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42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75036.9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开关切换装置和控制装置;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包括双向变流装置和超级电容;压缩空气储能装置与风电机组以及开关切换装置连接;双向变流装置连接于超级电容和开关切换装置之间;开关切换装置与风电机组连接,开关切换装置用于控制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向风电机组或者超级电容供电,还用于控制风电机组与超级电容之间的电力传输;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双向变流装置、以及开关切换装置工作。实现了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池容量和负载供电时间之间的合理化高效配置,提高了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整体可靠性,降低了安全风险和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5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20800.X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渣燃料化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单元,用于给所述反应单元加热的加热单元,与所述反应单元相连的进料单元,与所述反应单元相连的能量转换单元以及分别独立地与所述反应单元和所述能量转换单元相连的换热单元;所述能量转换单元还与所述进料单元相连;本发明所述处理装置通过对反应单元、加热单元、能量转换单元以及换热单元的之间连接结构的优化,能够高效处理中药渣,使其变为碳化燃料,并有效利用了处理过程中的产生的水蒸气,最大限度的提升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进料单元的电耗;整个流程未采用额外溶剂,无毒无害,同现有技术相比,处理过程更加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9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1893.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1K27/00 , F01K13/00 , F01K13/02 , F01D15/10 , F01D13/00 , F01D13/02 , F04B35/04 , F04B39/06 , F04B4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并联组合式压缩空气储能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模块、储气装置、高压透平模块和第一低压透平模块;所述第一低压透平模块与第二低压透平模块并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工作模式:储能模式、蓄热循环模式、串联发电模式、切换模式和并联发电模式,根据储气的压力状态选择串联发电模式或并联发电模式。本发明解决了储气压力变工况下透平机组偏离设计点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达到了降低储气装置设计体积和储气投资的目的,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97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36818.5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电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发电储能系统。发电储能系统包括发电机和储能装置,发电机和储能装置均与电网电连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确定电网的实际需求;若确定实际需求为调节功率需求,则根据调节功率需求控制储能装置向电网传输功率或吸收功率;若确定实际需求为调节频率需求,则根据调节频率需求,基于微分控制和功‑频下垂控制确定电网的需求功率,以对发电储能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发电储能系统,能够提高发电储能系统的出力稳定性和控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550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432556.X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转移弧堆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工控机、等离子粉末堆焊机、数据采集装置和视觉传感器单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电流和电压并传输至工控机,视觉传感器单元采集热影响区高温散斑图像并传输至工控机;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得到散斑图像的ROI区域的平均应变;通过PID控制方式,调节焊接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工控机在线控制焊接过程,避免直接在等离子粉末堆焊机上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在实际作业环境内的走动,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计算热影响区的平均应变,能实现应变数据的实时和精确测量,为后续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的精确调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6055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32556.X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转移弧堆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工控机、等离子粉末堆焊机、数据采集装置和视觉传感器单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电流和电压并传输至工控机,视觉传感器单元采集热影响区高温散斑图像并传输至工控机;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得到散斑图像的ROI区域的平均应变;通过PID控制方式,调节焊接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工控机在线控制焊接过程,避免直接在等离子粉末堆焊机上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在实际作业环境内的走动,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计算热影响区的平均应变,能实现应变数据的实时和精确测量,为后续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的精确调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9537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38633.5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康力昆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燃气轮机远程传输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燃气轮机,用于产生运行数据;数据发送端,用于采集燃气轮机的运行数据,并将燃气轮机的运行数据转换成适合卫星传输的卫星短报文协议数据,并予以发送该卫星短报文协议数据;数据接收端,用于接收卫星短报文协议数据,将卫星短报文协议数据逆转换成燃气轮机的运行数据;服务端,用于显示燃气轮机的运行数据。本发明采用卫星短报文通信技术进行数据发送、传输、接收及处理,消除了常规有线通信方式安全性和保密性隐患,突破空间或地域限制,符合燃气轮机运行数据远程传输要求,创新了卫星通信系统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对提高燃气轮机重要运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6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3132.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电、气储存与供应的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包括热网回水管道、余热利用装置、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和空气透平发电装置;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热泵机组和第二热泵机组,第一热泵机组包括第一热泵本体和第一余热循环管路,第一余热循环管路和第一热泵本体、电厂机组均连接,第二热泵机组包括第二热泵本体和第二余热循环管路,第二余热循环管路和第二热泵本体、电厂机组均连接,热网回水管道包括第一路和第二路,第一热泵机组与第一路连接,第二热泵机组与第二路连接;压缩空气储能装置与余热利用装置、空气透平发电装置均连接。如此,能够有效利用余热,提高能源的供应灵活度以及综合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7043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896666.4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超临界压力水为热媒的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系统及方法,压缩空气储热和放热过程均采用二次回路,以超临界压力水作为中间热媒,采用导热油作为储热介质,利用超临界压力水安全性好和导热油储热压力低、温度区间大的特点,既避免了水高温高压储存难题,又解决了高温空气向导热油泄露的问题。将热媒超临界压力水的压力始终控制在临界压力之上,避免超临界压力水变为蒸汽,减少了管道和设备体积,也使系统更加简化。超临界压力水作为中间热媒,只在闭式循环内流动,不进行储热,不会大幅增加投资。本发明与传统的采用导热油的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相比,安全性大幅提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22761.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空气储能装置。该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包括:充气母管、放气母管、多个并联连接到所述充气母管和所述放气母管的储气模组、设置于所述充气母管和所述放气母管上的疏水模块,各储气模组之间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各储气模组包括泄压单元、多个并联连接至所述充气母管和所述放气母管的储气单元,且多个储气单元沿垂直方向由低到高分层设置,每个储气单元包括多个串联的储气管道。该压缩空气储能装置选址及布置方式更加灵活,也可以进行大规模储气,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检修运维方便,压力损失小及疏水顺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