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淡水制备装置和方法以及供热管网

    公开(公告)号:CN11204743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97933.3

    申请日:2020-08-10

    Inventor: 张世钢 付林

    Abstract: 一种热淡水制备装置和方法以及供热管网,其中,种热淡水的制备装置,包括:反渗透膜组件;设置有外部原料液入口;加热器,设置有外部蒸汽入口;N个闪蒸器,第N个闪蒸器的淡水入口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淡水出口连通;第M个闪蒸器的原料液出口与第M‑1个闪蒸器的原料液入口连通;第M个闪蒸器的淡水出口与第M‑1个闪蒸器的淡水入口连通;第M个闪蒸器的浓缩液入口与第M‑1个闪蒸器的浓缩液出口连通;第1个闪蒸器的原料液出口与所述加热器的原料液入口连通;第1个闪蒸器的浓缩液入口与所述加热器的热原料液出口连通,其中,N≥M>1。本装置在生产淡水的同时还对淡水进行加热,并可利用供热管网将热淡水输送至热用户,实现热量与淡水的同产同送。

    一种多级闪蒸制备热蒸馏水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03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03250.4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闪蒸制备热蒸馏水的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多级闪蒸制备热蒸馏水的装置包括:N级冷凝器;原料液加热器的原料液输入端与N级冷凝器的原料液输出端连通,用于对原料液加热;N级闪蒸器的原料液输入端与原料液加热器的原料液输出端连通;其中,第M级闪蒸器的水蒸汽输出端与第M级冷凝器的水蒸汽输入端连通,用于对原料液进行预热,并生成蒸馏水;N≥2,且N≥M≥1;每个冷凝器生成的蒸馏水汇集于压力最高的冷凝器的输出端后排出。本申请通过闪蒸出的水蒸汽对原料液进行预热,并对冷凝器产生的蒸馏水的多级加热,有效利用制备纯净水所消耗的热量,且大幅度降低了制备热纯净水的成本。

    一种烟气处理系统、方法及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2492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04775.2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烟气处理系统、方法及供热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包括接触式换热塔,用于接收高温烟气和第一浓缩液,通过换热使所述高温烟气降温后形成次高温烟气,使所述第一浓缩液进一步浓缩形成第二浓缩液;余热回收换热器,用于接收所述次高温烟气,通过换热吸收所述次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并形成烟气冷凝水;蒸发器,用于接收所述烟气冷凝水,通过加热蒸发形成蒸汽和第一浓缩液,并将所述第一浓缩液送入所述接触式换热塔;冷凝器,用于接收所述蒸汽,并对所述蒸汽进行冷凝形成冷凝器凝结水。本申请利用高温烟气进行废水净化的同时,使高温烟气本身得到降温和净化,即降低了废水净化的成本,又避免了高温烟气直接排入大气,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一种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6973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1260072.X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包括呈立式薄壁空心筒状的壳体,同轴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且能相对于自身中轴线旋转的转芯,设置在壳体内且经过壳体和转芯的中轴线的隔板,挡板,喷淋装置,和放热单元与喷淋装置的入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的水水换热器;转芯呈立式厚壁空心筒状,转芯的侧壁的纵截面呈蜂窝状,并在内部填充吸湿材料;隔板将壳体和转芯的内部空间分为空气流道和烟气流道两部分;多个挡板分别设置在壳体的顶部与转芯的顶部之间、烟气流道一侧的转芯的顶部与隔板的顶部之间、空气流道一侧的转芯的底部与隔板之间,以及烟气流道一侧的转芯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下部的所述烟气流道内。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18050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48925.1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F23L15/00 F23C9/00 F23C2202/30 F23L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汽水换热器、烟气‑水换热器、空气‑水换热器和空气再热器;锅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汽水换热器的烟气进口,汽水换热器的烟气出口连接烟气‑水换热器的烟气进口,空气‑水换热器的空气出口连接空气再热器的空气进口,空气再热器的空气出口连接锅炉的空气进口;汽水换热器的一出水口用于向外溢流,另一出水口连接锅炉的进水口,锅炉的出水口经热网连接汽水换热器的回水进口;烟气‑水换热器的一出水口用于向外溢流,另一出水口连接空气‑水换热器的进水口,空气‑水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烟气‑水换热器的进水口。本发明可以提高烟气露点温度,回收更多烟气余热,同时降低燃烧温度,降低NOx排放。

    一种调节供热管道压力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2977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231008.3

    申请日:2015-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节供热管道压力的系统及方法,其将高温高压,路由距离长,大高差的供热管道根据标高分为若干管段,在需减压的某一或多个管段上均安装水轮机,且水轮机的入流管道与该管段的上游管道相连接,出流管与该管段的下游管道相连接;在与水轮机相对的另一管段上安装辅助水泵,且辅助水泵的入流管道与该另一管段的上游管道相连接,出流管与该另一管段的下游管道相连接;水轮机的转轴动力连接辅助水泵的转轴。本发明利用水轮机削减下游运行压力的同时,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辅助水泵运作,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供热管道压力调节的灵活性和供热管道的安全性与可及性,降低为了解决管道超压问题而增加的初投资和供热能耗,而且减少了一次网回水在运输过程中的电能消耗,达到了废能循环再利用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8052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409938.9

    申请日:2014-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烟气单元、发生器单元、冷凝器单元、吸收器单元、回水管和供水管;烟气单元出口顺序连接发生器单元、冷凝器单元和吸收器单元,以形成烟气换热通路;发生器单元出口与溶液-溶液换热器进口连接,吸收器单元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溶液-溶液换热器出口合并后通过溶液喷淋泵与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吸收器单元内的溶液喷淋机构连接;另一路通过溶液循环泵与溶液-溶液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发生器单元的稀溶液喷淋机构连接,以形成溶液换热循环回路;冷凝器单元出口通过凝水喷淋泵与水-水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冷凝器单元的凝水喷淋机构连接,以形成凝水换热循环回路;回水管与水-水换热器单元和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供水管与水-水换热器和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

    一种新型燃气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2220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41362.0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燃气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装置,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热网回水加热系统和热力站;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燃气轮机、燃烧室、汽轮机高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凝汽器和余热锅炉;在余热锅炉的内部设置有高压汽包、中压汽包和低压汽包;空气压缩机的出口与燃烧室的进口连接,燃烧室的出口与燃气轮机的进口连接,燃气轮机的出口与余热锅炉的进口连接;汽轮机高中压缸的高压进口、中压进口分别与高压汽包、中压汽包的出口连接;汽轮机低压缸的进口与低压汽包的出口连接,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气口与凝汽器的进口连接,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与余热锅炉连接;汽轮机高中压缸的排气口与低压汽包的出口连接且两者的共同出口与热网回水加热系统连接。

    一种能够实现液位自动稳定的蒸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4316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029503.1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液位自动稳定的蒸发装置,它包括传热管簇、蒸发器、冷剂泵和冷剂喷淋管;蒸发器顶部设置有冷剂水进口和冷剂蒸汽出口,蒸发器底部通过冷剂泵入口管连接冷剂泵入口端,其出口端连接冷剂喷淋管,冷剂喷淋管的喷淋嘴位于蒸发器内的传热管簇上方;传热管簇位于蒸发器内冷剂水液位上方,且其冷媒水进口和出口位于蒸发器腔壁上;其特征在于:蒸发器上方设置一冷剂水箱,冷剂水箱上部的空腔与蒸发器上部的空腔之间连接一均压管,冷剂水箱的底部出水端和上部进水端分别通过出水管和进水管与冷剂泵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连接,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出水节流装置和进水节流装置。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吸收式装置和降膜式蒸发装置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