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5953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58473.9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朗肯循环动力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包括:二氧化碳朗肯循环子系统和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朗肯循环子系统用于获取热量输出动力,并用于为所述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提供热源;所述吸收式制冷循环子系统用于回收利用所述二氧化碳朗肯循环子系统乏气的余热,并用于为所述二氧化碳朗肯循环子系统提供冷源。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朗肯循环动力系统,既可对膨胀机出口乏气的余热进行利用,又可在不使用特殊冷源以及不消耗额外能量的情况下将二氧化碳冷凝成液。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52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54841.5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熔体固液相变吸热的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其中,定子铁芯的端部开设有定子槽,定子槽内安装有定子线圈,定子铁芯内设置有空腔,其中,定子槽的外周面及底部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低温共熔体,该冷却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电机在频繁启停工况下电机定子温度骤升的问题,冷却效果较好,且不会降低电机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889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438138.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式太阳能光热与光伏联合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带有可透光光伏电池的定日镜、吸热器、发电装置和储热系统。将可透光光伏电池置于定日镜上方吸收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定日镜将剩余的太阳能反射给吸热器,吸热器的热量首先传递给储热系统进行储热,剩余部分直接用于发电。在光照不足时,储热系统释放热量给发电装置的工质进行发电。本发明将光热和光伏发电两种方式相结合,既可以达到对光能进行多次吸收利用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整个系统发电的持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2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47217.5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材料导热系数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加热单元包括Hot Spring传感器、绝热夹具;保温单元包括空气浴恒温箱以及相应的温度计和热量控制器;测量单元包括数采设备、测量电路以及与Hot Spring传感器相连的热量控制器件和电势测量器件;计算单元根据加热量和Hot Spring传感器的热电势时间响应数据,计算得出待测圆管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方法基于瞬态热源法测量原理,将Hot Spring传感器置于圆管外表面,既作为加热元件又作为测温元件。电流通过Hot Spring传感器内金属丝产生热量加热待测圆管,通过分析传感器的温度时间响应数据,即可计算得出圆管材料的导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73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0912.8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变体积定压装置及方法,包括气体样品瓶、气体腔、平衡腔、带有磁力搅拌器的恒温槽、压力传感器、温度计、气相色谱仪、减压阀、控压气瓶、真空泵、数据实时采集系统。所述气体腔用于控制和计算平衡腔中气体的进样量;所述平衡腔带有可视窗和移动活塞,可以观测液面高度和调节其内部压力;所述控压气瓶通过调节移动活塞保持平衡腔内压力的恒定。本发明通过外部大容量气瓶稳定平衡腔内部压力的方法,实现了定压下气体纯质及混合物在液体中溶解度的测量,并可以避免取样造成的溶解平衡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408115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232218.4
申请日:2008-11-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车用发动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循环系统,本热力循环系统为用于回收发动机冷却水余热的低温卡琳娜循环和用于回收发动机排气余热及润滑油余热的高温有机朗肯循环的耦合,包括排气换热器,膨胀机,换热器,泵,润滑油热交换器,润滑油循环泵,冷却水热交换器,冷却水循环泵,回热器,节流阀,分离器,膨胀机,低压冷凝器和泵。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的发动机余热利用方法中余热利用率不高的缺点,从而显著的提高车用发动机的余热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86472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610105252.6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压下及低沸点物质液相粘度的测量方法,该方法选择直线状、内径均匀一致的玻璃管,在该玻璃管内置入一定量待测液体,待测液体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液柱,该液柱组分物质为不可压缩流体,且该液柱在玻璃管内壁上无滑移;液柱内部的流动为等温层流流动,液柱两端面受到的压强相等;采用储液器实现低沸点物质和高压条件下的液体粘度测量;在稳定的温度环境下使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当液柱沿玻璃管轴向匀速运动时,根据液柱运动平衡方程即可测出待测液体的粘度。该方法适用于测量常压及高压下物质的液相粘度,适用范围广、测量周期短、测量精度高、所需待测液体少、测量过程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测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645011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41622.X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节流的制冷循环方法,根据制冷系统中制间室的数量布置相同数量的节流装置,每一个节流装置对应一个制冷间室,并布置在该制冷间室前,全部制冷间室根据其工作温度由高到低串连布置,在整个制冷系统中,制冷工质按照每个制冷间室蒸发器蒸发温度从高到低的原则分级节流,以达到和保持各个冷藏冷冻间室设定温度。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设计的制冷设备,其结构设计简单,能够使得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中每个制冷间室蒸发器的换热温差在兼顾了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的要求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温差传热的不可逆损失,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制冷循环中冷藏冷冻间室换热温差大,不可逆损失大的缺点,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70854.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浓度煤层气提纯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煤层气过滤器、煤层气分离器、一级煤层气压缩机、一级中冷器、二级煤层气压缩机、二级中冷器、吸收塔、富液泵、解吸塔和贫液泵;煤层气过滤器的出口与煤层气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煤层气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一级煤层气压缩机的入口相连;一级煤层气压缩机的出口通过一级中冷器与二级煤层气压缩机的入口相连;二级煤层气压缩机的出口通过二级中冷器与吸收塔的气体入口相连;吸收塔的富液出口通过富液泵与解吸塔的富液入口相连;解吸塔的贫液出口通过贫液泵与吸收塔的贫液入口相连。本发明填补了低浓度煤层气提纯技术欠缺的空白,实现了低浓度煤层气的高效提纯与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02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225611.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11/16
Abstract: 一种黏密度传感器、润滑油寿命在线监测系统与方法,黏密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外壳的中部且与外壳同轴连接的固定支座,黏密度敏感音叉与密度敏感音叉分别与固定支座的上下两侧表面连接固定。监测系统包括回转压缩机主机、油气分离筒、油冷却器、排气冷却器及黏密度传感器,回转压缩机主机上设置压缩机进气口,回转压缩机主机与油气分离筒之间连接油气混合排放管,油气分离筒的油液面以下通过热回油管连接油冷却器,油气分离筒的油液面以上通过热排气管连接排气冷却器,排气冷却器连接机组排气口,油冷却器通过冷回油管连接回转压缩机主机;黏密度传感器设置在油气分离筒或油液管道上。本发明通过黏度的变化反馈润滑油劣化过程,给出换油指标提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