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5771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775926.8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 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量测数码相机的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直接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进行自检校空中三角测量,得到加密点基于原始影像的像方坐标、物方坐标、每张相片的外方位元素和非量测数码相机自检校模型参数;利用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进行影像匹配生产DEM数据;利用DEM数据进行影像数字微分纠正,生产DOM数据;根据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对原始影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影像;基于校正后的影像和外方位元素建立立体模型,基于立体模型生产DLG数据。本发明在生产DEM数据和DOM数据时,直接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进而生产DEM数据和DOM数据,省去了原始影像校正处理环节,节省生产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5769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778005.7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 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物主体高程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数字地形图数据获取初始建筑物轮廓范围Q0,将Q0与DSM数据套合,并根据Q0的各个方向内缩D个像素,得到建筑物有效轮廓范围Q1;S2.计算建筑物有效轮廓范围Q1内所有DSM数据的第一高程信息集合X,计算建筑物主体高程置信区间[θ1,θ2];S3.获取第一建筑物高程信息集合X中满足置信区间[θ1,θ2]的第二高程信息集合X',再根据第二高程信息集合X'内高程值的点位坐标与建筑物有效轮廓范围Q1、DSM数据范围的几何位置关系,得到可靠高程信息集合X″;S4.根据建筑物主体的可靠高程信息集合X″,计算得到建筑物主体高程值。本发明对三维仿真、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5771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75926.8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 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1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量测数码相机的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直接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进行自检校空中三角测量,得到加密点基于原始影像的像方坐标、物方坐标、每张相片的外方位元素和非量测数码相机自检校模型参数;利用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进行影像匹配生产DEM数据;利用DEM数据进行影像数字微分纠正,生产DOM数据;根据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对原始影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影像;基于校正后的影像和外方位元素建立立体模型,基于立体模型生产DLG数据。本发明在生产DEM数据和DOM数据时,直接利用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取的原始影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进而生产DEM数据和DOM数据,省去了原始影像校正处理环节,节省生产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773152.5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殊建筑物倾斜航空摄影及三维重建方法,包括:首先,根据外轮廓特征模拟构建特殊建筑物的外轮廓,然后,确定外轮廓的中轴线,并以中轴线为基准按照设定的划分角度对外轮廓进行等角划分,之后,根据等角划分结果确定每次预投影的法向量,并根据法向量确定航摄基准面,最后,根据航摄基准面绕外轮廓体形成的相交线规划摄影航线,航线规划完成后,飞行器按照摄影航线飞行,采集特殊建筑物的倾斜航空摄影影像。再对倾斜航空摄影影像进行外业相片控制测量,利用测量得到的控制点数据进行内业空中三角测量,得到相片方位元素数据,通过相片方位元素构建三维模型,再进行纹理贴图、模型修饰得到实景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67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377053.7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6T11/20 , G06T11/6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间要素几何拓扑自动处理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测绘数据,该测绘数据包括地物对应的几何数据;然后,根据几何数据的属性特征进行分类,并确定各个物体几何对应的处理参数,构建不同种类的数据集,该处理参数包括优先级和搜索距离;最后采用设定的处理方法,按照优先级依次处理数据集中的几何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首先遍历数据集中的几何数据,根据搜索距离确定待处理几何对应的参考几何,并根据参考几何对应的几何数据构建参考数据集,然后遍历参考数据集,确定待处理几何对应的目标几何,并根据目标几何对应几何数据编辑待处理几何。
-
公开(公告)号:CN11018940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910469595.8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顾及建筑物密度的实景三维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建筑物密度,将建模范围区分为密度较低的全域或大范围地区、密度较高的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建成区、特殊有需求的局部重点区域;然后分别获取密度较低的地区、密度较高的地区和局部重点区域的航摄影像,并将各个航摄影像制作为不同精细尺度的实景三维模型;最后,将各个三维模型进行多源、多尺度融合,并存储至同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通过将不同建筑物密度需求下的不同来源的实景三维模型进行集成建库,实现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模型融合管理,可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数据的优势,为成果浏览、应用和推广提供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9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05771.0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大幅面图纸数字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图纸数字化技术领域,数字化方法包括:进行图幅布局,得到拍摄区域;在所述拍摄区域内进行拍摄;对所述拍摄区域进行角点测量;确定拍摄时相机的位置和姿态;对拍摄的像片进行重采样;对重采样后的像片进行拼接;对拼接后的像片进行特征要素勾绘,完成矢量采集。本发明中的上述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图纸数字化技术中存在幅面尺寸受限和拼接误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92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0121413.8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PC: H04L41/0823 , H04L41/14 , H04L67/10 , H04L67/1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景建模集群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获取实景建模集群中各计算节点的实时工作状态,基于计算节点的实时工作状态为实景建模任务选择至少一个计算节点,分发实景建模任务的任务参数和执行指令至选定的计算节点;步骤S2,实景建模集群中的计算节点实时监听主控台发出的信息,选定的计算节点接收并基于主控台发出的任务参数和执行指令调用或关闭其上的实景建模软件引擎。实现了对实景建模集群中各个计算节点状态的远程实时查询,便于管理者掌握集群的运行状态,有利于计算资源的统一化、快速化和科学化管理,可远程分发任务到各个指定的计算节点,节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74014.2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状人工要素降维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大比例尺地形图中面状要素的要素特征,通过面积特征筛选需要进行降维处理的面状要素,将面状要素的边长特征与特征边识别条件进行匹配,筛选出短特征边,并统计筛选出的短特征边的数量,若短特征边的数量满足降维处理的条件,则根据短特征边划分面状要素的长特征边,基于长特征边的节点构建虚拟边,并依次连接短特征边和虚拟边的中点生成线要素,如果线要素长度是否超过长度阈值,将面状要素降维成线状要素,反之,将面状要素降维成点状要素。如此能够将面状要素降维处理为点状要素或线状要素,并且提高综合制图中人工要素自动化处理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48737.4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异步轨迹数据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识别的异步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输入到用户身份识别模型中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模型使用融合双向循环神经网络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具体如下:将超长轨迹序列输入到一维卷积层进行数据压缩;将数据压缩序列输入到一维池化层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短序列;将短序列输入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中,分别沿时间正序和时间逆序学习轨迹特征;将时间正序、逆序方向的轨迹特征进行合并后输入到全连接层,输出合并后的轨迹特征所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号。本发明可以解决已有方法精度受限、轨迹数据特征构建存在主观性、大规模轨迹数据采样间隔不均衡及样本序列不定长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