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809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47160.6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李少坡 , 查春和 , 李家鼎 , 丁文华 , 张国栋 , 李群 , 谌铁强 , 田鹏 , 陈延清 , 李永东 , 姜中行 , 王立峰 , 周德光 , 白学军 , 隋鹤龙 , 马长文
Abstract: 一种环焊缝性能优良的X90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高强度管线钢生产技术领域。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3~0.07%,Si:0.10~0.30%,Mn:1.80~2.00%,P:≤0.015%,S:≤0.005%,Alt:0.02~0.06%,Nb:0.03~0.07%,Ti:0.008~0.025%,Ni:0.00~0.30%,Cr:0.00~0.25%,Cu:0.00~0.30%,Mo:0.00~0.25%,N:≤0.008%,B:≤0.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且C+Nb:0.10~0.13%,Cr+Mo:0.15~0.40%,均为重量百分数;并且CEIIW:0.41~0.48%,CEPcm:0.16~0.20%;制备方法包括钢水冶炼、钢板控轧控冷、半自动药芯自保护环缝焊等工序。优点在于,产品具有优良的环焊缝性能,可应用于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84627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73983.1
申请日:2014-03-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海底管线钢低温止裂韧性的生产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适用于海底管线钢宽厚板产品的生产。该方法在不改变现有产品化学成分体系的前提下,对冶炼连铸技术、加热制度、轧制规程、水冷工艺和堆垛缓冷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低温浇钢技术、连铸高拉速控制、轧制道次呈近似正态分布、冷速、冷却水温、钢板堆垛温度和堆垛时间的控制,大大提高了海底管线钢厚度方向心部夏比冲击韧性、低温落锤韧性DWTT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有效地改善了海底管线钢低温止裂韧性,提高了管线铺设工程及管线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2798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03645.X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大壁厚X80HD大变形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中厚板生产和直缝埋弧焊管生产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4%≤C≤0.09%,Si≤0.35%,1.5%≤Mn≤1.85%,P≤0.012%,S≤0.004%,0.02%≤Nb≤0.05%,0.008%≤Ti≤0.025%,0.10%≤Ni≤0.50%,0.10%≤Cr≤0.45%,0.10%≤Cu≤0.30%,0.10%≤Mo≤0.35%,0.020%≤Alt≤0.070%,B≤0.0005%,Ca≤0.0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包含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加热、控制轧制、弛豫相变控制、快速冷却等工序,轧后钢板的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少量的M/A,其中铁素体含量在60%~85%,贝氏体和M/A含量在15%~40%。优点在于,得到的X80HD大变形钢管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高的加工硬化指数、高的均匀延伸率、低的屈强比,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377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050196.6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韧性优良的X7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技术领域。钢板化学成分为:C:0.03~0.08%,Si:0.10~0.45%,Mn:1.40~1.69%,P:≤0.015%,S:≤0.005%,Alt:0.01~0.06%,Nb:0.01~0.05%,Ti:0.004~0.014%,N:≤0.008%,H:≤0.0002%;在上述的钢成分中还可含有Mo:0.00~0.30%,Ni:0.00~0.30%,Cr:0.00~0.30%,Cu:0.00~0.30%中的1~4种,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均为重量百分数;相应的制备方法包括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加热、控制轧制、加速冷却等工序。优点在于,韧性优良,可抗大变形,广泛应用于永冻层引起的地面液化沉降、地震区地面滑坡变形和深海铺设管线等易发生大塑性变形的管道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38051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359346.7
申请日:2011-11-13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76
Abstract: 一种提高热轧钢板控制冷却温度均匀性的方法,属于中厚板控轧控冷技术领域。热轧后的钢板穿过控制冷却装置,控制冷却装置的冷却强度保持不变,将钢板划分为头部低温区、均匀温度区、尾部低温区三个区域,通过辊道速度的变化来控制钢板三个区域在冷却装置内的停留时间,实现均匀的终冷温度。优点在于,对供水阀门的响应时间要求不高,易于控制,可以实现在冷却区域较短的情况下的钢板头尾遮蔽,钢板的遮蔽平滑过渡,得到更为均匀的温度场。
-
