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6041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64692.X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1/461 , C02F1/28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吸附—电解—曝气协同一体化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装置,包括可移动漂浮平台及安装在可移动漂浮平台上的微孔曝气装置、微电流电解装置、吸附装置。所述微孔曝气装置包括小型空气压缩机、输气导管、超微气泡发生器。所述微电流电解装置包括微电流电解电源、与微电流电解电源连接的微电流电解阳极及微电流电解阴极。微电流电解阳极及微电流电解阴极竖直插入水体中,吸附装置位于微电流电解阳极和微电流电解阴极之间,超微气泡发生器安装在微电流电解阳极和微电流电解阴极下方。本发明可同时有效处理氮磷及杀灭藻类,适用于小型湖泊、景观水体、河流等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治理,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94521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195050.X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浅景深效果的多摄像头拍摄方法,其应用在具备多个摄像头的立体摄像装置中,各摄像头可同时对被摄场景进行曝光获得照片,然后通过对上述多摄像头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多幅照片进行多基线摄影测量计算,生成被摄场景的三维模型,再根据用户提供的光学参数对三维模型进行模拟成像,最终生成一幅带有浅景深效果照片。本发明可以在轻便的便携式移动设备上实现一般只能在更昂贵和笨重的专业摄影器材上才能实现的浅景深效果,并且由于使用了被摄体的深度信息,此浅景深效果十分自然,优于现有的不使用深度信息而生成浅景深的软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9940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2777.7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5B19/418
Abstract: 一种水体排污巡游监控取证的系统,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上的排污信息获取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水下视频摄像头、控制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动力推进器。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排污信息获取单元实时获得的水体排污数据计算污染物浓度值或综合毒性指数的超标程度,并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识别到水域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值或综合毒性指数的超标程度达到最大值时启动水下视频摄像头进行排污过程拍摄取证。本发明可对单个排污口或取水口的各种水体隐蔽非法污染排放和突发水污染进行巡游监管,通过系统编组实现大面积水域、多个排污口以及突发水污染的时空连续性覆盖监控,杜绝水利或环保部门对水体隐蔽排污和其他非法排污行为的执法监管盲区。
-
公开(公告)号:CN10242449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308276.2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封闭水域大型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可移动漂浮平台,所述可移动漂浮平台上设有水质处理装置,所述水质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单元、吸附单元、微电流电解离子释放单元、微纳米曝气单元、水质交换单元,所述可移动漂浮平台上还设置有水质信息反馈装置及水质净化控制装置,水质净化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微电流电解离子释放单元、微纳米曝气单元、水质交换单元、指令显示单元连接。本发明水质处理装置中各处理单元通过与水域水体的直接接触,依靠过滤、吸附、电解产生活性离子的氧化、微纳米气泡的界面活性等作用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就地处理,可有效解决湖泊、水库、池塘、景观水体等缓流或封闭性水域的富营养化、农药、有机物及重金属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0882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0537941.7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的可回收吸附袋,包括内层袋、包围设于内层袋外围的外层透水袋,所述内层袋和外层透水袋之间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所述内层袋为气囊袋,外层透水袋内填塞吸附材料袋,吸附材料袋中装有用于吸附水中的污染物的吸附材料,所述内层袋镶嵌有充气触发装置,充气触发装置通过入水可自动触发充气,使内层袋迅速膨胀浮起于水体。本发明不仅可快速净化水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储存运输,所用材料环保,同时袋体可回收,填充材料可分类别选择性更换,高效循环利用,不会产生二次灾害或污染,特别适用于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理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6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554452.9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11/04 , C02F11/00 , C02F1/28 , C05B17/0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富营养化水体内源磷释放并回收利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包括隔绝罩、吸附隔绝层、搅拌系统,所述隔绝罩用于置于泥‑水界面,所述吸附隔绝层位于所述隔绝罩上方,所述吸附隔绝层中填充磷吸附材料,所述隔绝罩的底端插入底泥后与所述吸附隔绝层形成密闭空间,为底泥磷释放创造厌氧环境;所述搅拌系统用于对所述吸附隔绝层和所述隔绝罩形成的密闭空间中的水体及表层底泥进行扰动,以加速表层底泥磷释放与水体磷吸附。本发明可实现底泥磷的减量化修复与资源化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现场可操作性强、经济、环保,为底泥磷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1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80416.1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河流水体全断面多尺寸微塑料同步富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过滤与收集单元、样点定位单元和采样启闭单元,过滤与收集单元内设不锈网状钢圈、多组漏斗式微塑料过滤器、样品收集瓶等用于多尺寸微塑料样品的快速同步富集;样点定位单元由四支定位杆组成,通过牵引绳上设置的挂钩固定过滤与收集单元,结合定滑轮、升降控制按钮实现断面不同水平位置、垂向深度的精准定位;采样启闭单元用于控制水样微塑料过滤与收集的时间节点,实现采样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发明可实现小型河流断面不同位置多粒径微塑料同步富集,操作便捷,有效提高微塑料的采样效率,为准确评价河流水体微塑料丰度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6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54452.9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11/04 , C02F11/00 , C02F1/28 , C05B17/0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富营养化水体内源磷释放并回收利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包括隔绝罩、吸附隔绝层、搅拌系统,所述隔绝罩用于置于泥‑水界面,所述吸附隔绝层位于所述隔绝罩上方,所述吸附隔绝层中填充磷吸附材料,所述隔绝罩的底端插入底泥后与所述吸附隔绝层形成密闭空间,为底泥磷释放创造厌氧环境;所述搅拌系统用于对所述吸附隔绝层和所述隔绝罩形成的密闭空间中的水体及表层底泥进行扰动,以加速表层底泥磷释放与水体磷吸附。本发明可实现底泥磷的减量化修复与资源化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现场可操作性强、经济、环保,为底泥磷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269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610988614.4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动土工布的土壤重金属电促淋洗去除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施加淋洗剂,将淋洗剂与土壤用翻耕机混匀,使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淋洗解吸到土壤溶液中;在土壤中平行间隔埋设EKG电极,作为电动力学的阳极和阴极材料;在0.2‑4V/cm的电势梯度下采用间歇通电方式,使农田土壤中带正电的重金属通过淋洗解吸到土壤溶液中,并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富集,然后在电极液循环冲洗的作用下迁移出土壤;冲洗出来的电极液经处理后循环回用于冲洗电极。本发明可提升化学淋洗的作用效果,促进淋洗液的排出,同时有效避免电动修复过程中土壤酸碱化的问题,且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电极的现场安装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5560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130987.7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昆明市东川金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0/0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我国选铜尾砂资源化利用程度很低,堆放处置会破坏生态环境和威胁生产安全这一难题,提出以选铜尾砂为原料制备功能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技术关键过程包括:(1)对选铜尾砂进行粒径筛选,去除粗粒级尾砂;(2)过粒径筛选后得到的细粒级尾砂进行表面活化;(3)对表面活化处理后的细粒级尾砂进行镧系负载。本发明制得的功能材料对水中磷酸盐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可用于天然水体和各种废水的除磷净化,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和商业开发价值;且该功能材料的制备实现了选铜尾砂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符合我国实现废弃物质资源再生,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战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