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1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7274.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G16H20/40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放射治疗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数据同步映射模块、数据清洗标注模块、数据分析优化模块以及数据可视化模块;其中;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用于采集来自不同设备的多源数据;数据同步映射模块: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实时同步和空间对齐;数据清洗标注模块:对数据同步映射模块的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和清洗并进行标注;数据分析优化模块:用于识别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关系,并优化放射治疗方案。本发明,通过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同步与清洗,并采用集成学习与遗传算法优化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数据一致性与准确性,推动了放射治疗的个性化和精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93286.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C12Q1/70 , C12Q1/6841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成像质谱流式技术的EBER1/2金属标签探针、制备方法和试剂盒。其是将EBER1/2检测探针修饰后,再标记上金属标签。本发明首次使用金属标记的检测探针用于同时检测EBER1/2的表达,使其可以应用于成像质谱流式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报告完全一致。能帮助准确定位EBER阳性细胞位置,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69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50260.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AI的骨康复辅助决策系统,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样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样本患者的多维信息、康复方案、康复状态信息及康复进展信息;样本分析模块,用于确定多个方案相关因子、康复监测因子及康复评价因子;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患者的多维信息;样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相似样本患者;方案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康复方案和康复监测方案;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康复状态信息;进展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康复进展信息;方案调整模块,用于通过方案调整模型对当前患者的康复监测方案进行调整,具有实现灵活调整骨康复方案,并对患者的康复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8580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84982.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G06F18/213 , G06F18/243 , G06N3/0464 , G06N3/08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代谢谱分析的心血管年龄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生物数据处理领域,包括:获取健康人群和患有心血管疾病人群的血液样本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特征选择,确定相关代谢物;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血管年龄预测模型并训练,得到经训练的心血管年龄预测模型;获取待检测人员的血液样本并处理得到相关代谢物对应的代谢特征所构成的代谢组学特征矩阵,将代谢组学特征矩阵输入经训练的心血管年龄预测模型,经过代谢特征表示模块,得到代谢特征表示,代谢特征表示输入特征表示处理模块,预测得到待检测人员的心血管年龄,并计算得到心血管年龄加速度。本发明解决现有心血管年龄预测成本高、准确性低、缺乏广泛验证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4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82154.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G16H50/20 , G16H50/30 , G06F18/2411 , G06F18/243 , G06N3/08 , G06N20/10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系统疾病预测及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预测模型;基于训练集对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预测模型分别进行训练;采用验证集验证神经系统疾病预测模型的性能,选出性能最好的机器学习方法;采用选出的机器学习方法针对特定疾病建立神经系统疾病分类模型并进行训练;采用SHAP值分析神经系统疾病分类模型中不同特征的影响程度。本发明筛选出最佳的机器学习方法以建立模型,评估发生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并基于SHAP算法进行分析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相互区分的特征指标以及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独特血液学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6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0161.4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G01N21/6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拉曼光谱结合深度学习的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所述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采集数据集并训练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实现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所述胶质母细胞瘤检测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时,选择基于残差网络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本发明采用拉曼光谱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别正常脑组织和胶质母细胞瘤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8593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33520.X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A61M5/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看动脉血回流的动脉穿刺留置针,涉及到医用装置领域,包括肝素帽,所述肝素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Y形管,所述Y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接头,所述延长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子,所述肝素帽的内壁安装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安装有留置针,所述肝素帽的内壁套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针翼。本发明通过设置夹子,可以按压变形封堵延长管,通过设置留置针,进行扎针作业,通过设置外套管,使用时将外套管停留在动脉内,通过设置针翼,便于推动针翼带动推杆与留置针整体移动,通过设置安装块,确保肝素帽整体的密封,通过设置活动孔,给予第一球头安装和活动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496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09212.0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医院内细胞制品无菌质控放行检验的小型微生物隔菌培养小室及培养小室叠放系统,培养小室由盒体组件和盖体组件组装而成,盖体组件包括了透气滤膜,盖体组件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的扣设于盒体组件一侧,使得结构简单,且密封性高,能够很好的提供微生物隔菌培养,而且培养小室能够进行重复利用,从而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培养小室的叠放系统,其包括了动力系统组件及对称分布于其两端的储存架组一和储存架组二,所述储存架组一和储存架组二能够进行横向、纵向移动,从而能够使得动力系统组件能够快速的定位于待取出的培养小室,动力系统组件能够将培养小室同时推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99920.1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 厦门柏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PCR熔解曲线分析技术检测DPYD基因多态性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涉及c.1236G>A、c.1679T>G、c.2846A>T、IVS14+1G>A四个突变位点的检测,可区分DPYD多个突变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通量高、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合大规模临床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883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56952.9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IPC: A61K31/519 , A61K31/49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联合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联合用药物组合物的活性组分由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组成;所述第一活性组分选自塞利尼索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溶剂化物、代谢产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第二活性组分选自利坦色林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溶剂化物、代谢产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该联合用药物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降低塞利尼索的用药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还具有比使用单一塞利尼索更显著地抑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