盐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塑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56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71687.7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季鏻盐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塑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含季鏻盐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抗菌剂,可以作为塑料的抗菌添加剂,用于制备抗菌塑料。该高分子抗菌剂的特征是含有热稳定性好、起始分解温度高的季鏻盐结构,作为抗菌添加剂,既能够适用于通用塑料的加工过程,赋予通用塑料优异抗菌性,也能够适用于加工温度较高的工程塑料的加工过程,赋予工程塑料优异抗菌性。

    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5403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87134.3

    申请日:2018-06-28

    Inventor: 任力 刘卅 谢仁箭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两性离子聚合物刷的结构为式I,其中,n为60‑150的整数,其中x为589‑686的整数,y为125‑230的整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两性离子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刷能够延缓骨关节炎病理进展,促进软骨再生甚至治疗骨关节炎、改善关节等植入体磨屑产生并引发相关疾病的状况,并可与软骨修复材料相结合以改善其摩擦力学性能进而达到更佳修复效果的目的。并且所述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刷可选择性与软骨中蛋白结合,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容易纯化,收率较高等优点。

    一种有机配体聚合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0766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310672386.6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大表面积多级孔结构的有机配体聚合物载体,该有机配体聚合物载体通过选用含有P和任选的N以及乙烯基的有机配体单体,采用溶剂热聚合法经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后生成。该大表面积多级孔结构有机配体聚合物既可以作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载体自负载活性金属组分,又可以作为类似于均相络合催化中活性金属离子的配体,其中由于金属组分与聚合物载体骨架中的P和任选的N之间较强的配位键作用,活性金属组分得以单原子形式高分散在该聚合物载体中。

    季膦盐类聚离子液体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67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20885.8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30/02

    Abstract: 季膦盐类聚离子液体及其合成方法,涉及聚离子液体。季膦盐类聚离子液体为聚(对乙烯苄基-三烷基季膦六氟磷酸盐),聚(对乙烯苄基-三烷基季膦四氟硼酸盐),聚(对乙烯苄基-三烷基季膦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先以三烷基膦与4-氯甲基苯乙烯进行反应,得对乙烯苄基-三烷基膦氯盐,再分别与六氟磷酸盐、四氟硼酸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进行离子交换得到[VBTRP][PF6]、[VBTRP][BF4]、[VBTRP][Tf2N],最后通过聚合得到P[VBTRP][PF6]、P[VBTRP][BF4]、P[VBTRP][Tf2N]。可应用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附,绝热材料的改进,相转移催化及电解质材料薄膜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