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5331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10261451.2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萃取水相中纳米银的方法,涉及一种纳米银。提供一种利用离子液体萃取水相中纳米银的方法。将植物叶干粉加入水中,在摇床中震荡,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得植物叶浸出液;将植物叶浸出液与碱性溶液和银盐前驱体溶液混合,反应后得纳米银溶胶;在纳米银溶胶中加入相转移试剂,再加入非水溶性离子液体,震荡后,可将纳米银颗粒萃取到离子液体相中。快捷简便,条件温和,能得到在离子液体中的纳米银颗粒,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6166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78313.5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31/38 , B01J37/16 , C07D303/04 , C07D3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用于合成环氧丙烷的催化剂的生物原位还原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将植物侧柏叶晒干后粉碎,按侧柏叶干粉与水混合,振荡,过滤,即得植物生物质浸出液;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钛硅分子筛、金前驱体氯金酸(HAuCl4)水溶液和离子液体[BMIM][BF4],得溶液A;将植物生物质浸出液中加入到上述溶液A中,得溶液B;将溶液B进行抽滤,洗涤,干燥,活化,得用于合成环氧丙烷的催化剂。采用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丙烯环氧化,具有活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47446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8264.5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50 , B01J37/16 , B01J37/34 , C07C49/185 , C07C45/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的微波生物还原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制备生物质的浸出液;将银化合物溶解在生物质的浸出液中,再加入载体,浸渍后加热处理、干燥,得到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采用所制备的纳米银催化剂用于1,2-丙二醇选择性氧化制备丙酮醛的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活性和选择性好、催化剂用量小、易于循环使用的特点,1,2-丙二醇的转化率最高可达98%,选择性可达8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催化剂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制备过程简单及纳米银颗粒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4094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61455.0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合成苯甲醛的纳米金催化剂的植物还原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金催化剂提供一种用于合成苯甲醛的纳米金催化剂的植物还原制备方法。将植物叶干燥、粉碎成粉末,再配制成植物叶提取液;配制氯金酸水溶液;将植物叶提取液和氯金酸水溶液混合,反应后得纳米金溶胶。在纳米金溶胶中加入载体,混合后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用于合成苯甲醛的纳米金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催化性能优异,所需金负载量低,在金负载量为1%条件下苯甲醇的转化率可达77.5%,苯甲醛的选择性为75.2%。因此,植物还原法是一种可以用来批量生产用于合成苯甲醛的纳米金催化剂的既简便快捷又经济环保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73829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044825.5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50 , B01J37/16 , C07C49/185 , C07C45/38 , C07C45/39 , C12P3/00 , C12R1/07 , C12R1/15 , C12R1/225 , C12R1/01 , C12R1/84
Abstract: 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提供一种用于合成丙酮醛的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将扩大培养的微生物经干燥、研磨制成菌粉备用;将菌粉配制成菌悬液,再与碱溶液、银化合物混合,反应后得含生物质和纳米银溶胶的混合液;将混合液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清液得到包裹有生物质的银溶胶;下层沉淀干燥后得下层银粉;将银溶胶蒸发浓缩,加入有机溶剂使银胶粒脱水沉淀,过滤或离心分离收集沉淀;干燥后得上层银粉;将上层银粉或下层银粉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按载体与银粉的质量比为1∶(0.1~0.4)加入载体,经浸渍、干燥、焙烧后得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237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02186.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脂肪酸脱氧制烃双位点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催化剂以废弃稻壳作为天然碳源和结构模板,经过碳化、活化和洗涤后,得到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丰富表面含氧基团的生物质衍生活性炭(bio‑AC),然后,通过π‑π相互作用对bio‑AC载体进行芳香胺的堆叠修饰,从而获得兼具含氧和含氮两种锚定基团的新型载体(A‑bio‑AC),通过吸附还原法在A‑bio‑AC上负载微量的金属Ni。得益于两种基团锚定能力的差异,Ni以单原子和纳米团簇的形式共存在载体上,即Ni1+n/A‑bio‑AC催化剂,该催化剂其制备工艺实现了对废弃稻壳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极低的制备成本,并在脂肪酸催化脱氧中表现出优异的转化率和长链线性烷烃选择性,展现出优异的工业化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85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297685.5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207/448
Abstract: 一种2,2’,4,4’‑四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的合成方法涉及化工领域,首先将二苯基甲烷硝化,分别在两个苯环的邻位和对位引入硝基,得到2,2’,4,4’‑四硝基二苯甲烷。其次将2,2’,4,4’‑四硝基二苯甲烷还原,使硝基还原成胺基,得到2,2’,4,4’‑四胺基二苯甲烷。接着将2,2’,4,4’‑四胺基二苯甲烷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形成2,2’,4,4’‑四马来酰亚胺酸基二苯甲烷。最后在以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脱水剂进行脱水环化,得到2,2’,4,4’‑四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
-
公开(公告)号:CN11547564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1146647.6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02 , C07D301/08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将含氮前驱体、金属前驱体、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氨基酸搅拌以形成均匀溶液A;将溶液A置于反应容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洗涤产物后真空干燥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B置于管式炉中高温煅烧,退火后即得具有金属‑杂原子配位结构的催化剂。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可应用于催化直接用分子氧作为氧化剂的丙烯环氧化反应制备环氧丙烷时同时具有高的丙烯转化率、高的环氧丙烷选择性和高的环氧丙烷生成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20250.5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L27/18 , B32B1/02 , B32B1/08 , B32B15/00 , B32B15/18 , B32B15/20 , B32B27/32 , B32B27/20 , B32B15/04 , B32B17/02 , B32B17/10 , C08K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改性氟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微晶石墨二元组合物材料,该二元组合物材料包括,50‑99.95质量份聚四氟乙烯,0.05~50质量份微晶石墨;该二元组合物材料可通过缠绕或者粉末压制烧结的方式制备获得导电性优良的改性聚四氟乙烯内衬管道或者改性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对于化学生成中有机生成中静电的消除,化工车间现场消防安全系数的提高,具有积极显著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77319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988479.7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加氢制甲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一锅法”,将贵金属前驱体、硝酸镧及硝酸钴与侧柏提取液混合,经搅拌、蒸干、煅烧、洗涤,得到贵金属@LaCoO3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特殊的结构,即贵金属为核,钙钛矿型LaCoO3为壳,且具有良好的CO2加氢制甲烷活性。本发明以植物质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催化剂,能显著提升贵金属利用率,且具有绿色环保,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