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电介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1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02730.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电介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领域。该材料将PDA溶解在溶剂中后加入氟化铯,之后在无氧的环境下搅拌20~35min,最后在温度为75~85℃以及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8~20h,反应混合物经过过滤,最终获得了FPDA;之后将FPDA溶解在溶剂中,之后在‑5~5℃的条件下将联苯醚二酐分批加入并搅拌8~10h,从而得到聚酰胺酸PAA溶液,将溶液滴在玻璃基板上并经过热亚胺化反应处理,反应结束后将玻璃基板放置在去离子水中剥离薄膜,获得厚度1~20μm的薄膜。本发明制备了产品具有更低的泄漏电流损耗,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充放电效率,具有全面优异的储能特性。

    一种变压器内部短路多尺度故障分析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77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9334.X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内部短路多尺度故障分析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变压器内部短路多尺度故障分析技术导致模型电路适配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响应构建请求,对变压器进行拆解,确定多个子绕组;采用参数扫描法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根据变压器对应的变压器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确定电阻矩阵和电感相关量矩阵;基于电感相关量矩阵,确定耦合漏感矩阵;根据电阻矩阵、耦合漏感矩阵和各子绕组的匝数,构建变压器多尺度电路模型;基于变压器电磁连接关系及内部短路物理过程,对变压器多尺度电路模型中的多个子绕组端子进行连接,生成变压器内部短路多尺度故障分析模型。

    一种自检测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4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13426.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检测介电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微型传感器与介电聚合材料复合而成,微型传感器的掺杂浓度为5wt%‑15wt%;所述微型传感器包括外部极化发光单元和内部介电调控内核,其中:外部极化发光单元:通过吸收附近电场能量来实现发光,用于可视化介电聚合材料中的电应力;内部介电调控内核:BaTiO3纳米颗粒与介电聚合材料复合微球,用于调节传感器的电场耦合性能;外部极化发光单元与内部介电调控内核呈嵌套结构。自检测介电复合材料中植入有微型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实现介电聚合材料内部电应力的可视化,为电气设备缺陷检测提供直观方式。本发明无需庞大检测设备,提高了检测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一种自检测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4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3426.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检测介电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微型传感器与介电聚合材料复合而成,微型传感器的掺杂浓度为5wt%‑15wt%;所述微型传感器包括外部极化发光单元和内部介电调控内核,其中:外部极化发光单元:通过吸收附近电场能量来实现发光,用于可视化介电聚合材料中的电应力;内部介电调控内核:BaTiO3纳米颗粒与介电聚合材料复合微球,用于调节传感器的电场耦合性能;外部极化发光单元与内部介电调控内核呈嵌套结构。自检测介电复合材料中植入有微型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实现介电聚合材料内部电应力的可视化,为电气设备缺陷检测提供直观方式。本发明无需庞大检测设备,提高了检测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一种考虑铁心非线性的变压器宽频混合模型及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060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0105823.6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铁心非线性的变压器宽频混合模型及建立方法,模型包括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补偿支路、宽频导纳模型和电磁对偶π模型;建立方法步骤为:1)搭建宽频导纳模型和电磁对偶π模型的等效电路;2)确定宽频导纳模型参数;利用开路实验、短路实验和深度饱和测试确定电磁对偶π模型等效电路的元件数据;3)将高频电压信号输入到宽频导纳模型中,得到表征变压器高频暂态特性的输出数据;4)将低频电压信号输入到电磁对偶π模型中,得到表征变压器低频暂态特性的输出数据。本发明提出的混合模型只需要通过端口测试就可获取全部参数,不需要变压器内部的详细参数。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六方氮化硼三维有序框架复合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125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612000.1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六方氮化硼三维有序框架复合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新型环氧树脂复合绝缘材料利用环氧树脂浸渍玻纤增强h‑BN三维有序框架并固化形成复合介质。其制备方法为将剥离的h‑BN纳米片样品与表面环氧接枝的玻璃纤维样品共混并冻干,得到eGF&BNNS三维有序框架,将该框架浸渍到未固化环氧树脂混合液之后,利用真空辅助浸渍并阶梯固化,清洗得到玻璃纤维增强六方氮化硼三维有序框架复合环氧树脂。本发明生成的环氧树脂复合绝缘介质的耐电弧性能与机械强度具有更为显著的协同增强效果,且BNNS和eGF的用量与复质的综合性能均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性,有效解决了介质耐电弧性能与机械强度无法兼顾的矛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