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51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374529.4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秸秆降解的Fe‑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材料是在两步法合成g‑C3N4的基础上,将Fe离子引入到g‑C3N4中合成Fe‑C3N4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将Fe‑C3N4复合材料作为土壤添加剂应用到秸秆还田的水稻土中,提高对秸秆的降解率。试验表明,本发明方法0.2%施加量的Fe‑C3N4对秸秆的降解效果最佳,在30d,60d和120d时对秸秆的降解率分别为33.78%,37.85%和45.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4%。本发明方法促进了秸秆的降解,适用于农业秸秆的降解处理及转化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578366.1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B01J20/02 , B01J20/06 , B01J20/30 , C02F1/30 , C02F1/28 , C02F1/72 , C02F9/00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3/2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同步去除养殖污水中的COD、抗生素和磷的吸附‑催化双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氮化碳纳米片制备: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马弗炉中高温煅烧获得淡黄色固体;将固体研磨成粉末后再次送入马弗炉煅烧,获得氮化碳纳米片(g‑C3N4);(2)双功能材料制备:将步骤(1)中的g‑C3N4、La(NO3)3•6H2O和柠檬酸在乙醇溶液中充分混匀后,加入KOH溶液继续搅拌,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180~200℃下保持10~12 h,冷却后清洗,烘干,获得La(OH)3‑C3N4。该材料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活性,在同步去除污水中的COD、抗生素和磷的应用中具有稳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20442.X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2F1/28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催化金属&磁酸镧系氧化物复合材料消除尾水中磷或/和抗性基因污染中的应用,其中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如下:S01运用浸渍‑煅烧法,将镧系元素离子溶液、磁性元素离子溶液和载物混合、搅拌均匀、离心、煅烧,得到煅烧产物—磁酸镧系氧化物‑载物;S02运用加热沉淀法,将S01的煅烧产物加入到抗菌催化金属元素前驱体溶液中,并滴加氨水溶液,持续搅拌,水浴加热,得到复合材料的混合体系;S03运用混合煅烧法,将S02得到的混合体系,进行煅烧,得到复合材料——磁酸镧系氧化物与抗菌催化氧化物异质结‑载物,采用该制备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在消除农业水体环境中磷和抗性基因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20442.X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2F1/28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催化金属&磁酸镧系氧化物复合材料消除尾水中磷或/和抗性基因污染中的应用,其中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如下:S01运用浸渍‑煅烧法,将镧系元素离子溶液、磁性元素离子溶液和载物混合、搅拌均匀、离心、煅烧,得到煅烧产物—磁酸镧系氧化物‑载物;S02运用加热沉淀法,将S01的煅烧产物加入到抗菌催化金属元素前驱体溶液中,并滴加氨水溶液,持续搅拌,水浴加热,得到复合材料的混合体系;S03运用混合煅烧法,将S02得到的混合体系,进行煅烧,得到复合材料——磁酸镧系氧化物与抗菌催化氧化物异质结‑载物,采用该制备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在消除农业水体环境中磷和抗性基因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12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610838588.7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麦农田径流分时采集及定量装置及方法,属于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技术领域,包括多孔排水管、分层径流收集箱和翻斗式流量计,其中径流分层箱体按需求将径流箱分为不同高度的多层,不同层体同一垂直线上设置径流进水孔,每层底部设置有排水阀门,利用多孔排水管道将田间径流部分导入径流箱体和流量计,实现不同时间段径流量和发生时间的精确计量。本发明在稻麦农田瞬时径流进入环境污染负荷评价研究时,精确计量瞬时径流产生量、发生时间和氮、磷浓度。本发明使稻麦农田径流监测具有计量精确、分时采集、结果可靠、实施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55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374529.4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秸秆降解的Fe‑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材料是在两步法合成g‑C3N4的基础上,将Fe离子引入到g‑C3N4中合成Fe‑C3N4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将Fe‑C3N4复合材料作为土壤添加剂应用到秸秆还田的水稻土中,提高对秸秆的降解率。试验表明,本发明方法0.2%施加量的Fe‑C3N4对秸秆的降解效果最佳,在30d,60d和120d时对秸秆的降解率分别为33.78%,37.85%和45.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4%。本发明方法促进了秸秆的降解,适用于农业秸秆的降解处理及转化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329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77987.2
申请日:2020-02-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球藻水热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小球藻水热炭的制备:将小球藻藻体与反应介质充分混合,在4-10 MPa压力和200-280℃的温度下反应1-2h得到小球藻水热炭,小球藻藻体与反应介质的比例为1:8-13 w/v;通过离心收集小球藻水热炭并干燥,得到干燥的小球藻水热炭材料;所述的反应介质为去离子水或1%的柠檬酸水溶液。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水或柠檬酸溶液作为HTC反应介质的小球藻衍生的水热炭提高了稻米的产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了水稻的氮素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85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606960.1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B79/02 , A01G22/22 , C02F1/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面源污染减排及水稻增产方法,属于生物炭农业应用领域,该方案包括三个步骤:施用生物炭于土壤表面,形成生物炭覆盖层;对生物炭覆盖层进行浅层翻耕;然后对土壤进行适时灌溉,形成土壤‑生物炭缓冲层。该方法提高了生物炭对稻田田面水氮素的吸收能力,形成绿色、环保的稻田田面水氮素减排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生物炭施用方式,可以在不增加额外物质投入,不施加外部能源的条件下提高生物炭吸附稻田田面水氮素的能力,降低稻田田面水造成的面源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5660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22061.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C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田养分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不同时期稻田环境特征削减稻田氨挥发损失的方法。具体为:在判断稻田环境特征的前提下;确定添加剂组分,并选用环境友好材料及农业废弃生物质进行调配;在每次施用化肥2小时内,将液态添加剂按照20ml/m2的比例、固态添加剂20-80g/m2的比例(如需添加固态组分的话)喷洒在田面水表层覆盖整个裸露水面。该方法通过多项因子共同作用,抑制肥后关键期氨挥发的损失通量,有效削减稻田氨挥发损失,实现氮肥增效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566888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0202353.9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2F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稻田排水低浓度氨氮减排的光催化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稻田排水净化领域。该系统在不施加外部能源的条件下自行催化降解稻田排水中低浓度的氨氮,降低稻田排水造成的面源污染风险,包括三个子系统:基于太阳能的发电和电能储存系统、稻田排水预处理系统和基于特定纳米催化材料的光催化反应器系统。发电和电能储存系统为光催化反应器系统提供洁净和持续的能源,将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紫外光辐射;稻田氨氮排水先进入预处理系统,去除植物残体和泥沙等影响光催化反应的物质;然后再进入光催化反应器系统,根据水质情况和水量大小,调节搅拌器转速和紫外灯强度,待氨氮浓度下降后通过排水阀排出,形成绿色环保的稻田氨氮污染水处理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