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苯并二噁茂类化合物山芝麻素及其药物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44004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505713.3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1,3-苯并二噁茂类新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乙肝病毒和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山芝麻属植物山芝麻干燥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3-苯并二噁茂类新化合物山芝麻素,经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在最大无细胞毒浓度100μg/ml时,山芝麻素对HBsAg的抑制率为47.1%,而对HBeAg的IC50值为53.7μg/ml,显著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另外,经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补体激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补体激活的CH50值为0.014±0.003mg/ml,对旁路途径的AP50值为0.036±0.005mg/ml。所述的山芝麻素可以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和抗补体药物。

    环菠萝蜜烷型降三萜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800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85753.4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环菠萝蜜烷型降三萜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五味子科毛叶五味子(S.pubescens)藤茎的乙醚部位分离得到micranoic acid B,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试验证实,该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前列腺癌(PC-3)、鼻咽癌(KB)和鼻咽癌耐药株(KBvin)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GI50分别达到4.40μg/mL、4.07μg/mL、4.34μg/mL及4.10μg/mL。

    瑞香毒素类二萜在制备抗艾滋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28749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09142.6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瑞香毒素类二萜在制备抗艾滋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狼毒属(Stellera)植物瑞香狼毒(S.chamaejasme)中提取到瑞香毒素类二萜化合物,经实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抗HIV活性,所述的化合物经与阳性对照药齐多夫定的药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HIV作用,且有效浓度低,细胞毒性较小,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瑞香毒素类二萜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艾滋病毒的药物。

    柴胡多糖在制备防治甲型流感与病毒肺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23257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309174.6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涉及柴胡多糖在制备防治流感及病毒诱导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中药柴胡中分离提取得到总多糖提取物,平均产物收率为3%,多糖含量超过65%。所述柴胡总多糖提取物经整体实验证实,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柴胡多糖可能通过其抗炎机制,抑制致炎因子及趋化因子的释放及活化,促进抑炎因子的释放,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肺出血及肺水肿、从而减少急性肺损伤。可用于制备防治甲型流感与病毒性肺炎的药物。

    1-烷基化瑞香烷型二萜及其在制备抗艾滋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19889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308774.0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1-烷基化瑞香烷型二萜及其在制备抗艾滋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狼毒属(Stellera)植物瑞香狼毒(S.chamaejasme)中提取到1-烷基化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经试验证实其具有显著的抗HIV活性,EC50值均低于0.001μM,且细胞毒性较小,CC50值大于11μM,与阳性对照药物齐多夫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所述的1-烷基化瑞香烷型二萜化合物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艾滋病毒的药物。

    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04259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84566.2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根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制备蒽醌类化合物,并通过体外抗补体活性评价试验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强的抑制作用。所述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抑制作用的CH50为6±2~500±25μg/ml,对旁路途径抑制作用的AP50为50±5~350±20μg/ml。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补体药物。

    一种制备复方鸡血藤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6676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10029659.5

    申请日:2006-08-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卢燕 陈道峰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制备复方鸡血藤颗粒的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改革,以异型南五味子丁素为主的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成分为主要活性成分,将其作为复方鸡血藤制剂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采用HPL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制成的颗粒剂疗效确切,用于治疗血虚、手足麻木、关节酸痛和月经不调。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给药方便、服用剂量小、质量可控性强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