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6242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80047527.1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较大地减少在具有通过弯曲部连结了相邻的直线部那样的长边方向形状的冲压成型品产生的回弹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将金属板冲压成型为如下的制品形状:具有帽型或者“コ”字型的横剖面形状并且具有长边方向形状,该长边方向形状具备多个直线部、以及连结相邻的直线部间的弯曲部。具有:第一工序,在弯曲部向顶板部侧凸出地弯曲的情况下,成型为以弯曲部处的顶板部的长边方向的线长比制品形状中的线长长的方式使弯曲部的曲率半径比制品形状中的曲率半径小的中间部件,在弯曲部向顶板部侧凹陷地弯曲的情况下,成型为以弯曲部处的顶板部的长边方向的线长比制品形状中的线长短的方式使弯曲部的曲率半径比制品形状中的曲率半径大的中间部件;以及第二工序,将中间部件冲压成型为制品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740566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80017285.7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PC: B21D2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冲压成形方法、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部件,抑制以高强度的金属板冲压成形向宽度方向弯曲的部件时的因收缩凸缘变形而导致的褶皱的产生及因拉伸凸缘变形而导致的裂纹的产生。冲压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以平板状的坯料冲压成形具有帽形或コ字形的截面形状并且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而向宽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和与该弯曲部的两端相连的直边部的部件时,经具有顶板部、上端部经由圆角部而与该顶板部的两侧端部相连的纵壁部、和内侧端部经由圆角部而与这些纵壁部的下端部相连的凸缘部的帽形的截面形状,来拉深成形为帽形或コ字形的截面形状,在该拉深成形时,发生使在上述弯曲部的上述凸缘部中产生的周向的拉伸变形或周向的压缩变形缓和的上述弯曲部的上述凸缘部的材料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50592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80022198.X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在冲压中不产生压曲地减少纵壁部的翘曲。冲压成形为一方的纵壁部为直线状而另一方的纵壁部弯曲且没有凸缘部的帽形截面形状。具备夹持顶板部的冲头及垫板、弯曲刀、限动件。冲头支承于第一缓冲部件。弯曲刀具有:上侧模部件及下侧模部件,隔开与纵壁部的高度的2%以上且6%以下的范围的设定压缩量相等的间隔(D)而在冲压方向上相对配置;及第二缓冲部件,夹装在上侧模部件与下侧模部件之间,保持间隔(D)并能够沿冲压方向压缩。第二缓冲部件的缓冲压力具有比第一缓冲部件的缓冲压力小且在纵壁部的弯曲成形时不会压缩的缓冲压力。冲头侧面与弯曲刀之间的间隙为被加工材料的板厚的90%以上且小于板厚。
-
公开(公告)号:CN10584880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480069801.1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PC: B21D22/26
Abstract: 本发明在成型为具有“コ”字形、帽形等剖面形状且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弯曲部分的部件形状(1)时,能够进一步抑制破裂、褶皱的产生。本发明是一种冲压成型方法,将金属板(6)成型为部件形状(1),部件形状(1)至少具有顶面部(1A)以及与顶面部(1A)的左右两侧连续的侧壁部(1B),且具有“コ”字形或帽形的剖面,且在与上述剖面交叉的方向即长度方向上具有弯曲的1个或2个以上的弯曲部分(2a、2b)。本发明的冲压成型方法具备: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对上述金属板(6)的长度方向上的上述弯曲部分(2a、2b)的两侧或单侧的板部分赋予与上述弯曲的方向对应的面内剪切变形;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将赋予了上述面内剪切变形的板材冲压成型为上述部件形状(1)。
-
