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室顶部岩体裂隙对拉式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8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13484.3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洞室顶部岩体裂隙对拉式加固方法,包括步骤一:对岩体中裂隙分布与参数进行检测;步骤二:确定钻孔位置与尺寸;步骤三:钻孔施工前,在开钻部位的洞室顶部岩体表面挖孔,形成锚头部位;步骤四:布置钻机钻孔;步骤五:将对拉锚索安装在钻孔中,并在对拉锚索的两端施加预应力;步骤六:在顶部岩体裂隙的露头部位支挡模板;步骤七:通过外套管上的注浆孔向裂隙内注浆;步骤八:将挖出的洞室表面块体装回锚头部位。本发明采用对拉锚索施加预应力,增强了洞室顶部岩体的整体性,利用外套管向开裂的岩体裂隙中注入浆液,浆液凝固后与岩体粘结为一体,避免了进一步风化开裂,加固能力更强,锚头挖孔和锚索钻孔较小,对洞室岩体的损伤小。

    一种模拟加载及开挖的透明土模型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23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648639.0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静、动力加载及开挖的多功能透明土模型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试验底座、立柱、矩形框、透明土模型槽、模型槽轨道、竖向加载系统、横向加载系统和开挖系统。矩形框位于试验底座正上方且两者之间通过若干立柱连接,试验底座上安装有模型槽轨道,透明土模型槽滑动安装在模型槽轨道上,竖向加载系统安装在矩形框上,横向加载系统和开挖系统安装在试验底座上。本发明将静、动力加载装置和开挖装置组合在一个装置中,可同时模拟静、动力加和开挖工况,提高了试验装置的功能性和利用率;同时,采用自动化轨道,减少了试验模型和开挖弃土的搬运工作量。

    一种四相机透明土三维变形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1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17337.1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相机透明土三维变形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光学平台以及均安装在光学平台上的加载系统、两个激光系统、四个相机系统和计算机。四个相机系统分别位于加载系统的四侧,两个激光系统分别位于加载系统相邻的两侧,加载系统和相机系统均通过设置横纵移动平台来调整激光器或相机的位置。工作时,将透明土试样放置在所述加载平台上,调整好两个激光器以及四个相机的位置,启动伺服作动器进行加载,计算机控制各个激光器和相机的启闭和移动,完成透明土试样散斑切面的拍摄。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装置可拆卸灵活性好,可用于透明土模型试验土体三维以及二维变形的测量,提高了试验效率和测量水平。

    一种多相位谱迭代的人工波反应谱拟合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72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171591.0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相位谱迭代的人工波反应谱拟合计算方法,针对传统的频域法拟合包络设计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中存在的问题,在傅里叶幅值谱迭代时,第R次迭代生成R×10组随机相位谱以及生成R×10条人工波,用人工波分别对应的反应谱的平均值与设计反应谱之间的误差进行迭代,避免出现对随机相位谱最后拟合结果无法收敛的情况。本发明在频域法拟合设计反应谱的过程中,重点是使用了多相位谱矩阵,而不再是用单一的、不变的相位谱,且每次的迭代使用复数的傅里叶相位谱,也降低了人工波的随机相位谱对于最终拟合成果的收敛精度的影响。

    顽固点自识别的多迭代点人工波反应谱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00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1171628.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为了避免拟合人工地震波过程中的顽固点造成的误差变大,本发明提供一种顽固点自识别的多迭代点人工波反应谱拟合方法,首先利用经验公式将设计反应谱转换为功率谱密度函数,其次结合一个随机相位谱,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生成零均值的平稳高斯过程,并乘以包络函数得出人工波;接着通过得到的人工波求反应谱值迭代傅里叶幅值谱,对频率采样点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频率采样点迭代得到人工波对应的傅里叶幅值谱,当人工波的反应谱频率采样点与设计谱的频率采样点误差足够小,即判定为收敛,完成了地震波的拟合。通过本发明生成的人工地震波,降低了顽固点带来的误差,提高了人工地震波的收敛精度;进而降低人工合成地震波的误差。

    一种便于排水的桩基础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9538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207994.X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水的桩基础,包括桩体,桩体的内部设有竖向的管道,桩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水口,排水口与管道连通,排水口中横向滑动连接有吸水件,桩体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吸水件在排水口中滑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竖向滑动连接在管道中的推动件和用于驱动推动件竖向移动的驱动单元,推动件与吸水件之间设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吸水件和推动件上;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辊和凸轮,凸轮转动连接在管道内,桩体的侧壁上设有辊腔,转动辊转动连接在辊腔中,转动辊的一侧位于辊腔中,转动辊的另一侧位于桩体的外侧;转动辊和凸轮之间连接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连接件。本方案提高了排水的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