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破口失水事故水力载荷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5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70173.1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一种核电厂破口失水事故水力载荷分析方法,包括:考虑了控制体面积变化随时间变化的两流体水力学模型;基于半隐差分的数值解法;基于逐步分段解析法的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实现了水力学与力学之间的流固耦合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考虑了控制体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实现了水力学与力学的耦合计算,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核电厂失水事故下结构受力分析,为反应堆的设计提供标准。

    一种提高锆合金抗腐蚀性能及表面硬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6414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617585.6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锆合金抗腐蚀性能及表面硬度的方法,将锆合金材料表面清洗处理好之后夹装,并完全浸入装有纯净水的水槽中,水槽带有石英视窗并正对激光器出光口;启动脉冲激光器,加载电压,对样品表面进行冲击强化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的具体参数范围:激光能量50‑600mJ,波长532nm,重复频率10Hz,脉冲宽度8nm,扫描速度0.1‑5mm/s,光斑直径0.5‑4mm;完成后取出经激光强化处理的样品;本发明方法在锆合金表面生成致密氧化层,并获得超细晶组织改性层,经激光处理之后,基体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生成的氧化膜可有效阻止氧离子的扩散,残余应力可以稳定氧化层中的四方相氧化锆,提高锆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超细晶组织改性层可以提高锆合金的表面硬度,从而使锆合金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一种提高锆合金抗腐蚀性能及表面硬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641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17585.6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锆合金抗腐蚀性能及表面硬度的方法,将锆合金材料表面清洗处理好之后夹装,并完全浸入装有纯净水的水槽中,水槽带有石英视窗并正对激光器出光口;启动脉冲激光器,加载电压,对样品表面进行冲击强化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的具体参数范围:激光能量50-600mJ,波长532nm,重复频率10Hz,脉冲宽度8nm,扫描速度0.1-5mm/s,光斑直径0.5-4mm;完成后取出经激光强化处理的样品;本发明方法在锆合金表面生成致密氧化层,并获得超细晶组织改性层,经激光处理之后,基体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生成的氧化膜可有效阻止氧离子的扩散,残余应力可以稳定氧化层中的四方相氧化锆,提高锆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超细晶组织改性层可以提高锆合金的表面硬度,从而使锆合金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一种堆芯熔化收集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79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89119.2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熔化收集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对简化的堆芯熔化收集器进行建模,根据对称边界取部分托盘进行建模;将熔融物简化为圆柱状,初始条件设置为一盒燃料元件全部融化,从大栅格板掉落至堆芯熔化收集器顶盖及托盘;采用三维的DEM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结果的径向上均匀地取至少10个样本点,定义无量纲不均匀度σ量化不同堆芯熔化收集器结构及尺寸对碎片床形成厚度分布的影响。本发明通过简化的建模,大大减少了DEM建模计算的所需时间,并且保证了计算精度,减小了计算参数的确定难度,定义的不均匀度为堆芯熔化收集器设计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用于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核动力系统的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1790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0354525.4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核动力系统的启动方法,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核动力系统冷态启动包括堆芯热管启动、压缩机启动和回路切换。系统为有源启动,首先通过转动鼓控制系统调节堆芯热管启动,实现堆芯功率和温度的自主控制;通过压缩机入口温度和压力控制,维持启动过程中压缩机入口温度和压力的稳定;通过转动轴转速控制转动轴转速台阶式上升;系统回路流量通过压缩机入口节流阀控制,实现回路流量调节;系统循环回路切换控制通过气轮机旁通阀和节流阀开度控制,实现工质从旁通支路切换至气轮机支路。本发明实现控制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2布雷顿系统冷态启动关键参数的能力,降低扰动较小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启动。

    一种放射性源项传热传质可视化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49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16851.6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源项传热传质可视化实验装置,实验主体系统的一端分三路,一路连接气态碘取样测量系统,第二路连接气溶胶取样测量系统,第三路经气体混合系统分别连接气态碘发生配送系统、气溶胶发生配送系统、蒸汽配送系统和空气配送系统;实验主体系统的另一端设置有高速摄影系统,并分别连接补水系统、液相取样系统和喷雾液滴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蒸汽份额、温度、压力下的气溶胶、气态碘、甲基碘环境进行模拟,进而实现对不同流速、不同传热传质形式下源项的去除滞留特性的研究,为事故后放射性源项的剂量评估和源项预测模型的修改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压水堆安全壳喷淋去除气溶胶估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421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6970.6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安全壳喷淋去除气溶胶估算方法及系统,首先将气溶胶在安全壳控制体节点中的浓度按颗粒直径的大小分为若干个区段,将喷淋液滴按直径分为若干尺寸。然后基于单液滴收集颗粒理论依次求解各尺寸液滴对各区段气溶胶的惯性碰撞、拦截、布朗扩散、热泳和扩散泳收集效率,通过整合五种收集效率得到该尺寸液滴对各区段气溶胶的去除量。最后结合安全壳喷淋去除量确定各区段气溶胶的剩余悬浮质量。本发明能够精确分析压水堆严重事故安全壳喷淋去除气溶胶过程,解决了现有去除模型模拟精度较差,考虑因素较少,可信度较低等问题。

    一种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8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396953.4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反应堆堆芯、高温热管、绝热材料保温层、海水进出口阀门、热管绝热段封闭腔室和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系统;正常运行时,利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系统对反应堆堆芯进行冷却,当发生事故时,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系统换热能力丧失时,采用海水对反应堆堆芯进行冷却,从而达到保护反应堆安全的目的;本发明能够在无外部能源驱动的情况下利用海水热阱对反应堆堆芯进行冷却,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并且能够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实现自然循环,极大提高了无人潜航器的安全与可靠性。

    一种铅铋快堆多组分流体的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0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309885.2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铋快堆多组分流体的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属于核反应堆系统安全分析计算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铅铋快堆多组分流体的模拟场,使用有限差分法对模拟场的模拟区域进行网格划分,通过守恒方程获取划分后各网格的空泡份额和含气率;根据空泡份额和含气率判定网格的流体状态,流体状态包括单相气相、单相液相或气相及液相的混合相;根据流体状态计算网格中气相组分的物性参数和液相组分的物性参数。本发明通过空泡份额和含气率可以对流体状态进行判定,通过流体状态可确定网格中气相组分的物性参数和液相组分的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网格中气相组分的物性参数和液相组分的物性参数的计算可模拟多组分工质的混合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