公开(公告)号:CN102304667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82962.7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韧性优良的X100管线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管线钢生产技术领域。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3~0.07%,Si:0.10~0.45%,Mn:1.50~1.79%,P:≤0.012%,S:≤0.003%,Alt:0.02~0.06%,Nb:0.05~0.10%,V:0.02~0.08%,Ti:0.005~0.040%,Ni:0.20~0.50%,Mo:0.20~0.50%,N:≤0.008%,H:≤0.0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铁水脱硫、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加热、轧制、冷却、矫直工序。优点在于,X100钢板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夏比冲击韧性:-20℃,全尺寸10×10×55mmV型缺口试样,夏比冲击功(CNV)≥330J,夏比冲击剪切面积≥90%;落锤性能:-20℃,全壁厚试样落锤剪切面积(DWTT SA)≥85%。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079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10084432.4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韧性优良的高强度低屈强比X80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低碳结构钢生产技术领域。板坯成分为C:0.02~0.08%,Si:0.01~0.35%,Mn:1.40~1.85%,P:≤0.015%,S:≤0.004%,Alt:0.01~0.06%,N:≤0.008%,H:≤0.0002%,Ti:0.008~0.02%,Nb:0.03~0.11%,Mo:0.01~0.35%,Ni、Cr、Cu复合添加,且Ni+Cr+Cu≤0.9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板坯加热温度为1120~1220℃;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完成第一阶段控制轧制,单道次压下率在15~30%,其终止轧制温度为960-1080℃;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完成第二阶段的控制轧制,其终止轧制温度为770~830℃范围;再以10~30℃/s的速度冷却至450~580℃。优点在于,该钢板强度高、韧性好、屈强比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624688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091182.7
申请日:2009-08-14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韧性优良的大壁厚X70站场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低碳结构钢生产技术领域。板坯化学成分为C:0.03~0.09%,Si:0.01~0.30%,Mn:1.40~1.85%,P:≤0.015%,S:≤0.004%,Alt:0.01~0.06%,N:≤0.008%,H:≤0.0002%,Ti:0.008~0.02%,Nb:0.03~0.10%,Mo:0.01~0.30%,还含有Cu:0.00~0.30%、Ni:0.00~0.30%、Cr:0.00~0.30%中选择的1~3种,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板坯加热温度为1140~1240℃;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完成第一阶段控制轧制,单道次压下率在10~30%,其终止轧制温度为1000-1080℃;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完成第二阶段的控制轧制,其终止轧制温度为770~830℃范围;再以10~30℃/s的速度冷却至440~580℃。优点在于,该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低温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079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84432.4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韧性优良的高强度低屈强比X80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低碳结构钢生产技术领域。板坯成分为C:0.02~0.08%,Si:0.01~0.35%,Mn:1.40~1.85%,P:≤0.015%,S:≤0.004%,Alt:0.01~0.06%,N:≤0.008%,H:≤0.0002%,Ti:0.008~0.02%,Nb:0.03~ 0.11%,Mo:0.01~0.35%,Ni、Cr、Cu复合添加,且Ni+Cr+Cu≤0.9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元素。板坯加热温度为1120~1220℃;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完成第一阶段控制轧制,单道次压下率在15~30%,其终止轧制温度为960-1080℃;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完成第二阶段的控制轧制,其终止轧制温度为770~830℃范围;再以10~30℃/s的速度冷却至450~580℃。优点在于,该钢板强度高、韧性好、屈强比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0243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383013.6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屈强比抗酸性海底管线钢的生产方法,属于低碳微合金钢生产技术领域。在不改变现有的低C、低Mn及适量的Nb、Ni、Cr、Cu复合添加成分体系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先进的冶炼连铸工艺技术来控制碳当量窄波动范围与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及形态,并采用弛豫相变工艺控制钢板的组织形态与采用新的水冷控制模式提高钢板的水冷均匀性,从而有效控制了钢板横纵向低屈强比和提高了抗硫化氢应力腐蚀(HIC)的性能。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生产的低屈强比抗酸性海底管线钢性能达到以下水平:屈强比:横向≤0.86,纵向≤0.83;抗HIC性能:满足NACE TM0284‑96标准A溶液条件下裂纹长度率CLR≤15%、裂纹厚度率CTR≤5%、裂纹敏感率CSR≤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