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052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409938.9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烟气单元、发生器单元、冷凝器单元、吸收器单元、回水管和供水管;烟气单元出口顺序连接发生器单元、冷凝器单元和吸收器单元,以形成烟气换热通路;发生器单元出口与溶液-溶液换热器进口连接,吸收器单元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溶液-溶液换热器出口合并后通过溶液喷淋泵与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吸收器单元内的溶液喷淋机构连接;另一路通过溶液循环泵与溶液-溶液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发生器单元的稀溶液喷淋机构连接,以形成溶液换热循环回路;冷凝器单元出口通过凝水喷淋泵与水-水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冷凝器单元的凝水喷淋机构连接,以形成凝水换热循环回路;回水管与水-水换热器单元和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供水管与水-水换热器和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4888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89742.3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北京华清微拓节能技术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6 , F24D3/02 , F24D3/1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气协同回收循环水废热用于供热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热泵(101);第一换热器(102);循环水管路(103),以并联方式分别与第一热泵(101)和第一换热器(102)连通,将来自工厂循环水的热量分别传递给第一热泵(101)和第一换热器(102)后降温;第二热泵(104);第二换热器(105);一次网热水管路(106),一端依次与第一换热器(102)和第一热泵(101)连通,从而水依次从第一换热器(102)和第一热泵(101)吸收热量后升温,另一端依次与第二换热器(105)和第二热泵(104)连通,从而水将热量依次传递给第二换热器(105)和第二热泵(104)后降温;二次网热水管路(107),与第二热泵(104)连通,从而水从第二热泵(104)吸收热量后升温。
-
公开(公告)号:CN10752530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863394.7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北京华清微拓节能技术股份公司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物料余热的系统及相应方法,该系统包括:换热装置;水泵;以及大温差热泵机组,所述大温差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吸收器、发生器、蒸发器;其中,热媒水管路穿过所述蒸发器、发生器、水泵和换热装置,物料管路穿过所述换热装置,工艺用水管路穿过所述吸收器和冷凝器;其中,在水泵的驱动下,热媒水在热媒水管路中循环,从而在所述换热装置中与进入物料管路的高温物料换热,并在所述发生器和蒸发器中作为驱动热源,所述高温物料变为低温物料;且其中,进入工艺用水管路的低温工艺用水在所述吸收器和冷凝器中吸收热量,变为高温工艺用水。
-
公开(公告)号:CN208547031U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20757569.6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北京华清微拓节能技术股份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电气协同回收循环水废热用于供热的系统,包括:第一热泵(101);第一换热器(102);循环水管路(103),以并联方式分别与第一热泵(101)和第一换热器(102)连通,将来自工厂循环水的热量分别传递给第一热泵(101)和第一换热器(102)后降温;第二热泵(104);第二换热器(105);一次网热水管路(106),一端依次与第一换热器(102)和第一热泵(101)连通,从而水依次从第一换热器(102)和第一热泵(101)吸热后升温,另一端依次与第二换热器(105)和第二热泵(104)连通,从而水将热量依次传递给第二换热器(105)和第二热泵(104)后降温;二次网热水管路(107),与第二热泵(104)连通,从而水从第二热泵(104)吸热后升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317314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1220343.4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北京华清微拓节能技术股份公司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物料余热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换热装置;水泵;以及大温差热泵机组,所述大温差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吸收器、发生器、蒸发器;其中,热媒水管路穿过所述蒸发器、发生器、水泵和换热装置,物料管路穿过所述换热装置,工艺用水管路穿过所述吸收器和冷凝器;其中,在水泵的驱动下,热媒水在热媒水管路中循环,从而在所述换热装置中与进入物料管路的高温物料换热,并在所述发生器和蒸发器中作为驱动热源,所述高温物料变为低温物料;且其中,进入工艺用水管路的低温工艺用水在所述吸收器和冷凝器中吸收热量,变为高温工艺用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406559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410307401.1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1/7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同频多小区联合信道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同频目标小区和其邻小区的训练序列,并得到训练序列的互干扰系数;根据训练序列得到各个小区的接收信道冲击响应;根据训练序列及其互干扰系数以及各个小区的接收信道冲击响应构造简化的联合信道估计方程;根据简化的联合信道估计方程得到初步信道估计结果;根据初步信道估计结果得到精确信道估计结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获得高精度的信道估计结果,为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算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该方法涉及的算法计算复杂度低,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645752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11229.6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Turbo码与多维调制级联的系统编译码方案。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端,将Turbo码编码器输出的比特流进行不同类型的调制,其中,信息比特序列使用传统的两维Gray映射QPSK调制,而校验比特序列使用经过星座图映射方式优化的多维QPSK调制。在接收端,Turbo码译码和多维调制的迭代解调间进行联合迭代解调译码,其中,迭代解调使得传统Turbo码所无法利用的校验比特的后验概率得到利用。在相同的系统复杂度下,相对于单纯的Turbo码,本系统可以获得系统误比特率性能上的明显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592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325855.7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LTE R8用户专用导频的多点协作传输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多个节点中确定移动终端的服务节点和多个协作节点,并根据服务节点和多个协作节点建立预编码矩阵;服务节点获得移动终端的服务数据,对服务数据进行编码调制;根据LTE R8生成用户专用参考信号,完成资源单元映射,并根据预编码矩阵将信号映射到服务节点和协作节点;将预编码后的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根据LTER8专用导频对预编码后信道进行估计获得等效协作信道,并根据等效协作信道对服务数据进行解调,以完成服务数据的传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降低了小区边缘用户受到的小区间干扰,同时使得用户获得宏分集增益,从而提高了用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6483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10282234.6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LTE系统中基于二维插值的信道估计方法,将系统的时频资源划分为相同的模块,由于待估计时频单元的维纳系数矩阵只与待估单元到所用的导频处的时间距离和频率距离有关,且每一个时频单元在模块中有一个相对位置,所以在模块中有相同相对位置的时频单元的维纳系数矩阵是相同的,从而仅需计算一个模块中的插值系数矩阵,可以大大降低计算量。将模块进一步划分为子块,每个子块内仅需计算一次信道响应,可进一步降低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52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09938.9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凯石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烟气单元、发生器单元、冷凝器单元、吸收器单元、回水管和供水管;烟气单元出口顺序连接发生器单元、冷凝器单元和吸收器单元,以形成烟气换热通路;发生器单元出口与溶液-溶液换热器进口连接,吸收器单元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溶液-溶液换热器出口合并后通过溶液喷淋泵与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吸收器单元内的溶液喷淋机构连接;另一路通过溶液循环泵与溶液-溶液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发生器单元的稀溶液喷淋机构连接,以形成溶液换热循环回路;冷凝器单元出口通过凝水喷淋泵与水-水换热器进口连接,其出口与冷凝器单元的凝水喷淋机构连接,以形成凝水换热循环回路;回水管与水-水换热器单元和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供水管与水-水换热器和溶液-水换热器进口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