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8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68086.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GaS2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CuGaS2和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CuGaS2和g‑C3N4复合形成S型p‑n异质结,其制备方法为:将CuGaS2和g‑C3N4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将固体干燥后煅烧得到所述CuGaS2基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将CuGaS2和g‑C3N4复合形成S型p‑n异质结,从而使CuGaS2/g‑C3N4复合材料表现出强光响应、实现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进而提高产氢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60768.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nventor: 宋海欧 , 王长彬 , 陈世文 , 周田恬 , 赖倩 , 张树鹏 , 李爱民 , 史宸菲 , 杨绍贵 , 何欢 , 李时银 , 徐哲 , 祁承都 , 邱金丽 , 左淦丞 , 刘亚子 , 金鑫
IPC: B01J35/73 , B01J27/24 , B01J35/30 , B01J35/33 , B01J35/61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催化材料包括载体开口空心碳和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垂直生长在开口空心碳内外表面上;其制备方法为:开口空心碳与氮源、碳酸氢盐混合,然后高温煅烧,得到氮掺杂开口空心碳;然后将金属盐与尿素溶于溶剂中,加入氮掺杂开口空心碳,进行溶剂热合成反应得到。该复合催化材料通过将LDH垂直生长在氮掺杂开口空心碳内外表面,避免了金属团聚问题,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增加了活性位点,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实现过硫酸盐的高效活化从而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7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0519.4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藻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氮化碳g‑C3N4纳米片和Fe基体复合构成,g‑C3N4为载体,Fe单原子均匀负载在g‑C3N4表面,单原子Fe与4个N原子结合被限制在g‑C3N4层内;所述Fe单原子前驱体为碳化蓝藻;所述光催化剂由碳化蓝藻与g‑C3N4前驱体煅烧得到;通过碳化蓝藻改性g‑C3N4,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65730.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72 , C09D187/0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多种卤代多环芳烃的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钴/镍双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硫化钼(CNMMS)涂层材料;步骤2、制备固相微萃取纤维;步骤3、浸没式固相微萃取;步骤4、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多种卤代多环芳烃。本发明制得CNMMS涂层材料,并将其涂覆在不锈钢丝基底表面形成涂层,作为固相微萃取的萃取头对环境水样中的卤代多环芳烃物质进行萃取,通过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能同时检测出不同性质环境水样中的卤代多环芳烃,且具有较低的检出限,较宽的线性范围,测定环境水样中多种卤代多环芳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该测定方法具有优良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361150.0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B32/378 , C02F1/4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模板氮掺杂甘蔗渣生物炭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反复清洗后的甘蔗渣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进行低温碳化。然后将低温碳化后的产物与一定质量比的氢氧化钾在研钵中均匀混合,然后将均匀混合后的样品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进行活化。最后将所得的活化产物用盐酸中和过多的碱,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真空干燥后即得到自模板氮掺杂甘蔗渣生物炭电极材料。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甘蔗渣为原料制备管状结构生物炭用于电吸附并且无需添加额外模板,相较于同类技术,该电极的效果更优异,成本更低廉,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是实现“双碳”的有效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34835.2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H2O2/MnO2‑NaOH消解生物样品中纳米SiO2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H2O2消解包含在生物体内的有机质,使用MnO2促进剩余H2O2的分解,使用NaOH溶液对纳米SiO2进行消解。即含有SiO2的生物样品中加入过量H2O2加热消解,加入过量MnO2催化分解去除多余的H2O2,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消解纳米SiO2,使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等测定样品中Si的含量。本发明通过H2O2/MnO2‑NaOH体系消除生物有机质对纳米SiO2消解测定干扰的方法,完善了用显色法测定生物样中的纳米SiO2浓度,提高了其应用的普适性。工艺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534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35090.1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环境保护用城乡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处理罐组件、过滤处理组件和微型水质监测站。通过转动设置的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和三级过滤筒,利用离心力对污水进行分级过滤处理,并采用预先作用原理,在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和三级过滤筒内穿插设置过滤清洁组件,对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和三级过滤筒的筒壁实现清洁的同时,一级清理槽、二级清理槽和三级清理槽可收集通过过滤转筒组件的离心旋转所集中在筒壁周围的污物,实现了对过滤转筒组件的自清理的技术效果,并通过设置生物膜填料盘,运用生物膜过滤方法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过滤清除,对水质进行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5400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199470.6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PDI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I表面附着Zn2InS4纳米片,构成层次化直接Z型异质结,形成HC‑PDI@Zn2InS4复合光催化剂,其中,所述PDI为高结晶度PDI,具有棒状结构;其制备方法为:将3,4,9,10‑四羧酸酐、硫酸铵和咪唑在氮气氛围下恒温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然后加入盐酸使PDI析晶,抽滤,将所得产物洗涤,冷冻干燥,得到HC‑PDI;将HC‑PDI超声分散于甘油与水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三氯化铟、氯化锌和硫代乙酰胺,进行反应,使ZnIn2S4生长在PDI表面,反应结束,分离沉淀物,洗涤、干燥;该催化剂应能高效地可见光催化全解水,同时产生H2和O2,在光催化实际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799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1217633.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ZnIn2S4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ZnIn2S4生长于InVO4纳米片表面,构成S型异质结,形成InVO4@ZnIn2S4复合光催化剂;制备方法为:将十二水合钒酸钠和三氯化铟加入水中,搅拌均匀,调节体系pH为酸性,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得到沉淀,洗涤、冷冻干燥,得到InVO4纳米片;将InVO4纳米片分散于甘油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调节体系pH为酸性,再加入三氯化铟、氯化锌和硫代乙酰胺,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得到沉淀,洗涤、干燥;该催化剂能高效地可见光催化全解水,同时产生H2和O2,在光催化实际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26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3925.8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3/755 , C02F1/72 , B01J27/22 , B01J37/03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DH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催化材料包括载体MXene和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氢氧化物,所述金属为镍、钴和铁;其制备方法为:(1)将金属盐镍盐、钴盐、铁盐与尿素溶于醇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MXene,继续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2)悬浮液进行溶剂热合成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物;该LDH复合催化材料在LDH中引入MXene,LDH生长在MXene层间和表面,起到稳定作用,减少了金属离子的析出,避免了金属氢氧化物的团聚,提高了催化材料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通过自由基协同非自由基途径实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其过硫酸盐催化活性及稳定性优于LDH。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