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5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04548.3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刘文韬 , 刘磊 , 蒋朝阳 , 罗其锋 , 谭莹莹 , 李华 , 毛焱 , 李航 , 李呈军 , 李明 , 许锐文 , 张伯桐 , 李耀辉 , 李嘉俊 , 古冬毅 , 王泰然 , 黄国柱 , 刘国徽 , 曾威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员风险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作业稳定性模型的作业人员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其方法通过获取当前项目作业人员的身份档案信息和违章行为信息,对当前项目作业人员的身份档案信息和违章行为信息进行指标量化处理,得到作业人员风险指标,将作业人员风险指标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作业稳定性模型中,得到风险预警程度值,将风险预警程度值与预设的风险预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并发出预警信号,从而实现了对作业安全状态进行动态监督,能够对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风险进行全面的及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7231.0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电化学储能系统及保护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电站电化学储能系统结构包括:线、多个变压器、多个储能变流器和多组蓄电池组,其中,所述母线为单母分段母线,其所述母线与所述变压器之间、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储能变流器之间以及所述储能变流器与所述蓄电池组之间均设置有开关元件;所述变压器的高压侧绕组分别接入所述母线的不同区段;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交流侧与所述变压器的低压侧绕组连接,且多个储能变流器通过并联方式接入所述变压器,实现多设备分段并列的接线结构,能够实现灵活多样的运行方式,避免了串联大量的储能电池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有效保障电化学储能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2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10106.6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7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MD‑LSSVM的直埋敷设下三芯电缆缆芯温度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利用三芯电缆的历史温升数据和缆芯温度数据,构建基于VMD‑LSSVM的电缆缆芯温度预测模型;采集三芯电缆当前的温升数据,通过缆芯温度预测模型得到三芯电缆缆芯的预测温度。其中,变分模态分解对于处理噪声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更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将求解二次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问题,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提高了计算速度。本发明通过综合运用这两种算法预测三芯电缆的缆芯温度,排除了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在不影响原始有效信号的基础上实现去除了庞杂信息噪声的目标,提高了预测精度,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97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87685.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器设备除湿用环境监测处理装置,包括:除湿器、布气组件与监测组件;除湿器上安装有进气管与出气管;布气组件包括:布气管与多个连接环;多个连接环间隔设置于布气管上;监测组件包括:贯通管、测试条、绝缘弹簧与两个导电片;贯通管设于连接环上;测试条设于贯通管内;绝缘弹簧设置于贯通管内,且第一端固定连接贯通管,另一端连接测试条;两个导电片分别设于绝缘弹簧两端,且分别通过导线电连接除湿器;绝缘弹簧用于在测试条吸水膨胀过程中逐渐收缩,带动两个导电片相互靠近。通过布气管,可以延伸至变电站内各个角落,并通过贯通管伸入角度内进行环境气体抽取,有效解决现有的监测范围不全面导致除湿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75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59206.4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的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站的母线电压数据、母线频率数据、线路开关信息和进线状态信息,判断进线备自投装置是否满足预设的充电条件,若是,则进线备自投装置进入充电状态,选择进线备自投装置进入充电状态时的启动模式和保护模式,判断储能电站是否满足预设的备自投条件,若是,则控制备供进线开关进行合闸操作,判断母线电压数据和线路开关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故障后加速条件,若是,则进线备自投操作失败,若否,则进线备自投操作成功。有利于解决现有的进线备自投方法由于会出现孤岛问题导致进线备自投装置无法正确启动的技术问题,保障了储能电站的稳定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92418.8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化学预制舱式储能变压器,包括:舱体、变压器本体、散热组件与减震组件;舱体内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的两侧设置有交错的通风口;散热组件包括:温度感应器、控制器与多个风机;温度感应器设置于舱体内,用于感应舱体内的温度值;控制器与温度感应器以及各个风机均电连接;多个风机一一对应设置于通风口上;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值的大小控制风机的功率;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垫与减震器;减震垫设置于安装座内的底部;变压器本体设置于减震垫上,且通过减震器与减震垫连接。通过交错设置的通风口,可以避免两侧的风机对吹,为舱体内的变压器本体降温;同时通过减震组件可以降低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本体的震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69979.8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终端头的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缆终端头的基础数据和电缆数据库的训练样本,所述训练样本包括电缆历史温度数据及对应的样本类别标签,从所述基础数据中提取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终端头对应电缆的实际温度数据,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根据所述电缆历史温度数据及对应的样本类别标签,建立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将所述待测电缆终端头对应电缆的实际温度数据输入所述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计算得到所述待测电缆终端头的温度预测结果数据。有利于解决现有的电缆终端头温度预测方法因采用遗传算法导致在参数优化时存在收敛较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缆终端头内部温度的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6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60507.1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吊顶轨道的电缆沟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相邻两个盖板本体相互扣合连接,盖板本体底部安装有用于与遥控巡视装置相配合的悬挂式轨道。本发明可供遥控巡视装置通行,达到实时监测电缆沟运行状态的目的,在保证电缆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3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6673.9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预制舱环境控制及监测系统,通过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与调度端的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连接,系统包括:均通过交换机与控制平台电连接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SF6泄漏监测子系统、空气质量监测子系统、微正压空调子系统、门禁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消防报警子系统及照明子系统。解决现有的变电站预制舱环境控制及监测系统无法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控制,统一存储及统一分析,导致系统决策时不能就同时考虑到所有的监测数据,得出最优决策,更无法将最优决策远程发送至运维人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2647.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黄芸生 , 曾威 , 林雄锋 , 莫倩筠 , 王海运 , 梁简 , 郑尧溥 , 李衍进 , 邓光昱 , 张尧武 , 刘劲 , 刘斌 , 江清楷 , 邓炯辉 , 麦贵活 , 朱州 , 李国号
IPC: H02J3/00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8/25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设备信息用于指示配电网设备的性能;将设备信息输入至目标识别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到识别结果,其中,目标识别模型为响应于配电网设备的设备状态和/或连接关系发生变化,对配电网的初始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初始识别模型为基于配电网设备在拓扑结构中的节点特征向量,对基础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基于识别结果,确定配电网设备的设备类型。本发明解决了对配电网的设备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