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1210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75576.5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石煤矿石中提取与分离镍钼的工艺,将原矿石磨成200目左右的粉末后,压成小球;放入真空炉加热至1150℃~1250℃,保温2小时~3小时;矿石中的硫元素在反应中转变为硫蒸汽出现并被冷凝器以硫磺的形式回收,真空炉内冷凝器温度为20℃~60℃,使硫蒸汽凝华在冷凝器上回收;在真空状态下降温至300℃以下,开炉取出矿石球团,将矿石球团粉碎至200目左右、磁选回收矿石中的镍,磁场强度为400~600高斯,得到镍精矿;磁选尾矿经摇床重选,回收钼得到钼精矿。本发明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改善了产线工人操作环境;本发明工艺镍、钼分离度高,所得到的镍精矿、钼精矿品位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05931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110009560.X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纤维增强树脂砂,用于制造铸造生产用铸型、型芯。该树脂砂由原砂、树脂、助剂、纤维组成,纤维弥散在树脂中或弥散在砂粒间。该树脂砂的优点包括:相同树脂用量时,拥有比常规树脂砂更好的力学性能,更适于制备薄壁、复杂、精密型芯;获得相近力学性能时所需的树脂量更低,树脂砂发气量更低、制造成本更低;使用耐热的纤维时,型芯热性能好,更能应对长时间高温服役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2011021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71965.8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热还原制备Mg-Li-Sr合金的方法,属于镁合金材料制备新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根据还原反应的化学计量配置反应物,将固体反应物制粉并混合均匀,然后压制成块并装入还原罐,在真空度1-20Pa,温度1000-1500℃下进行真空热还原,收集反应生成的Mg、Li、Sr蒸汽并冷凝为凝聚态Mg-Li-Sr合金。本发明在配料中同时添加了待还原的镁、锂和锶的氧化物或其前躯体,通过镁、锂和锶的同步真空热还原,直接制备Mg-Li-Sr合金。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制造流程短,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工艺性。本发明制备的Mg-Li-Sr合金的化学成分为含Li:1-40%wt,Sr:0.05-5%wt,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604635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104244.3
申请日:2009-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振动加速沉降技术制备SiCp/Al电子封装零件的方法,属于电子封装零件制备技术领域。以SiCp/Al复合材料为原料,将熔融SiCp/Al复合材料浇注入成型模具中并保温,采用振动激励加速沉降高温SiCp/Al复合材料熔体中的SiC颗粒到熔体下部,冷却凝固后切割掉位于铸件上部的完全由Al-Si合金构成的部分,制备出体积分数为45~70%的SiCp/Al电子封装零件,所述零件的材料具有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SiC颗粒分布均匀和高致密度的特点,并且制备过程中工艺和设备简单、制备周期短、能净终成形,有成本低、孔隙率低和材料性能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8710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103276.1
申请日:2009-0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2C49/14 , C22C47/00 , C22C47/02 , C22C47/08 , C22C101/00 , C22C121/00
Abstract: 一种玻璃纤维/镁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其材料特征是:玻璃纤维表面覆有镁合金,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00-20000mm,玻璃纤维与镁合金的质量比为0.01-5,玻璃纤维呈集束状或编织状。其制备方法是:将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置入600-900℃的镁合金熔体中0.5-60秒,获得浸渍有镁合金的玻璃纤维;浸渍有镁合金的玻璃纤维冷却到室温后获得玻璃纤维/镁合金复合材料,或在浸渍有镁合金的玻璃纤维冷却到100-500℃时,对其进行压力加工,获得玻璃纤维/镁合金复合材料型材。本发明将连续玻璃纤维与镁合金复合,获得了镀镁合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玻璃纤维增强镁合金复合材料型材,开辟了玻璃纤维、镁合金的新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0443640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510057482.5
申请日:2005-12-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5C3/36
Abstract: 一种金属熔炼中添加元素的装置,技术方案是:金属熔炼中添加元素的装置由熔炼炉1、坩埚2、电解槽5、导线6、电解电源7、电极8、电极9、夹持机构10等组成,其特征是:电解槽5与坩埚2相通;电解槽5的容积为坩埚2的容积的0.2-15%;电极8的一端通过导线6与电解电源7连接而另一端插入熔盐中,电极9的一端通过导线6与电解电源7连接而另一端插入金属熔体中;电解槽5、电极8及电极9夹持在夹持机构10上。当熔盐电解装置中的电解槽5或坩埚2是电导体时,可用其中之一替代电极9。装置中可同时设置电解槽加热器11、金属熔体搅拌装置12、熔盐搅拌装置13等辅助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304614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10057082.4
申请日:2005-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色金属熔炼用变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变质剂质量百分比为:含变质元素的化合物5-15%,硅酸溶胶0.1-1%,其余为硅酸盐或石墨砂粒,其中所述的含变质元素的化合物为钠、锶或稀土的碳酸盐、氧化物、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或它们任意比例的组合物。变质剂制备方法为:先制备含变质元素的化合物-水微纳米分散体系,再经浓缩后加入到混有硅酸溶胶粘结剂的硅酸盐或石墨砂粒中,在105-600℃加热并搅拌0.3-3小时,得到砂粒状的变质剂,冷却后密闭包装,备用。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变质剂对铝合金、镁合金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元素利用率高,变质后金属力学性能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834270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54216.1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空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工艺过程包括;先将煅烧镁矿石、氧化锶或其前驱体、氧化钙、硅铁(或其他硅合金、铝、铝合金)、萤石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计量后粉碎并混合均匀,然后压制成球团并装入反应罐进行真空热还原,收集还原生成的金属Mg、Sr蒸汽并冷凝为凝聚态Mg-Sr合金。与现有的真空硅热炼镁和真空铝热炼锶技术相比,在配料中同时添加了待还原的镁、锶的氧化物或其前驱体,通过镁、锶的同步真空热还原,直接实现Mg-Sr合金的低成本、高效率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257317C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410021685.4
申请日:2004-01-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场沉积制备薄膜的方法,其主要工艺过程包括:(1)制备待沉积材料或其前驱体的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2)将待沉积薄膜的基材置入分散体系中,(3)由电源、导线、电极等组成沉积电路,通过沉积电路对分散体系施加沉积电场,(4)利用颗粒在电场中的有序受力和运动将其沉积在基材上形成薄膜。其特点是:沉积过程中,待沉积薄膜的基材和(或)其上的薄膜不与形成沉积电场的电路形成闭合电流回路。其主要优点是:可有效防止有害电极反应对沉积过程和沉积膜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01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29367.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制备高强镁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以下原材料:准备纯镁锭、镁‑钆中间合金、镁‑钇中间合金、纯锌粒和镁‑锆中间合金;B)以步骤A)获取的纯镁锭、镁‑钆中间合金、镁‑钇中间合金、纯锌粒和镁‑锆中间合金制备合金熔体;C)以步骤B)制备所得的合金熔体进行离心铸造,获得合金铸锭;D)对步骤C)中的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和挤压成型,获得镁合金的挤压棒材;挤压成型的条件为:挤压比为16‑25,挤压速度为8‑10mm/s,挤压温度为420‑460℃;E)对步骤D)中的挤压态棒材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的镁合金,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镁合金可挤压性、挤压效率和强度难以协同提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