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半外圈结构的向心关节轴承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4579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62477.0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半外圈结构的向心关节轴承及其装配工艺,轴承包括轴承左半外圈、轴承右半外圈和放置于轴承左半外圈与轴承右半外圈中间的轴承内圈,其特征是:在轴承左半外圈与轴承右半外圈的横截面的小端有配套的凹槽,在轴承左半外圈、轴承右半外圈装配在一起的外圆周表面有连续的波形槽,在整个圆周表面上波形槽的中心线是一条围绕轴承左半外圈与轴承右半外圈的接触线的正弦波浪线,在波形槽中装有与波形槽吻合的波形环。其优点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非整体式向心关节轴承因普遍采用机械连接而影响其应用的工艺困难,提高了双半外圈向心关节轴承的连接强度、装配工艺性,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和范围。

    一种整体外圈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孔模挤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2399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61370.1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外圈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孔模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是:先通过机加工获得外圈坯料,然后将自润滑层粘附于其内表面,再经过孔模挤压,使外圈坯料内表面轮廓素线向内移动,使外圈坯料的内表面等间隙地包络到轴承内圈上。在孔模挤压中,先将制造好的轴承内圈与外圈坯料套在支撑轴上,然后一起放入顶杆上部的下模具中;顶杆向上运动,带动轴承外圈坯料与轴承内圈进入孔腔,使外圈坯料经过多段成形作用;外圈坯料的内表面轮廓素线由多段线形组成,通过对多段线形的设计与优化,可以使成形过程对自润滑层不会产生损伤;最后对成形后的外圈坯料进行机加工,而获得均匀游隙的自润滑关节轴承成品。

    整体式自润滑关节轴承无内圈作用模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1023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361353.0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式自润滑关节轴承无内圈作用模压成形方法,其特征是:将自润滑层贴于外圈坯料内表面,将轴承内圈置于粘附有自润滑层的外圈坯料中,并将该整体套在下模具型腔内的芯轴上,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型腔均由锥面与圆柱形孔组成,外圈坯料宽度端面具有与型腔锥面相配的倒棱,依据压制时间-位移曲线,精确控制模压过程,待上模具到达目标位置,外圈坯料内表面成内球面时,停止模压,模具张开,获得符合游隙要求的自润滑关节轴承。本发明解决了整体式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现有成形工艺对自润滑层造成损伤的问题,轴承外圈内表面成形过程与轴承游隙可控,该工艺所制造的轴承具有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

    整体式自润滑关节轴承辊轧成形方法及辊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48964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62488.9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式自润滑关节轴承辊轧成形方法及辊轧设备,其特征是:将自润滑层贴于外圈坯料内表面,将轴承内圈套装在包含有上辊、左下辊和右下辊三个主动辊,以及一个浮动轴的辊轧设备的浮动轴上,并将轴承内圈置于粘附自润滑层的外圈坯料中,通过精确控制辊型素线形状与尺寸、外圈坯料形状与尺寸、辊轧转速与进给运动,同时实现轴承外圈成形与装配。辊轧过程中,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间无抱死与挤压作用,并形成符合成品轴承要求的轴承游隙。本发明解决了整体式自润滑关节轴承现有制造工艺对自润滑层造成损伤的问题。轴承外圈内表面成形过程与轴承游隙可控,所制造的轴承具有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

    一种基于往复运动的衬垫摩擦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99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55597.5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往复运动的衬垫摩擦试验装置,其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压力加载模块、工装模块以及往复运动模块;机架包括下压机构上板、中部支架、下压机构下板、往复机构下板、下压机构下支架以及下压机构上支架,下压机构上板、中部支架以及下压机构下板分别借助于下压机构上支架和下压机构下支架连接,往复机构下板的一端与所述下压机构下板的一端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试验精度高,试验机可以在一次试验中同时测试两张衬垫,从而能够对两张衬垫的试验结果形成对比,方便不同试验数据的结果对比,为后续分析提供更多数据。

    一种线切割机的上丝装置及其上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09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93076.9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切割机的上丝装置及其上丝方法,其包括托板、支撑组件、绕有丝线的第一储丝轴、第二储丝轴和驱动组件,第一储丝轴和第二储丝轴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循环交替放丝和收丝,避免了丝线换向时叠丝现象的发生,降低了断丝的概率;运丝丝线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减少了运丝过程中丝线张紧力的波动范围,延长了丝线的使用寿命,丝线运转拐点少,提高了运丝传递时的可靠性;断丝后上丝方便,取消了操作人员寻找断丝端头、拆卸丝线和缠绕丝线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钛合金板材热折弯为型材的装置及其热折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5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489462.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合金板材热折弯为型材的装置及其热折弯方法,装置包括上固定块、压下块、下机体、折弯上固定块、折弯块、压下液压缸和主折弯液压缸。首先夹持装置夹持钛合金板材,然后通过火焰加热管道对板材中心区域进行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迅速将板材整块运送到第一耐磨板上,压下块向下运动,直至第三耐磨板与板材上部接触固定,同时位于第一加热孔和第二加热孔中的加热丝对板材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失,折弯块向下运动,对整块板材进行折弯,最后夹持装置夹持已加热板材,将板材运走。本装置能解决对钛合金板材热折弯工艺过程从加热到折弯间的短时间变换需求,减少散热时间,提供折弯的一致性与均匀性,满足高精度钛合金V型型材的需要。

    螺纹钢折弯力矩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765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1321799.6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螺纹钢折弯力矩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行星减速器、转轴、角度检测器、扭矩传感器、折弯转盘、调整夹具、机器视觉角度检测模块、测控分析仪、通信模块、上位机、电气控制柜和电源。测控分析仪控制伺服电机转动,扭矩传感器检测转轴扭矩数据,角度检测器检测折弯转盘转动角度数据,均发送至测控分析仪。测控分析仪将扭矩数据、转动角度数据、折弯力矩数据和实际折弯角度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中汇总显示,完成数据记录,便于后续分析及指导相关设备的开发。本装置实现了对不同规格螺纹钢折弯力矩自动实时测量,以及全过程高精度的自动化折弯。

    一种复合杯形抛光轮及其抛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471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97012.9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精加工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杯形抛光轮及其抛光方法。一种复合杯形抛光轮,包括抛光轮体、弹性连接体和复合抛光垫;所述弹性连接体固定在抛光轮体上,所述复合抛光垫的两个面分别为工作面和连接面,连接面与弹性连接体,工作面为凹球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杯形抛光轮及其抛光方法,其可以提高陶瓷人工髋关节球头的抛光精度和抛光效率。

    铝合金制杆端关节轴承杆体座孔孔径修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556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1264541.7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制杆端关节轴承杆体座孔孔径修复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固定块、滑动块和堆料夹具,固定块固定设于底座上,滑动块滑动设于底座上,堆料夹具包括芯轴、堆料、套筒和紧固件,芯轴为阶梯式芯轴,且芯轴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芯轴夹持段、芯轴堆料段和芯轴连接段,堆料安装于芯轴堆料段上,套筒设于堆料下方,且套筒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芯轴连接段上。本发明采用摩擦焊接工艺,利用焊接表面间的相互摩擦作为热源,对堆料与杆体座孔进行焊接修复,且焊接接面质量高,连接可靠,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可通过调节固定块与滑动块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杆体进行固定,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