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9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154309.1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242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能够以小型且紧凑的结构使反应气体或冷却介质顺畅地流通。燃料电池(10)具备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所述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一体成形有第一树脂框构件(58)。在第一树脂框构件(58)上设有形成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26)的外周部的树脂壁部(67a、67b)。树脂壁部(67a、67b)在层叠方向上与入口冷却介质连结部(33a)及出口冷却介质连结部(33b)重叠的位置设有薄壁壁部(67at、67bt),该入口冷却介质连结部(33a)及出口冷却介质连结部(33b)将冷却介质流路(32)与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5a)及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25b)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04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070492.7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71 , H01M8/04201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E6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10)通过第一隔板(14)及第二隔板(1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2)。在第一隔板(14)上设有将燃料气体流路(36)和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连通的出口连结流路(56),并且所述出口连结流路(56)具有将所述第一隔板(14)贯通的多个排出孔部(41)。排出孔部(41)沿重力方向排列,最下端的排出孔部(41a)具有比于所述排出孔部(41a)的上方相邻的其他的排出孔部(41)大的开口面积并设定成向下方延伸的开口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79022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148732.6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Y02E60/50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的单电池单元(12)具备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第一金属隔板(16)、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8)及第二金属隔板(20)。第一及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18)在外周具有树脂框部件(28a、28b),在所述树脂框部件(28a、28b)上设有多个各冷却介质连结流路(116)。单电池单元(12)的多个冷却介质连结流路(116)和与其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单电池单元(12a)的多个冷却介质连结流路(116a)被偏置配置于在层叠方向上互不重合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12445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165268.0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206 , H01M8/10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构成燃料电池的发电单元设有第一金属隔板、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第二金属隔板、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以及第三金属隔板。在第一金属隔板上设有用于定位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的第一凸状部。在第二金属隔板设有用于限制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的移动的第二凸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84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10099721.3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1004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的电池单元(12),包括:第1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第1金属隔板(16)、第2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和第2金属隔板(20)。在第1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的外周,一体地设置树脂框部件(28a),在所述树脂框部件(28a)上分别形成了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2a)、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在树脂框部件(28a)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分别设置了在短边方向两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9a1,29a2)。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86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050926.1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24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H01M8/2465 , H01M8/04074 , H01M8/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可以不需要空单元,以紧凑且经济的结构确保最佳的冷却条件。燃料电池堆(10)具备发电单元(12)。在发电单元(12)的层叠方向一端配置有通过朝外侧依次层叠第三金属隔板(20)、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b)以及第二金属隔板(18)而成的第一端部发电单元(12a)。在发电单元(12)的层叠方向另一端配置有通过朝外侧依次层叠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a)以及第二金属隔板(18)而成的第二端部发电单元(12b)。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9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154309.1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242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能够以小型且紧凑的结构使反应气体或冷却介质顺畅地流通。燃料电池(10)具备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所述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一体成形有第一树脂框构件(58)。在第一树脂框构件(58)上设有形成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26)的外周部的树脂壁部(67a、67b)。树脂壁部(67a、67b)在层叠方向上与入口冷却介质连结部(33a)及出口冷却介质连结部(33b)重叠的位置设有薄壁壁部(67at、67bt),该入口冷却介质连结部(33a)及出口冷却介质连结部(33b)将冷却介质流路(32)与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25a)及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25b)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311579C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410011531.7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241 , H01M8/2457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10),其通过交替地层叠膜电极组件(12)和多个隔板(13)而形成。每一个隔板(13)都包括第一和第二金属板(14、16)。在第一和第二金属板(14、16)之间形成冷却剂流场(42)。冷却剂流场(42)与入口缓冲器(44、46)和出口缓冲器(48、50)相连。在入口缓冲器(44、46)和出口缓冲器(48、50)处,在冷却剂流场(42)的上、下端部位置上设置多个突起(92a、96a和96b、92b),用于限制冷却剂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638178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101736.4
申请日:2004-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06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71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8/241 , H01M8/2457
Abstract: 一种发电单元(12),包括薄膜电极组件(14)和夹住该薄膜电极组件(14)的第一和第二金属隔板(16,18)。隆起元件(68a、68b、70a、70b)一体地形成在第二金属隔板(18)上,并且这些隆起元件(68a、68b、70a、70b)在压力下接触第一金属隔板(16)的第一密封件(40),从而形成进口连接通道(72a)和出口连接通道(72b)。冷却剂供应通道(22a)和冷却剂流动场(34)通过进口连接通道(72a)连接,而冷却剂排放通道(22b)和冷却剂流动场(34)通过出口连接通道(72b)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638177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011531.7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241 , H01M8/2457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10),其通过交替地层叠膜电极组件(12)和多个隔板(13)而形成。每一个隔板(13)都包括第一和第二金属板(14、16)。在第一和第二金属板(14、16)之间形成冷却剂流场(42)。冷却剂流场(42)与入口缓冲器(44、46)和出口缓冲器(48、50)相连。在入口缓冲器(44、46)和出口缓冲器(48、50)处,在冷却剂流场(42)的上、下端部位置上设置多个突起(92a、96a和96b、92b),用于限制冷却剂的流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