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网系统抽采煤层瓦斯效果的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156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42099.0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一种基于管网系统抽采煤层瓦斯效果的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法,由模拟井下煤岩体的应力环境和瓦斯赋存状态的瓦斯抽采对象子系统,模拟井下的瓦斯抽采管网结构的瓦斯抽采子系统以及采集应力-应变参数、瓦斯流量、气体浓度、气体压力等监测参数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组成,能够实时监测到煤样应力以及形变量,监测抽采气体浓度、流量、压力等监测数据;本发明可以模拟真三轴原煤体在不同应力加载环境下,瓦斯气体在煤层-钻孔-管网流动的特征;可以模拟研究抽采负压-管网阻力-抽采流量的内在关联性,为抽采管网优化和智能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可以模拟气体驱替作用下煤层瓦斯-驱替气体的多元竞争吸附特性,并揭示气体驱替下管网瓦斯抽采的增产机制。

    一种智能监测瓦斯抽采管路运行状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81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12647.9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一种智能监测瓦斯抽采管路运行状况的方法,将甲烷传感器(8)、流量传感器(5)、超声波距离传感器(7)、位移传感器(11)安装在球形装置(6)内,将球形装置设置在瓦斯抽采管道(1)内,球形装置在瓦斯抽采管道内运动的同时,通过甲烷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抽采管道内部的甲烷浓度C、管道内的流量Q、球形装置与瓦斯抽采管道内壁的距离d以及球形装置的移动位移X;将上述数据传输到地面信息处理终端对数据处理分析,从而监测到瓦斯抽采管道是否发生堵塞或泄露。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到瓦斯抽采管路堵塞和泄露的位置,可以缩短修复管道的时间,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基于网络化模式的煤矿瓦斯抽采设计平台及其服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8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48184.2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网络化模式的煤矿瓦斯抽采设计平台及其服务方法,煤矿瓦斯抽采设计用户通过用户功能模块将煤矿瓦斯抽采的基础参数信息传到瓦斯抽采设计网站,数据存储中心对瓦斯抽采设计网站上获得的煤矿瓦斯抽采的基础参数信息进行自动存储,后台管理及设计人员模块对数据存储中心的煤矿瓦斯抽采工程参数进行定量化设计;本发明可以实现煤矿瓦斯抽采设计用户与后台管理及设计人员间的线上和线下交流沟通,平台操作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瓦斯抽采设计的规范化,以瓦斯抽采的多场耦合模型为计算依据,实现了瓦斯抽采工程参数的定量计算,提高了煤层钻孔瓦斯抽采的效率。

    一种以CO2炮为震源的工作面侧帮地震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97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61994.2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O2炮为震源的工作面侧帮地震探测方法,采用CO2炮作为工作面侧帮地震探测的震源;在回采工作面的进风巷内帮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布设多个CO2炮激发钻孔,将多个CO2炮一一对应布设在各个CO2炮激发钻孔内;在CO2炮激发钻孔所处内帮的巷道壁,并排等间距布设多个六分量检波器;开启采集主机使CO2炮沿CO2炮激发钻孔向回采工作面发射冲击能量,采集主机进行记录;采集主机将采集到的多次震动信号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结合现场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对回采工作面侧帮的地质异常构造进行预测。本发明可在CO2炮进行煤体压裂作业的过程中进行工作面侧帮地震探测,从而实现在不影响工作面施工的情况下进行工作面侧帮地震探测。

    一种基于减阻工作液的全封闭瓦斯抽采泵节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616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55901.8

    申请日:2018-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减阻工作液的全封闭瓦斯抽采泵节能系统,它包括瓦斯净化系统、瓦斯抽采泵工作液循环系统、补液系统和上位机监控系统。抽采管路中的瓦斯携带部分煤粉经旋风降尘装置净化,进入以高分子减阻液为工作介质的瓦斯抽采泵,并经气液分离器、液-液换热器循环使用减阻工作液,辅以瓦斯排气管路上的低阻力脱水器实现减阻液的全封闭式循环。通过液位传感器监测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位,由监控系统自动实现气液分离器中的补液,并实时监测减阻液的流量、换热器的压差、管路中的粉尘浓度等,保证地面抽采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该系统可大幅提高瓦斯抽采泵站的运行效率和节水能力,显著降低减阻液的成本,节约人力物力,应用广泛。

    一种地下煤火热能提取温差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5218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901215.X

    申请日:2016-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煤火热能提取温差发电系统,包括煤田火区(1)、煤田钻孔(2)、地下导热管路(3)、导热容器(4),导热容器(4)上设有泄压装置(5),还包括温差发电片组(6)和蓄电池(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差发电片组(6)设置在导热容器(4)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温差发电片组(6)的外侧设有冷端散热管(8)。本发明中温差发电片组是直接贴合在导热容器上,结构简单不需要多余的部件而且传热效率高,温差发电片组采用贴片式,最外层为冷端散热管,增加了热媒、冷媒与温差发电片组的接触面积,能够高效利用地下煤火的热能;温差发电系统工艺简单,能够很好的适应煤田火区的工程作业环境。

    一种利用乏风或低浓度瓦斯的直接发电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322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61254.9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一种利用乏风或低浓度瓦斯的直接发电方法及系统,一方面将乏风或抽采的低浓度瓦斯进行脱硫除尘处理后,经过气体分离装置去除瓦斯中的部分氧气,随后进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气道参与电化学反应;另一方面,外界空气进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气道参与电化学反应,同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向外界输出直流电。本发明直接将乏风或低浓度瓦斯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显著提高发电效率,不产生噪声和氮氧化物等污染;无需增加外部重整器,降低了系统复杂性和成本;同时避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低浓度瓦斯为燃料时的爆炸风险,可有效防止电池阳极发生氧化破坏、积碳及中毒等损害,是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乏风或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

    一种自密封式双层水平旋转盘卸灰阀

    公开(公告)号:CN105156704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605418.X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一种自密封式双层水平旋转盘卸灰阀,包括倒圆锥形的外壳(10),上、下层旋转盘(1、3)安装在转轴(5)上,位于上层旋转盘(1)下侧的上层密封盘(2)以及位于下层旋转盘(3)下侧的下层密封盘(4)固定于外壳(10)上。上层旋转盘下料口(11)与上层密封盘下料口(21)的重叠和下层旋转盘下料口(31)与下层密封盘下料口(41)的重叠不同时发生,实现交替卸灰的同时,对上下层密封盘(2、4)的下料口交替封堵,从而实现自密封功能。本发明外形锥度大,空间结构小,有利于实现除尘设备小型化,并且保证了卸灰过程的密封性,易安装和操作,稳定可靠。

    一种模拟热力耦合下煤体流固热化多场耦合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45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48515.X

    申请日:2017-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热力耦合下煤体流‑固‑热‑化多场耦合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煤样制备;装载试件、煤样气体吸附;设定型煤试件的初始围压、初始温度和初始轴向应力,以及温度和轴向应力的加载阈值;注入氧气,型煤试件升温;第一次数据采集;实施温度和应力联合加载;第二次数据采集;建立煤体渗流‑应力‑温度‑化学多场耦合模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揭示热力耦合下煤体的流‑固‑热‑化耦合作用机制。本发明实现了煤层应力加载下的自燃升温规律实验室模拟,可以用于定量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煤体的渗透性演化以及煤‑氧反应规律,为煤层自然发火地点和时间的预测,以及自燃最佳防控时机的确定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