公开(公告)号:CN1079215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9697.9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将伴随拉伸凸缘成形而制造的拉伸凸缘成形零件抑制拉伸凸缘破裂并以低成形载荷制造。是制造拉伸凸缘成形零件的制造方法,该拉伸凸缘成形零件具备:具有第一凹状外周缘部(3a)的顶板部(3);与纵壁部(5)连接而向顶板部(3)侧弯折且具有第二凹状外周缘部(7a)的凸缘部(7)。具备如下工序:对于坯料,在成为凸缘部(7)的位置的外侧形成弯折形状部(8)的第一工序,弯折形状部(8)的棱线(9)沿着第二凹状外周缘部(7a)延伸且沿板厚方向弯折;在第一工序后,将成为顶板部(3)的位置固定而对纵壁部(5)和上述凸缘部(7)进行弯曲成形的第二工序;及对凸缘部(7)的外侧部位进行修整的第三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7708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4914.7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抑制拉伸凸缘开裂并制造拉伸凸缘成型部件,所述拉伸凸缘成型部件伴随着拉伸凸缘成型制造。一种制造拉伸凸缘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拉伸凸缘成型部件具备顶板部(3)和凸缘部(7),所述顶板部(3)具有第一凹状外周缘部(3a),所述凸缘部(7)与纵壁部(5)连续并向顶板部(3)侧弯曲并具有第二凹状外周缘部(7a)。沿着第二凹状外周缘部(7a),在成为凸缘部(7)的位置形成棱线(9)以包围第二凹状外周缘部(7a)的方式延伸且在板厚方向上弯曲而成的台阶形状部(8)。
-
公开(公告)号:CN10740566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7285.7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PC: B21D22/26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以高强度的金属板冲压成形向宽度方向弯曲的部件时的因收缩凸缘变形而导致的褶皱的产生及因拉伸凸缘变形而导致的裂纹的产生。冲压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以平板状的坯料冲压成形具有帽形或コ字形的截面形状并且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而向宽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和与该弯曲部的两端相连的直边部的部件时,经具有顶板部、上端部经由圆角部而与该顶板部的两侧端部相连的纵壁部、和内侧端部经由圆角部而与这些纵壁部的下端部相连的凸缘部的帽形的截面形状,来拉深成形为帽形或コ字形的截面形状,在该拉深成形时,发生使在上述弯曲部的上述凸缘部中产生的周向的拉伸变形或周向的压缩变形缓和的上述弯曲部的上述凸缘部的材料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061640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06556.4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IPC: B21D22/2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帽形构件的形状的制约并降低在帽形构件产生的弯曲返回的冲压成形方法。在冲压成形时,在具有弯曲面(凸状面(2a)、凹状面(3a))的一对冲压模具(下模(2)、上模(3))之间,使至少长度方向的线长比帽形构件(5)的顶板部的长度方向的线长更长的毛坯材料(4)向上方即向下模(2)、上模(3)的弯曲方向挠曲而固定。接下来,使用凸状面(2a)、凹状面(3a)在固定的毛坯材料(4)上冲压成形帽形构件(5)的弯曲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02924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10003.6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形成为帽形或コ形的横截面形状且沿长度方向弯曲的产品的尺寸精度良好的成形的冲压成形方法。冲压成形方法中,首先,使比成形的产品的沿长度方向的长度长的坯料的两端相互靠近至产品的两端间的距离,接下来,在该两端靠近的状态下,将与产品的直线部对应的坯料的部分先于与产品的弯曲部对应的坯料的部分而朝向帽形或コ形的横截面形状进行冲压成形并进行限制,由此使与产品的弯曲部对应的坯料的部分的长度相对于该弯曲部的长度剩余,接下来,在该长度剩余的状态下,将与产品的弯曲部对应的坯料的部分成形为帽形或コ形的横截面形状并冲压成形为弯曲的长度方向形状,由此向与产品的弯曲部对应的坯料的部分赋予长度方向的压缩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33429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80027891.3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5/025 , B21D5/01 , B21D5/015 , B21D5/04 , B21D26/033 , B21D39/02 , B21D47/01 ,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可从平板材料简易且高尺寸精度地成形闭截面结构。在冲压成形的第一工序,将加工材料(1)成形为在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由最终的闭截面形状所要求的曲率形状。在接着的第二工序中,对于在第一工序中成形的加工材料,通过从板厚方向利用冲头(15)和衬垫(16)夹入底部(2、3),向左右的侧壁部靠近的方向弯曲成形。接着在第三工序中,在将第二工序中成形的加工材料的底部配置于衬垫上的状态下,将一对凸缘部(7、8)彼此对接,利用衬垫的支承所述底部的支承面和一对按压凸轮的左右的压入了侧壁部的压入面划分出与最终的闭截面形状为同一空间形状的型腔。然后,利用配置于一对凸缘部的上方的第二冲头的压下部(31)将一对凸缘部向腔体侧压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