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2088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428824.1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联吡啶钌功能化MOF检测降钙素原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本发明以三联吡啶钌功能化的MIL‑101(Al):Ru作为发光体,并以聚乙烯亚胺作为共反应剂,合成了自增强型电化学发光复合物来提高三联吡啶钌ECL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以铜离子功能化四氧化三铁‑聚多巴胺纳米球作为猝灭探针来高效猝灭三联吡啶钌的ECL,实现了在500 fg·mL‑1‑100 ng·mL‑1线性范围内对PCT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0.18 pg·mL‑1。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1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54094.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21/76 , G01N33/53 , G01N33/532 , G01N33/543 , G01N33/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簇修饰铜钴材料检测降钙素原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电沉积铂纳米粒子作为基底材料,金簇修饰铜钴材料作为二抗标记物和共反应促进剂,采用共反应促进剂型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信号增强型ECL传感器,实现了在10 fg/mL~50 ng/mL线性范围内对降钙素原的灵敏检测,检测限为3.41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1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171484.1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手性β-CD@Cu-MOF纳米复合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基于该传感器作为同时电化学传感酪氨酸和青霉胺异构体的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电催化技术和异构体识别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硝酸铜溶液和配体溶液混合,室温静置制备Cu-MOF纳米纤维;Cu-MOF纳米纤维和β-环糊精β-CD共混,滴涂在玻碳电极GCE上,制得双手性β-CD@Cu-MOF/GCE纳米复合传感器。该传感器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反应能耗低,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将该传感器作为同时电化学传感酪氨酸和青霉胺异构体的应用,具有灵敏度高、设备简单和电化学稳定性高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306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71482.2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31/22 , C02F1/461 , C01C1/04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对硝基苯酚和同时室温固氮的双功能MOF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基于该催化剂双功能电催化的应用,属于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技术、纳米催化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间苯三甲酸配体溶液与硝酸锌和硝酸钴的混合液共混,加入三乙醇胺溶液和活化碳布,制得碳布负载Zn-MOF和Co-MOF晶体的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于250 W微波炉中活化3 min,得到双功能MOF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反应能耗低,具有很好的工业前景。该催化剂用于降解对硝基苯酚和同时室温固氮的应用,具有设备简单和电化学稳定性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30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72290.3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00 , C08G83/00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识别对映体的Cu-MOF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基于该催化剂作为亚甲基蓝增强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的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电催化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硝酸铜溶液与配体溶液共混,加入亚甲基蓝溶液制备负载亚甲基蓝的Cu-MOF纳米晶;将负载亚甲基蓝的Cu-MOF纳米晶置于250 W微波炉中活化3 min,得到Cu-MOF纳米催化剂;将该催化剂作为亚甲基蓝增强Cu-MOF纳米晶电化学识别苯丙氨酸对映体的应用,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和反应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71450.2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Ca-MOF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基于该催化剂用于同时氧化戊二醛和室温氮气还原的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电催化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H6L配体溶液与Cu(NO3)2·3H2O和Ca(NO3)3·4H2O的混合液共混制备Cu/Ca-MOF晶体;将Cu/Ca-MOF晶体于250 W微波炉活化3 min,得到Cu/Ca-MOF纳米复合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同时氧化戊二醛和室温氮气还原的应用,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和反应稳定性,具有工业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083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13201.6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亲小分子螺旋/Ce-MOF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室温固氮成氨的应用,属于属于催化技术、电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利用十六烷基二酸与谷氨酸二乙酯合成手性L-谷氨酸双头基两亲小分子L-HDGA,继续以水为溶剂制得L-HDGA螺旋,采用自组装方法以及部分氧化热解的工艺,制得了Ce2O3纳米颗粒负载在Ce-MOF纳米晶体表面与两亲小分子螺旋L-HDGA形成的超分子复合材料。该材料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具有工业应用前景。该复合材料用于电化学固氮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41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812990.1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MOF纳米纤维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催化剂用于催化室温氮气还原成氨的应用,属于电催化技术、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先用间苯三甲酸配体溶液、硝酸钴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室温混合均匀,制得Co3(BTC)2·12H2O纳米纤维材料;将Co3(BTC)2纳米纤维材料与醋酸铜-对苯二甲酸-三乙烯二胺的混合液共混,得到Co3(BTC)2·12H2O纳米纤维外延生长[Cu2(BDC)2(dabco)]DMF.3H2O的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置于250 W微波炉中活化3 min,得到MOF@MOF纳米纤维复合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室温氮气还原成氨的应用,该催化剂的制备所用成本低,工艺简单,耗时短,有很好的工业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6143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813051.9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大家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复合材料用于检测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手性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硝酸钴与制备螺旋聚苯胺的前体溶液共混后,恒温20℃反应过夜,所得产物加入2-甲基咪唑溶液,常温条件下自组装反应制得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采用该复合材料构建手性传感器,用于L-酪氨酸和D-酪氨酸对映体含量的灵敏检测。该手性传感器,方法简单、易操作,手性检测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85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738907.1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43 , G01N33/68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草酸银桥联三联吡啶钌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采用金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草酸银/三联吡啶钌纳米复合材料和四氧化三铁@聚多巴胺核壳复合材料制备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灵敏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