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4202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28297.6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发电机组进相能力的试验方法,首先分析发电机组是否具备进相能力提升空间,对于具备提升空间的机组,根据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在不影响机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主变、高厂变、低厂变分接头配置,抬高厂用电压、机端电压水平,然后在多台机组同时运行状态下开展进相试验,试验时通过动态调整陪试机组的无功模拟电网无功过剩状态,获得机组较深进相能力,达到了提升机组进相能力的目的。本发明能够使得机组在电网低负荷期间发挥更深机组进相能力,提高电网电压安全运行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88589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46007.X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电网线损管理评价方法,步骤一:对影响电网线损的因素进行建模并建立N维指标向量;步骤二:在生成的样本集中随机抽取k个样本,对染色体进行浮点编码;步骤三:初始化;步骤四:对初始种群分别依据聚类中心进行样本聚类,计算各个体的适应度值;步骤五:对种群中的个体进行选择、交叉、变异操作后,对个体计算适应度值,进行模拟退火算法操作生成新的种群;步骤六:当进化次数小于最大进化次数S时,返回步骤五;否则转到步骤七;步骤七:若算法终止,对最优个体进行解码,获取最佳的聚类个数与聚类中心,再进行样本聚类将待评价电网的线损管理水平划分到不同的梯队中;步骤八:依据线损值的大小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91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49423.8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化欧氏距离的含UPFC电网潮流状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计及UPFC的电网潮流优化模型;步骤2、根据最优潮流计算结果,对各线路负载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步骤3、针对待评价的某个运行工况,对该工况下的线路负载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步骤4、计算待评价工况与理想最优工况间的欧氏距离,计算结果作为该工况下的潮流状态评价指标。从线路负载均衡度和线路损耗两个角度制定优化目标,定义潮流状态的评价指标为实际潮流与理想潮流间的标准化欧氏距离,最后根据指标数值的大小对不同的运行方式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673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316539.7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2E60/76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在线仿真的直流功率支援预决策方法,根据电网的实时运行情况,连续更新直流紧急功率支援的功率整定值,根据实时电网数据持续进行电网预想故障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持续优化直流功率支援的参数。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电网的实时运行控制,充分利用直流系统高度可控,响应快速的优点,实现了直流功率支援量的精益化控制,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同于以往的根据离线计算确定直流功率支援量或故障后逐级提升直流功率支援量的控制参数确定方式,本发明可以在事前根据实时电网运行方式滚动优化直流功率支援策略,同时在电网存在隐患时向调度员给出告警和辅助决策信息,提高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0945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7246.8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4L12/24 , H04L12/26 , H04L12/721 , H04L12/75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12 , H04L41/0823 , H04L43/0811 , H04L45/02 , H04L45/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停电系统恢复路径智能优化的网络连通性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每一条已恢复线路、已带电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构建初始待连通图;B)反复合并直到完成连通子图聚合,构成连通子图;C)利用prim算法搜索将所有的连通子图连接的最短连通路径,建立包含所有待恢复电源点的连通图;D)根据包含所有待恢复电源点的连通图,将该连通图上的连通路径上的线路状态设为1,实现连通性修正。本发明基于凝聚层次聚类法和prim算法的连通性修正算法,将非连通个体有效修正为连通个体的方法,计算速度快,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稳定性较好,计算结果波动性较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23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461442.X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型城市电网的类同步调相机的优选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优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同步发电机无功功率上、下限与有功功率间的一次函数关系并得到相关参数,确定在低负荷阶段发电机做类同步调相机运行的场景数量,建立类同步调相机优化配置模型;将模型分解为主问题模型和子问题模型;对主问题模型求解,得到类同步调相机优选结果;将主问题模型的解带入子问题模型,在每个场景下,子问题模型对主问题模型解进行交流可行性校验,迭代循环求解,直到得到主问题模型的最优解。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类同步调相机,增强了大型城市电网的电压控制手段,更好发挥了城市电网自身存在的电压无功调节潜力,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15464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431740.4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速波动与预测误差的风电场双层有功分配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上层风电场全局优化分配策略的基础上,基于PCC连接点处风电场实际出力与电网调度指令之间的实时偏差数据,通过实时调整修正各机组的有功出力指令来缓解风电场功率波动,进而提出了风电场双层有功分配控制框架。本发明完善了风电场有功分配策略,面对风速变化剧烈的风况时能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使风电场能够准确跟踪电网调度下达的发电计划,提高了风电场发电的稳定性,增强了风电场有功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4750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221361.9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系统与运行方法,该系统由两台联合运行的燃煤发电机组组成,包括汽轮机、蒸汽系统、真空抽气系统、凝结水系统和给水系统;发电机组的蒸汽系统之间通过热再蒸汽联络管相连;发电机组的给水系统之间通过给水联络管相连。本发明将两台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时的蒸汽出力,集中在主锅炉上,解决了当燃煤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时,锅炉燃烧失稳,磨煤机、风机及脱硝反应器不稳等问题,同时大幅提高锅炉运行操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59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13974.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叶片气动参数与控制器参数的联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初始种群进行定义,即对贝塞尔曲线的控制点赋初值;之后利用贝塞尔曲线的控制点生成风力机叶片气动外形;然后判断叶片气动外形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满足约束条件,则对叶片的气动性能进行静态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获取平均风能捕获效率,判断整体优化过程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不满足,则利用遗传算法产生新一代种群,并转向第2步;若满足,则将最大的平均风能捕获效率对应的风力机叶片气动外形输出;若不满足约束条件,则进行判断整体优化是否满足终止条件之后的过程。本发明优化后的叶片能有效提升风力机平均风能捕获效率,优化模型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4750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221361.9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系统与运行方法,该系统由两台联合运行的燃煤发电机组组成,包括汽轮机、蒸汽系统、真空抽气系统、凝结水系统和给水系统;发电机组的蒸汽系统之间通过热再蒸汽联络管相连;发电机组的给水系统之间通过给水联络管相连。本发明将两台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时的蒸汽出力,集中在主锅炉上,解决了当燃煤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时,锅炉燃烧失稳,磨煤机、风机及脱硝反应器不稳等问题,同时大幅提高锅炉运行操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