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8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852029.2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能源梯级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核电站余热蓄能和分配再利用系统及方法,其利用包括核电厂乏燃料池的乏燃料余热、余热排出系统的停堆冷却余热和主蒸汽旁排系统的主蒸汽旁排系统热量,形成回收再利用系统。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过合理可行的装置和措施重新提取出热量,实现了稳定的梯级利用,在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能降低核电厂的温排水效应,有效的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96679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28782.0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发电厂能源综合利用无温排水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9),蒸发器(4),节流装置(10)和冷凝器(6);低压气态冷媒经过所述压缩机(9)加压后进入所述冷凝器(6),在所述冷凝器(6)中冷媒与汽轮机给水系统进行热交换,经所述冷凝器(6)加热后的冷媒流经所述节流装置(10),经所述节流装置(10)气化后的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4),冷媒在所述蒸发器(4)中将热量传递给汽轮机乏汽;在所述蒸发器(4)中冷凝后的冷媒重新进入了所述压缩机(9)。具有相当好的经济性和节能效果,而且避免了向环境排放温排水,整个热力系统不再依赖于水体热阱,即使在缺水和空气温度较高地区也有非常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0368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11887.0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02 , G21C15/14 , G21C19/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02 , G21C15/14 , G21C19/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水堆核电厂乏燃料池去浮系统,所述去浮系统包括:乏燃料水池,所述乏燃料水池包括内乏池和外乏池,所述内乏池和所述外乏池之间形成通道;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内乏池和外乏池之间,用于截留从所述内乏池流入所述外乏池的杂质;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外乏池的底部,另一端与冷却和净化装置相连接;以及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从所述内乏池的上部插入池内,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和净化装置相连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水堆核电厂乏燃料池去浮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池水的清澈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24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15605.7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连续梯形纵肋管,该纵肋管由基管(1)和非连续的梯形截面的纵肋(2)一体构成,基管(1)的外周向上均匀排列着多个翅片(2),且沿纵向方向上呈顺排或错排排列,纵肋和基管机械成型。相对于普通的连续纵肋管,其有金属材料消耗少、节约成本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30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127335.0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 G21C15/2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壳内的以安全壳内水箱为热源的分离式空气冷却热阱。其在安全壳内水箱内设置多根蒸发端热管,这些蒸发端热管分成若干组;每组蒸发端热管的顶部出口连通一路上升连接管的入口,该路上升连接管延伸出安全壳并且出口连通包括多根冷凝端热管的一组冷凝端热管的顶部入口,该组冷凝端热管的底部出口连通一路下降连接管的入口,该路下降连接管延伸进入安全壳并且出口连通一组蒸发端热管的底部入口。本发明为安全壳提供分离式热阱,使安全壳具备最终热阱的功能,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可使原本不具备最终热阱的安全壳,具备一定最终热阱能力;对于有最终热阱能力的钢制安全壳,也可通过分离式热阱增加冷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38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019.3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乏燃料贮存领域,涉及一种液体淹没式乏燃料贮存系统。采用非能动方式,解决实现乏燃料长期贮存。隔板为四周封闭的框架结构,并且在隔板的下部开设若干通水孔,隔板浸在冷却液中,位于隔板内侧的乏燃料贮存格架放置装载乏燃料组件的密封容器,乏燃料贮存池的隔板外侧区域的冷却液中放置分离式冷却装置的蒸发端,分离式冷却装置的冷凝端布置于地面上的空冷塔中。采用一个单独建造的水池作为乏燃料贮存池,用冷却液淹没盛有乏燃料组件的密封容器,乏燃料贮存池内冷却液的自然循环将乏燃料散发出的衰变热传递给分离式冷却装置,再通过分离式冷却装置通过空气将热量导出,从而可以替代乏燃料干式贮存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34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378.9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分离式空气冷却热阱的下沉式安全壳。所述的安全壳位于地下;其在安全壳的竖直段以及穹顶的外壁周围布置多根蒸发端热管,这些蒸发端热管被分成若干组;每组蒸发端热管的出口均连通一路上升连接管的入口,该路上升连接管的出口连通包括多根冷凝端热管的一组冷凝端热管的顶部入口,该组冷凝端热管的底部出口连通一路下降连接管的入口,该路下降连接管的出口连通一组蒸发端热管的入口。本发明为安全壳提供分离式热阱,使安全壳具备有最终热阱的功能,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可以使原本不具备最终热阱的安全壳,具备一定的最终热阱能力;对于有最终热阱能力的钢制安全壳,也可以通过分离式热阱增加冷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28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319.1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反应堆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事故后具有最终热阱的水淹式安全壳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解决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水全部蒸发水淹式安全壳丧失绝大部分的最终热阱问题。导流板为四周封闭的框架结构,并且在导流板的下部开设若干通水孔,导流板放置于水池底部,导流板环绕安全壳并浸在冷却水中,导流板外侧区域的冷却水中放置分离式冷却装置的蒸发端,分离式冷却装置的冷凝端布置于烟囱中。通过冷却液的自然循环将安全壳散发出的热量传递给分离式冷却装置,分离式冷却装置再通过烟囱将热量导出。本系统采用成熟的设备,非能动驱动,保证了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显著增加核电站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226466.7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农业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温室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单片机和运营模块,所述单片机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多个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读取多个传感器的信号,获取测量参数并发送至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获取到各个测量参数进行分析后,通过电路信号、电压信号或者协议控制被控设备执行各种运行指令;所述单片机还与云平台相连,具体通过通讯模块实现云平台与单片机间的数据上传和下发,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云平台连接终端,并将终端上的操作指令通过通讯模块下发至单片机,单片机进而控制被控设备,实现远程遥控;本公开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及环境参数定制全周期智能控制系统,提高温室种植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75681.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257 , G21C15/14 , G21C15/18 , G21D1/02 , G21D3/14 , F28D15/02 , F28D15/06 , F01K11/02 , F01K25/10 , F01D15/10 , F01K23/10 , F02C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的热电转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布雷顿循环装置,具有第一工质输入端、工质分流端、工质回流端和第一工质输出端,且还包括工质分流管路、工质回流管路和分流阀,第一工质输入端和第一工质输出端适于与热管热交换;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具有第二工质输入端和第二工质输出端;中间换热器具有热端入口、热端出口、冷端入口和冷端出口,热端入口连接工质分流端,热端出口连接工质回流端,冷端入口连接第二工质输出端,冷端出口连接第二工质输入端;控制器,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负荷需求信号控制分流阀的开度,以调节工质分流管路通过工质回流端传递给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第一工质比例。本申请能够提高热电转换系统的循环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