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29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77987.2
申请日:2020-02-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球藻水热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小球藻水热炭的制备:将小球藻藻体与反应介质充分混合,在4-10 MPa压力和200-280℃的温度下反应1-2h得到小球藻水热炭,小球藻藻体与反应介质的比例为1:8-13 w/v;通过离心收集小球藻水热炭并干燥,得到干燥的小球藻水热炭材料;所述的反应介质为去离子水或1%的柠檬酸水溶液。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水或柠檬酸溶液作为HTC反应介质的小球藻衍生的水热炭提高了稻米的产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了水稻的氮素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3294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077987.2
申请日:2020-02-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球藻水热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小球藻水热炭的制备:将小球藻藻体与反应介质充分混合,在4‑10 MPa压力和200‑280℃的温度下反应1‑2h得到小球藻水热炭,小球藻藻体与反应介质的比例为1:8‑13 w/v;通过离心收集小球藻水热炭并干燥,得到干燥的小球藻水热炭材料;所述的反应介质为去离子水或1%的柠檬酸水溶液。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水或柠檬酸溶液作为HTC反应介质的小球藻衍生的水热炭提高了稻米的产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了水稻的氮素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7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35602.2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农业领域,涉及一种回收利用污水中磷制作缓释磷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微藻在加入富含磷的养殖场废水的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生物反应器中持续曝气并维持光照;向培养后的微藻中加入絮凝剂并搅拌;过滤收集絮凝后的微藻,将絮凝后的微藻与柠檬酸溶液混合;将混合物置于高压反应釜中水热炭化,得到水热炭缓释磷肥;所述微藻为微囊藻或小球藻。本发明为解决污水除磷问题以及植物的磷肥供应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途径,可以将污水中的磷变废为宝,制成新型缓控释磷肥,从而实现磷从污水到作物中的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76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000524.6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润土改性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面源污染减排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固体水热炭的制备;2)膨润土热改性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将干燥的固体水热炭碾成粉末状水热炭;使粉末状水热炭与粘土按照3.5‑4.5: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并在280‑350°C的条件下热处理1‑2h得到膨润土改性水热炭材料,自然冷却至室温,过分级筛。膨润土嵌入杨树锯末制备的水热炭BTHC成功的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与此同时,该处理抑制了氨挥发排放并减少了田面水NH4+的损失。本发明首次展示了BTHC是一种增加水稻产量和减轻稻田氨挥发的优良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92227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16409.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面源污染减排的应用,经厌氧消化处理的湿污泥与含有0.8-1.2M柠檬酸镁溶液、0.8-1.2%H2SO4的反应介质溶液混合,其中湿污泥、反应介质溶液的比例为1:1-4 w/v;将湿污泥与反应介质溶液的混合物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250-300℃和4-10 MPa条件下水热炭化1-2h,制得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收集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然后将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干燥备用;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可施用于稻田土壤,可以抑制氨气挥发,减少稻田田面水中的氮损失,并提高水稻对氮的利用效率,增加水稻产量,对可持续水稻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1285529.3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与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氧纳米气泡负载生物炭在缓解土壤铜污染、降低水稻铜含量并促进水稻生长中的应用,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热解生物炭或水热炭置于真空负压环境中,以去除热解生物炭或水热炭的界面空气;将热解生物炭或水热炭移入充满纯氧的反应器中,在0.10MPa‑0.20MPa压力下,保持20‑45min;重复以上操作,得到氧纳米气泡负载生物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缓解土壤铜污染,降低水稻铜含量并促进水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85529.3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与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氧纳米气泡负载生物炭在缓解土壤铜污染、降低水稻铜含量并促进水稻生长中的应用,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热解生物炭或水热炭置于真空负压环境中,以去除热解生物炭或水热炭的界面空气;将热解生物炭或水热炭移入充满纯氧的反应器中,在0.10MPa‑0.20MPa压力下,保持20‑45min;重复以上操作,得到氧纳米气泡负载生物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缓解土壤铜污染,降低水稻铜含量并促进水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92227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1116409.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面源污染减排的应用,经厌氧消化处理的湿污泥与含有0.8‑1.2M柠檬酸镁溶液、0.8‑1.2%H2SO4的反应介质溶液混合,其中湿污泥、反应介质溶液的比例为1:1‑4 w/v;将湿污泥与反应介质溶液的混合物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250‑300℃和4‑10 MPa条件下水热炭化1‑2h,制得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收集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然后将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干燥备用;改性污泥水热炭材料可施用于稻田土壤,可以抑制氨气挥发,减少稻田田面水中的氮损失,并提高水稻对氮的利用效率,增加水稻产量,对可持续水稻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0524.6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润土改性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面源污染减排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固体水热炭的制备;2)膨润土热改性水热炭材料的制备:将干燥的固体水热炭碾成粉末状水热炭;使粉末状水热炭与粘土按照3.5-4.5: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并在280-350°C的条件下热处理1-2h得到膨润土改性水热炭材料,自然冷却至室温,过分级筛。膨润土嵌入杨树锯末制备的水热炭BTHC成功的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与此同时,该处理抑制了氨挥发排放并减少了田面水NH4+的损失。本发明首次展示了BTHC是一种增加水稻产量和减轻稻田氨挥发的优良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00405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84324.1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富集磷的小球藻水热炭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农田减磷增效的应用。将从污水中富集了磷的小球藻收集后与含有2%柠檬酸的反应介质溶液混合,其中湿小球藻与反应介质比例为1:1-4%;将湿小球藻与反应介质溶液的混合物至于高压水热反应釜中,在240℃和5-10MPa条件下水热炭化1小时,生成的水热炭中总磷含量高达4.3%,有效磷高达3.5%,制得富磷小球藻水热炭材料;然后将水热炭材料施加到麦田土壤,有效地促进了根际土壤磷酸酶的活性并增加了有效磷,从而提高了小麦的磷肥利用率和产量,对麦田的减磷增效和可持续水稻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