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718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42677.4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MoS2微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通过沉淀法制备具有棒状结构的四硫代钼酸铵前驱体,煅烧法将前驱体分解,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MoS2微米棒,该中空微米棒由超薄MoS2纳米片组装而成,微米棒的直径为50nm~10μm,长度为2μm~50μm,比表面积10~100m2/g,其基本单元超薄纳米片的片长为片厚为2~50nm。该种MoS2中空微米棒材料可以很好的将纳米结构的高性能及微米尺寸的可控优势结合起来。该制备方法对沉淀法获得的前驱体具有很高的形貌继承性,通过控制前驱体的形貌及煅烧条件得到具有不同形貌的MoS2中空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64232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02286.6
申请日:2016-01-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10 , C02F1/70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10 , B01J35/1014 , B01J35/1066 , C02F1/70 , C02F2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负载型石墨相碳化氮复合材料,公开了一种负载贵金属(Ag、Au)的复合纳米催化材料及其在催化对硝基苯酚还原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两步法合成技术,首先利用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三聚氰胺原料,经过高温缩合处理合成多孔石墨相碳化氮,然后利用紫外光还原技术,将贵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多孔石墨相碳化氮的基体和孔道里,最后得到分布尺寸且大小均一,直径20~30 nm的Ag贵金属纳米颗粒,循环利用和贵金属负载量可调,且具有回收的经济性。该催化剂在催化对硝基苯酚还原中显示出稳定和优越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0082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36552.7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1G39/06 , B01J20/02 , C25B1/04 , H01M4/58 , C10M125/22 , C10M169/04 , C10N3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C01G39/06 , B01J20/0218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C10M125/22 , C10M169/04 , C10M2201/066 , C10M2209/1003 , C10N2230/06 , C25B1/04 , H01M4/5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和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性能微纳多级结构MoS2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一种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聚二醇,使反应生成的MoS2超薄纳米片自组装成纳米球单元,纳米球单元进一步组装成为具有微纳多级结构的微球,该微球直径为2~10μm,纳米球的直径为50~200nm,纳米片的片长为100~300nm,片宽为100~300nm,片厚为2~50nm,纳米球单元相互交织形成微球,微球的比表面积10~100m2/g。该种MoS2微纳材料不仅能够发挥纳米单元高活性和效率的优势,该制备方法是在水热条件下一步完成,具有过程简易、低能耗低成本、制备周期短、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有利于工程化大规模制备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4112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99376.7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B01J23/8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高效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LiCuTa5O14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式为LiCuTa5O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光催化剂具有光谱响应范围宽,光转换效率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分解有害化学物质、有机生物质和杀菌的作用;另外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温度低,成本低,适合工业生产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2504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99848.9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4B35/49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损耗温度稳定型低介电常数微波介电陶瓷LiMgNb5O14及其制备方法。(1)将纯度为99.9%(重量百分比)以上的Li2CO3、MgO和Nb2O5的原始粉末按LiMgNb5O14的组成称量配料;(2)将步骤(1)原料湿式球磨混合12小时,球磨介质为无水乙醇,烘干后在1050℃大气气氛中预烧6小时;(3)在步骤(2)制得的粉末中添加粘结剂并造粒后,再压制成型,最后在1100~1150℃大气气氛中烧结4小时;所述的粘结剂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聚乙烯醇的添加量占粉末总质量的3%。本发明制备的陶瓷烧结良好,介电常数达到22.1~22.9,其品质因数Qf值高达117000-1520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小,在工业上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78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30394.3
申请日:2025-01-08
IPC: C08G83/00 , C25B11/085 , C25B11/073 , C25B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到甲醇和乙醇氧化。本发明选用有机配体9,10‑蒽二酸、2,4,6‑三(4‑吡啶基)‑1,3,5‑三嗪、硝酸镍、而溶剂体系为去离子水、N,N‑二甲基乙酰胺、质量浓度为37% HBF4组成的混合溶液,经过水热法得到的一例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将合成材料组装成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催化甲醇乙醇氧化的测试。本发明的优点是: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晶体纯度高、产量高;并且结构新颖。我们通过实验测试数据分析Ni‑MOF材料具有优越的电催化甲醇乙醇氧化活性。而在经过与乙炔黑(AB)复合后,复合材料AB&Ni‑MOF(1:1)具有更加优越的甲醇、乙醇电传感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229318.7
申请日:2023-09-15
IPC: C04B11/036 , C04B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撞击实现磷石膏净化的装置,本发明涉及磷石膏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磷矿石制取磷酸产生的副产品磷石膏收利用的难题,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撞击流煅烧罐(1)、循环陈化罐(2)和预干燥滚筒(3)组成,其中撞击流煅烧罐(1)顶部通过管道与预干燥滚筒(3)的进风口连接,撞击流煅烧罐(1)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陈化罐(2)的顶部连接;并应用本发明装置提供了一种利用净化磷石膏制备高品质β石膏的方法。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制得的β石膏粉半水β石膏含量≥90%,AIII无水石膏为0,DH二水石膏含量≤1.5%。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65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054858.7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307/33 , C07F9/30 , C07C269/06 , C07C27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蛋氨酸内酯的合成方法,将L‑蛋氨酸、卤代烃、相转移催化剂溶于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之后加入酸,搅拌至反应完全;在不分离中间体的情况下,向体系中加入碱,并滴加氨基保护试剂,随后于室温下搅拌使其溶解,反应完毕后析出的固体用无水乙醇洗涤、过滤、烘干得到产物L‑蛋氨酸内酯盐酸盐。该反应避免了分离中间体L‑蛋氨酸内酯盐酸盐,并采用更绿色的水作为反应溶剂,以绿色节能的方法较高产率的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步骤简单,后处理简单,污染少的优点,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788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47189.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B22F9/20 , H01M4/90 , B01J23/75 , B01J35/45 , B01J37/16 , B01J35/33 , C07C213/02 , C07C215/76 , B01J37/08 , B22F1/16 , B22F1/054 , B82Y30/00 , B82Y40/00 , C30B29/02 , C30B1/10 , C30B1/02 , C25B1/02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单晶钴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采用梯度高温热解还原技术,将无机钴盐及柠檬酸球磨混合,通过调节两者的比例,在特定的温度下热处理得到碳包覆单晶钴纳米颗粒。本发明先在较低温度下得到钴的氧化物,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碳热还原得到单晶钴颗粒,柠檬酸同时充当碳源及还原剂,该工艺简单、不需要有毒有害试剂,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反应的环境友好性,适用于批量生产。同时,所得的碳包覆单晶钴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催化领域、燃料电池与金属‑空气电池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0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79652.3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柱撑型铜基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应用,属于晶态多孔材料制备和气体分离技术领域。该材料基于结构简单、廉价易得的有机配体双环[1.1.1]戊烷‑1,3‑二甲酸、(E)‑1,2‑二(4‑吡啶基)乙烯与三水合硝酸铜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而得。[Cu2(bcp)2(bpe)]n使用的有机配体双环[1.1.1]戊烷‑1,3‑二甲酸具有刚性桥环结构,使得该材料的孔道不易坍塌,为材料的气体吸附能力提供了结构基础,材料的部分孔道表面由六元芳香环组成,使得材料的孔道表面与乙炔分子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强化了材料对于乙炔分子的吸附,[Cu2(bcp)2(bpe)]n的两重互穿结构,对乙炔二氧化碳的吸附选择性达到了44.6,对乙炔二氧化碳的分离系数达到了11.3,实现了乙炔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有效降低了分离过程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