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292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80014120.X

    申请日:2015-0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除尘装置包括:具有气流吸入部和气流吹出部的主体壳;和设置于该主体壳,将从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的气流从气流吹出部排出到主体壳外的风扇。另外,包括尘埃回旋分离部(5),其使通过该风扇经由气流吸入部吸入到主体壳内的气流回旋,将该吸入气流中所含的尘埃分离。尘埃回旋分离部(5)具有尘埃回收箱(7)和多个回旋单元(8),设置于各回旋单元(8)的回旋壁(9)的尘埃排出口(10)与尘埃回收箱(7)连结。而且,在尘埃回收箱(7)内设置有循环风路,从多个尘埃排出口(10)吹出的吹出方向与循环风路的循环方向相同。

    水力旋流器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7007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65706.X

    申请日:2013-10-09

    Abstract: 一种水力旋流器,其包含:涡流腔室(24),其与入口(14)流体连通;过程流体腔室(32),其与过程流体出口(20)流体连通;流出物分离腔室(32)之间并且包含外圆周表面(23);涡流流动屏障(34),其位于所述涡流腔室(24)与所述流出物分离腔室(30)之间;流出物屏障(36);其位于所述流出物分离腔室(30)与所述过程流体腔室(32)之间,包含所述外圆周表面(23)附近的至少一个开口(42’);以及流出物开口(38),其居中位于与流出物出口(18)流体连通的流出物分离腔室(30)内;其中流出物分离腔室(30)具有所述涡流流动屏障(34)与流出物屏障(36)之间的可调节的中间距离(80)。(30),其位于所述涡流腔室(24)与过程流体腔室

    具有集尘功能的风扇模块及其集尘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247302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080034566.6

    申请日:2010-07-08

    Inventor: 金哲玄 朴城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4C3/00 B04C9/00 B04C2009/005 G06F1/20 H05K7/20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电子设备等中使用的风扇模块。本发明的风扇模块包括:集尘部,其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并且具有旋转区域,该旋转区域形成连结吸气口与排气口的通道,并且集尘部具有用于收集在旋转区域旋转的灰尘和碎屑的集尘箱;以及风扇,该风扇被接合到集尘部的一侧并且使空气流入旋转区域。本发明能够利用离心力有效地去除包含于由于风扇的作用而流入到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的外壳中的空气中的各种形式的灰尘和碎屑。另外,由于未使用过滤器,所以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被吸入空气的平顺流动未被干扰,所以冷却效率未由于集尘而降低。另外,从长远角度看,由于聚集在电子设备内部的灰尘和碎屑的量被最小化,因此能够实质地改善电子设备等的散热效率。

    油分分离机构及具备该油分分离机构的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5285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80020719.6

    申请日:2011-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4C3/06 B04C3/00 F25B43/02 F25B2400/0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旋流效率的离心分离式的油分分离机构及具备该油分分离机构的制冷装置。具备:外筒(2),其沿着轴线方向延伸;内筒(3),其沿着轴线方向贯通外筒(2)的内部;一对镶板(4a、4b),它们设置在外筒(2)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面;导入口(5),其与一方的镶板(4a)的附近的外筒(2)连接,并将从压缩机喷出的含有油的流体以绕着轴线回旋的方式导入到外筒(2)与内筒(3)之间形成的空间部(7);导出口(6),其与另一方的镶板(4b)的附近的外筒(2)连接,并将离心分离了油之后的流体从空间部(7)导出;以及油排出口,其设置于外筒(2),并将分离的油从空间部(7)排出,在空间部(7)设有分隔板(8、9),该分隔板(8、9)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剖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并将空间部(7)沿着轴线方向分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