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谐光子晶体的制造方法和可调谐光子晶体

    公开(公告)号:CN103885119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06126.7

    申请日:201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谐光子晶体的制造方法和可调谐光子晶体,含有纳米颗粒的胶体溶液如磁流体被注入到液芯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结构中形成导波层;通过自由空间耦合技术在波导结构中激发出超高阶导模,并利用超高阶导模的光场增强效应来实现对纳米粒子的光捕获。由于超高阶导模在导波层中形成周期性的场强分布,胶体溶液中的粒子在光镊效应的作用下将会自组装形成规则的周期性疏密结构,即可调谐光子晶体。通过改变泵浦光的强度、入射角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光子晶体结构的调制,从而改变该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本发明所制备的可调谐光子晶体,成本低、制备周期短。

    基于金属包覆磁流体波导的微小磁场传感器及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8500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06288.0

    申请日:201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包覆磁流体波导的微小磁场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该传感器包括金属包覆磁流体波导结构和平台,金属包覆磁流体波导结构包括金属耦合层、上层光学玻璃片、金属衬底层和下层光学玻璃片,金属耦合层沉积在上层光学玻璃片上,金属衬底层沉积在下层光学玻璃片上,上层光学玻璃片和金属衬底层之间设置有样品室,样品室内注有纳米磁流体;上层光学玻璃片、充满纳米磁流体的样品室形成导波层。该测量系统包括基于金属包覆磁流体波导的微小磁场传感器、激发光源系统、光信号探测与处理系统。本发明的微小磁场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响应时间加快、传感的手段多样、实现方便,可广泛用于微结构的研究中。

    基于导模的金属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429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06284.2

    申请日:201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模的金属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及方法,该测量系统包括检测探头、激光器和探测器,所述检测探头包括光传导装置和镀在光传导装置上的一层金膜,所述金膜与待测金属表面构成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结构,所述金膜与待测金属表面之间的空气隙为导波层,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进入光传导装置,经由所述金膜耦合进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结构,反射激光经由所述金膜,进入光传导装置,再通过光路系统进入所述探测器。本发明的基于导模的金属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能够利用波导结构中的导模来探测加工的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利用导模的超高灵敏度,理论精度高达1nm,对于各种精密仪器的加工工艺有重要的意义。

    电源负载电压调整监控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348822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7119.6

    申请日:2013-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负载调整电压监控电路,设置10个端子,分别为可调参考电压端VR端、参考电压端R端、外部电压检测输入端DV端、保护时间保持设置端ST端、地线端GND、电流传感输入端CS端、负载端电压监控输入端FB端、功率电子保护开关驱动端DR端、VCC电源端和高压供电端HV端;可通过简单的控制电路实现对负载的控制,以达到使系统工作在正常状态下的目的。在大容量蓄电池(铅酸电池、胶体电池和锂电池等)、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变压器、开关电源、市电等电源系统中,用于监控其带载前后和带载过程中的电压变化情况,并提供电源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出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光伏等场合的供电系统监控。

    基于语音功率谱的低速率语音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4021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10119567.1

    申请日:2012-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语音功率谱的低速率语音编码方法,具体涉及到基于字典学习的信号稀疏表示和重构的语音处理技术。它采用以语音功率谱为主要输出参数的高效语音模型为低速率语音编码的模型,在发送端,语音信号经处理后输出语音功率谱,随后该参数通过稀疏理论进行压缩,最终转换成比特流,实现无线传输。采用接收端的字典学习方法,为低速率语音通信得以实现提供保障,并利用前帧合成语音的各种信息进行最大化的字典学习;采用基于能量的稀疏系数与字典原子的匹配,构造测量矩阵使得匹配的正确性得以提高,实现在接收端语音功率谱的最优恢复。

    信号电路时延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6344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110553.8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电路时延检测系统,第一微控制器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两路信号,一路信号直接输入到第二比较器,另外一路经过被测信号电路后输入到第一比较器,经两个比较器输出的两路信号再输入到CPLD,CPLD的输出连接到第二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MCU2连接TFT触摸屏和用于存储信息的SD卡。在CPLD时延检测单元中,对被测信号电路采用双输入时差测量法,从而可以保证宽带信号的测量。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频率和幅度可调。不同频率的信号可以满足不同测量要求,可测量不同信号单元电路的信号时延特性。本发明可测量一定频率范围的不同信号电路的时延特性曲线,并可将其存储到SD卡中,方便历史查询。

    一种检测微量六氟化硫浓度的声学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9033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2878.6

    申请日:2012-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微量六氟化硫浓度的声学方法及其装置,利用超声波在气体中传播时声波衰减的原理,通过对参考气体和检测气体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声压强度检测,计算相应的衰减程度,通过衰减程度的比值表征六氟化硫浓度。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微量六氟化硫浓度的声学方法及其装置,突破了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利用在气体中传播的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或时间来测量气体浓度的方法,实现了利用在气体中传播的超声波的声波衰减来测量气体浓度,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厨用液哨、压电超声、臭氧与紫外联合清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57893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1146.3

    申请日:2012-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用液哨、压电超声、臭氧与紫外联合清洗设备,包括清洗槽,其特征在于:在清洗槽底部设置有压电超声换能器,臭氧曝气装置以及紫外灯,所述三者与内置于清洗槽底部下方的各自激励源相连接,在清洗槽两侧分别设置有液哨声波发生器,所述两个液哨声波发生器通过各自的管路与水泵相连接,所述管路通过各自的支路与清洗槽侧边连接导通。所述两个液哨声波发生器及水泵可形成正、反向射流,实现对蔬果的冲洗和增强压电超声对有机农药的降解效果。本发明通过液哨声波、压电超声、臭氧、紫外线四者协调、高效完成蔬果农药残留的清洗和清洗槽内废水中所含有机农药的降解处理两大功能。

    一种利用非线性效应评价固固界面接触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5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812907.0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非线性效应评价固固界面接触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建立各向同性固固粘接界面模型;S02,利用微扰法推导出反射波和透射波的表达式;S03,定义四个非线性参数以评价固固粘接界面的接触特性;S04,绘制四个非线性参数随接触应力变化的曲线;S05,利用超声信号发生器选择合适频率的激励信号混叠;S06,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相应的频谱图像的,测量得到试件在不同压力下的非线性参数;S07,通过对比理论值与实际值,分析得到非线性参数与试件粘接强度存在单调关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非线性效应评价固固界面接触特性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评价粘接件界面的粘接强度及接触情况,更为有效地对粘接件进行质量监测和维护。

    基于粒子-波导耦合结构的拉曼散射增强基底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200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568902.3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粒子‑波导耦合结构的拉曼散射增强基底,包括玻璃底片、银膜、PMMA溶液层、金属纳米棒,所述银膜设置于所述玻璃底片的上方,所述PMMA溶液层与所述金属纳米棒设置于所述银膜的上方。本发明还公开基于粒子‑波导耦合结构的拉曼散射增强基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粒子‑波导耦合结构;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粒子‑波导耦合结构上;设置测试参数;调整粒子‑波导耦合结构的待测区域,等待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相关信号。本发明的拉曼增强的机理不同于一般的表面拉曼增强技术,而是采用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场与波导结构的导模场相互之间的共振效应来实现增强,本发明提出的增强效应的存在的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