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自动修复及快速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673737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625676.4

    申请日:2016-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弧自动修复及快速成型装置,包括车体、电弧机器人、电弧机器人控制柜、密封沉箱、载物台和升降装置,密封沉箱为无顶盖箱体,电弧机器人、电弧机器人控制柜和密封沉箱均设置在车体上,载物台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固定在密封沉箱的底部,升降装置托动载物台在密封沉箱中上下移动,电弧机器人的机械臂位于载物台的上方。使用时,电弧机器人的端部固定焊枪,可对载物台上零件进行修复焊接,载物台可上下带动零件移动,性能稳定可靠,配合与之配套的自动修复及快速成型软件,可用于金属零部件的磨损、破损或裂纹修复,或进行简单零部件的电弧堆积方式快速成型,实现自动补焊或堆焊,能够进行简单零部件的电弧直接快速成型。

    一种电站锅炉高温壁面红外检测装置的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903020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498892.2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一种电站锅炉高温壁面红外检测装置的冷却系统,由长筒状内窥镜头、红外CCD相机、冷却系统、支架和滑动装置组成,镜头通过固定环支撑于风夹管内套管内壁,固定环周向布有一圈通气孔,风夹管外套管外壁通过滑动装置连接在支架的导轨上,镜头可随风夹管沿镜头轴向移动,镜头后端通过调节法兰与风夹管内套管外壁连接,镜头可通过调节法兰调整图像方向和视场角,红外CCD相机外部套有空冷壳,在支架前缘有一环形风槽,在风夹管、空冷壳和环形风槽上设有冷却压缩空气的进气口,冷却压缩空气通过风夹管流入炉膛,形成保护气模,隔绝炉内高温烟气的热量进入镜头,并削弱烟气中飞灰对镜头的污染作用,从而实现对内窥镜头的冷却和保护。

    一种用于管道位移的摄影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88258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35730.4

    申请日:2015-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道位移的摄影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固定套在管道上的抱箍,所述的抱箍上固定连接有一伸出杆,一CCD相机镜头水平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伸出杆上;固定设置的一标定板,位于在所述的CCD相机正前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近景摄影测量属于非接触式的测量手段,它存储信息方便,精度高,反应迅速,引用该技术发明的管道位移指示器摄影测量装置解决了传统位移指示器工作效率低、易出错,误差大,数据读取不便等问题,保障了管道的正常运行和监测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使用带有刻度线的标定板使得测量结果直观一目了然。

    一种可越障的索并联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6605484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283343.2

    申请日:2017-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越障的索并联机器人,用于解决现有的索并联机器人系统,多用于大面积无障碍区域,对变电站等障碍较多的地方适应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机器人、四根驱动索、四个驱动索固定点、四个驱动索控制器、四根冗余索、四个冗余索固定点、四个冗余索控制器;机器人的四个角分别连接驱动索的一端,驱动索的另一端经驱动索固定点与驱动索控制器连接;机器人的四个角还分别连接冗余索的一端,冗余索的另一端经冗余索固定点与冗余索控制器连接;驱动索固定点设置于机器人运动空间的四个边角上,冗余索固定点设置于以机器人运动空间中的障碍物为中心的正方形的四个边角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图片识别的GIS开关故障自动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546417U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21203959.6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图片识别的GIS开关故障自动识别系统,用于解决目前我国全封闭的电力设备大量采用X射线检测,通常情况下,X射线图谱质量评级方法是由人工进行评定的,当人工评定检测结果时,评定人员的工作量大,眼睛易受强光损伤,没有利用以前的射线检测照片,效率低且智能化程度低,而且缺陷分析受评定人员的技术素质、经验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结果往往会因人而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图片识别的GIS开关故障自动识别系统,包括:供电模块、X射线源、成像板、采集卡、数据接口模块、PC机。

    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独立上下线路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45790U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21329082.5

    申请日:2016-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独立上下线路的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还需要作业人员在上下导线甚至作业过程中与导线近距离操作或者直接接触导线,无法让作业人员完全不接触高压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绝缘绳、拉线轮、挂线臂和机器人安装支架;绝缘绳一端与拉线轮固定连接,绝缘绳另一端穿过挂线臂末端孔并通过卡具与拉线轮可拆卸连接;拉线轮固定安装于机器人安装支架一侧,用于收紧或放松绝缘绳将机器人拉升或降落;挂线臂固定安装于机器人安装支架顶端,用于控制绝缘绳通过卡具与拉线轮可拆卸连接。

    一种X射线机机械柔性电动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132666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095212.3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射线机机械柔性电动装置,包括底板、移动装置、电动调节结构、固定杆、X射线机以及摄像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X射线机机械柔性电动装置的检测系统,包括X射线机机械柔性电动装置,与该X射线机机械柔性电动装置相连接的远程电控子系统,与该X射线机机械柔性电动装置匹配使用且同时与远程电控子系统相连接的前端成像装置,以及经智能接口控制器后与该远程电控子系统相连接的X射线成像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X射线机机械柔性电动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检测系统,降低了电力设备的检测难度,实现了检测的远程控制,还提高了电力设备的检测速度。

    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加热时防止腐蚀液溢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301137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0881681.7

    申请日:2015-11-05

    Abstract: 一种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加热时防止腐蚀液溢出装置,包括:一铜质液位探头,具有相互平行但不接触的高、中、低三触点纯铜材质探头,所述铜质液位探头垂直布置在所述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时用到的盛有腐蚀液的锥形瓶内;一控制加热继电器,连接控制所述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时用到的加热电炉;一液位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的铜质液位探头和控制加热继电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晶间腐蚀试验过程中的腐蚀液溢出,有效避免因腐蚀液溢出而造成的实验终止和失败,避免实验人员发生灼伤、腐蚀、触电等伤害。

    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自提升上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90969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023617.1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自提升上线装置,包括承载框架(1)、夹紧轮组、电机(6)和控制箱(8),承载框架为长方形框架,两边框两端设有竖板(2),竖板内侧上部固定有定滑轮轴、下部固定有活动支架轴(12),定滑轮轴上有定滑轮(5),活动支架轴上可摆动地支承着一活动支架(4)的一端,活动支架的另一端固定有驱动轮轴,驱动轮轴上有自带电机的驱动轮(3);两根事先通过射绳器将中部抛射悬挂在输电电缆上的绝缘绳(10),绝缘绳绳头先从驱动轮的外侧绕到与定滑轮相对的驱动轮内侧、再向上绕到定滑轮的内侧、最后从定滑轮的外侧向下延伸固定在底面上。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在地面上的遥控操作,实现带电作业机器人的自动上线和下线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