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多应用场景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高效设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94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5549.0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一种面向多应用场景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高效设计系统,包括两个填充模块,分别为基于有符号距离场的直接填充模块与基于等参单元法映射的随形填充模块;所述基于有符号距离场的直接填充模块用于离散化网格/目标模型距离场的创建、三周期极小曲面距离场的创建和距离场布尔运算;所述基于等参单元法映射的随形填充模块用于目标模型六面体网格划的创建、三周期极小曲面基本胞元的创建和等参单元法映射;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确定设计需求,选择适用于任务的直接填充模块或随形填充模块;本发明以应用场景为导向,可实现高效构建各种简单或复杂的TPMS定制化模型,适用于先进换热器、能量储存或转换装置、生物植入物、航空航天、吸声吸能等多种领域。

    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低热导率的空心/核壳纤维掺杂的纳米多孔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5573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24167.4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低热导率的空心/核壳纤维掺杂的纳米多孔复合材料,由若干个堆积的表面掺杂有金属氧化物的空心气凝胶基体单元和掺杂在该空心气凝胶基体单元内的若干垂直于热流方向定向排布的空心/核壳亚微米纤维单元组成。在高温热环境中,首先,空心气凝胶基体可极大地降低材料的固相热导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同时,核壳结构以及颗粒表面的金属氧化物,不仅大幅度降低辐射热导率,并且抑制高温烧结,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其次,空心/核壳亚微米纤维,沿着热流垂直方向定向排布,空心/核壳结构在降低纤维固相热导率的同时,又极大地抑制了高温辐射,并且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高温热稳定性。

    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29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324155.1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硅源、分散剂、催化剂、去离子水混合,原料充分水解缩聚;将前述得到的溶胶转移至容器中,放入水浴锅中恒温水浴凝胶老化;将前述所得凝胶在室温下用置换剂置换一次,用改性剂改性一次,再用置换剂置换一次;将前述所得物料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在不同温度下梯度干燥;将前述得到的纯气凝胶研磨成细粉,在去离子水中与粘结剂、表面活性剂和纤维混合,充分搅拌;将前述所得浆状物转移至模具中,放入冷冻干燥机中,低温冷冻,再抽真空干燥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此方法成本低,工艺适应性强,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性好,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能实现纤维的定向掺杂。

    一种基于石蜡相变换热的新型取暖器

    公开(公告)号:CN11159490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23964.5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蜡相变换热的新型取暖器,包括取暖器外壳、石蜡型储热介质、铜丝骨架、碳纤维发热丝、温控断路器、通电插口、热熔断器、电阻和加热指示灯。本发明在取暖器进行加热时,石蜡除了能吸收非相变阶段温度上升所需的显热外,还能吸收由石蜡融化时所需的潜热,储热量比水将有可观的提升,放热温度低,使热量主要集中在人体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释放,延长取暖时间,此外新型取暖器还有取暖温度可控、相比传统热水工质取暖器更安全、能量利用效率更高等优点。此外,本发明在取暖器上设置有标准C型USB接口,可支持固定电源和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加热,便于户外携带时充电加热。

    一种在紫铜表面上加工亲滑界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3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78430.3

    申请日:2018-01-26

    Inventor: 唐桂华 郭琳 牛东

    Abstract: 一种在紫铜表面上加工亲滑界面的方法,将紫铜浸入酸溶液中静置30min,然后依次以有机溶剂/去离子水清洗紫铜表面,并用氮气吹扫;随后,将干燥后的紫铜置于含有过硫酸钾的碱溶液中,保持70℃恒温处理一小时;之后,以去离子水再次清洗表面,保持180℃恒温一小时;将再次干燥后的紫铜浸入十八烷基硫醇乙醇溶液中,保持70℃恒温一小时;取出后以去离子水再次洗净,并用氮气吹干备用;最后,将润滑油涂覆在处理后的紫铜表面上,配合氮气吹扫至表面平滑。本发明采用氧化刻蚀、十八烷基硫醇自组装膜和润滑油涂覆的方法,在紫铜基底上制备得到亲滑界面。本发明制得的亲滑界面具有高表面自由能和低接触角滞后的特性,具有自修复、易恢复的优点。

    一种组合式仿生防磨H型翅片椭圆式烟气换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3954161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174345.9

    申请日:2014-04-28

    Inventor: 唐桂华 赵学斌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仿生防磨H型翅片椭圆式烟气换热管,包括沿着气体流动方向的两排以上椭圆管和设置在椭圆管两侧的翅片,翅片的迎风侧设置有若干对半球形丁胞,半球形丁胞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翅片的第一通孔,翅片的背风侧设置有若干涡产生器,每个涡产生器的一侧开设有与涡产生器相邻的第二通孔。本发明采用椭圆管作为基管,在椭圆管中两侧设置翅片,通过在翅片上设置若干对半球形丁胞和涡产生器,丁胞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流动阻力,避免流场中大涡湍流的形成。同时,这种新型组合式翅片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综合换热效率,大幅度减少尾部积灰和管子磨损。

    一种仿生结构冷凝式传热管及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4854386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191589.8

    申请日:2015-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结构冷凝式传热管及其换热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仿生结构传热管,将普通冷凝式传热管表面制备成超疏水基底(具有纳米尺度微结构)上分布亲水性凸起的仿生结构冷凝传热表面,且利用肋状结构和在其上面开设方形或锯齿形凹槽的母子肋结构方法生成二维和三维扩展表面。该仿生结构冷凝式传热管尤其能够高效强化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气冷凝传热,扰动并破坏不凝性气体热阻层,在传热管表面能够形成稳定的珠状冷凝。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工业蒸气高效冷凝传热,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适用于工业领域中小温差传热场合应用。

    一种传热管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570726Y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02262303.5

    申请日:2002-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热管,该传热管用于使用单一及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在传热管的内表面设置有螺旋形微肋,其中螺旋形微肋(母肋)的顶部被加工成具有微小突起(子肋)的形状。该子肋的高度非常小,子肋长度与其断开母肋上形成的槽的长度相等。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母肋上开设有子肋,制冷剂蒸气(蒸发)或者液膜(冷凝)流过时,在子肋突起处,浓度或者液膜边界层被断开,形成新的边界层,所以能够强化换热,提高制冷和空调设备中相变换热的传热性能,从而减小制冷和空调设备的体积,降低产品成本。

    一种内螺纹传热管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596307Y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02262302.7

    申请日:2002-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螺纹传热管,该传热管用于使用单一及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在该传热管的内表面均匀排列有高度不等的螺旋主齿,其中在高度较高的螺旋主齿的顶部被加工有具有微小突起。该突起的长度比其宽度长,该突起的长度与被断开的螺旋主齿上形成的凹槽的长度相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热管内的螺旋主齿采用高齿和低齿错落有至的排列方式,有利于强化对沸腾和凝结换热的扰动,从而可以有效地减薄热边界层,使速度矢量和温度梯度矢量的夹角减小,使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更加协调,从而使凝结和沸腾换热得以强化。提高了制冷和空调设备中相变换热的传热性能,降低了管内的流动阻力,从而减小制冷和空调设备的体积,降低产品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